心房颤动的新进展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房颤动的新进展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房颤动的新进展讲稿.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心房颤动的新进展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Recentdevelopmentsinatrialfibrillationn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其发病率和患病率还在升高,临床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临床医生需要依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不断更新知识,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第二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一.流行病学n我国的房颤患者估计有800万例以上。从5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病率增加1倍。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男性、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瓣膜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左房扩大、左室肥厚和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也与房颤有关。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脑卒中的
2、发生率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2倍,而风湿性心脏病者,脑卒中的风险增加达18倍。第三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二二.分类分类n根据房颤发作的时间特点进行分类,如图1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如不行转复治疗,房颤将维持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没有希望恢复窦律房颤房颤 第四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n三、三、病理生理病理生理n房颤的原因可以粗略地分为心血管方面的和非心血管方面的(图2)。“孤立性房颤”指年轻患者(年龄3个月)、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70岁以及左房扩大。左房大小是与房颤持续时间相关的因素,左房直径6.5cm者复发率增加。转复后,通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即使这样,1
3、年后的复发率可达50%,合并有心力衰竭和未控制的高血压者更高。nIc类药物(氟卡胺和普罗帕酮)比Ia类药物(奎尼丁和双异丙吡胺)的耐受性好,也更有效。索他洛尔转复房颤的效果差,但在维持窦性心律中有一定作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最好,缺点是长期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决奈达隆(Dronedarone)是胺碘酮的衍生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将来有替代胺碘酮的可能。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2.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心率控制指南心率控制指南n在房颤急性和阵发发作时、交感张力高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情危重和手术后,地高辛控制心室率的效果差。地高辛转复房颤的效果同样也差n左室功能正常的患者,如无禁忌,
4、应选择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搞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n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选择地高辛或胺碘酮,但胺碘酮因其不良反应而限制长期应用。病情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就考虑应用受体阻滞剂n尽管地高辛在房颤急性发作时控制心室率的效果差,但当与受体阻滞剂或降低心室率的钙拮抗剂合用时,对持续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有作用n心室率是否得到充分控制应根据临床症状评价n年龄不同,目标心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静息时心率应控制在60-90次/分,运动时90-115次/分,这需要仔细滴定药物的剂量n长期心室率控制不好导致左室功能减退,但是可逆性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
5、十七页哦n“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是房颤治疗的两种策略,两种治疗策略各有优缺点(表1)。近期研究表明,心率控制可以作为心律控制外的另一选择。控制心律的患者住院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运动耐量更好。心律控制心率控制优点优点症状更少运动耐量更好血流动力学改善搞凝治疗的必要性小避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的药物非常有效住院率低费用效益比更合理卒中的风险与心律控制相同死亡率与心律控制相同缺点缺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差费用高复发率高住院率高抗凝治疗的风险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风险房颤持续引起的症状心房重构(永久性)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3.降低血栓栓塞危险降低血栓栓塞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房 颤动 进展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