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第四章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摩擦学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学第四章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摩擦学第四章第1页,此课件共59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摩擦概述摩擦概述一、摩擦定义 摩擦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受到与其相接触的物质或介质(液体或气体)的阻力作用,在其界面上产生的一种能量转换的现象。在界面上作用的切向阻力是摩擦力,而不是摩擦。因为摩擦的本质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能量转换的现象,因此,摩擦与摩擦力是两个既有密切连系而又有本质区别的不同概念。第2页,此课件共59页哦2.边界摩擦 这是指在摩擦表面上存在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边界膜的摩擦,通常也称为边界润滑。发动机中的汽缸与活塞环、凸轮与挺杆以及机床导轨、蜗杆传动中产生的摩擦都属于这类。二、摩擦分类1、干摩擦接触
2、表面无任何润滑剂,但仍有环境介质,如气体,水气其他污物的摩擦第3页,此课件共59页哦 这是指相对运动的固体表面完全被润滑剂隔开的一种摩擦,摩擦主要发生在该润滑剂所形成的流体膜内部,即它是一种发生在流体内部的内摩擦。因此,通常将这类摩擦称为流体润滑。在合理的工况条件下,润滑充分的滑动轴承、齿轮等都可能实现流体润滑。3、流体摩擦4、混合摩擦 又可分为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两种。前者是指同时存在干摩擦和边界摩擦的一种混合状态的摩擦。而后者则是指同时存在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一种混合状态的摩擦。第4页,此课件共59页哦按照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以将摩擦分为以下两大类:1.滑动摩擦 如在各种滑动轴承和机床导轨
3、以及钻机中的刹车与气动离合器中相对滑动表面上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 如各种滚动轴承中产生的摩擦。第5页,此课件共59页哦按照摩擦副的运动状态,还可以将摩擦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静摩擦 这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还不足以克服摩擦表面上产生的切向阻力,因而还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的一种摩擦状态。对于外力刚好能克服摩擦表面上的切向阻力,使物体刚刚产生相对运动的那一瞬间的摩擦状态,称为极限静摩擦。2、动摩擦 这是指物体已经产生相对运动后的一种摩擦状态。动摩擦系数一般小于静摩擦系数。这两个数值如果相差太大,将会使离合器的挂合过程和刹车的制动过程不稳定。对于机床导轨,会产生抖动,即所谓爬行现象,它会严重影响到工
4、件的加工精度。第6页,此课件共59页哦按照摩擦副的各种特性,又可将摩擦分为如下两大类:1、减摩摩擦 这类摩擦的作用是通过减小摩擦以减小摩擦损失,从而提高机器的效率和能量利用率。2、增摩摩擦 这类摩擦的作用是通过增加摩擦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达到特定的工作要求(如刹车副增加摩擦以更好地吸收动能)。第7页,此课件共59页哦特殊工况下的摩擦1、高速摩擦 这类摩擦的作用面相对速度在50m/s600m/s的摩擦问题。2、高温摩擦 这类摩擦的作用面间温度较高,影响摩擦系数的变化3、低温摩擦 一般在0-273度条件下的摩擦,低温下摩擦系数较小4、真空摩擦 真空条件下,摩擦表面失去氧化膜或吸附膜的保护,摩擦系数
5、较空气空气中高,真空度高摩擦系数大 以上各种分类所涉及到的摩擦都是发生在物体外部,也即发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界面上的各种摩擦,因而可统称为外摩擦。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部物质中的分子运动,由于某种原因(如固体受到冲击、振动、变形,液体内部产生相对滑动,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等)会产生内能消散或能量转换,这种现象称为内摩擦。第8页,此课件共59页哦一、古典摩擦理论(一)机械咬合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摩擦主要是由表面的凹凸形状所造成,即当两个表面接触时,其凹凸部分互相咬合,若要使表面滑动,则必须顺着其凸起部分滑动或把这些凸起部分破坏掉,这就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第二节第二节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达.
6、芬奇 阿蒙顿(G.Amontons,1663-1705)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库仑(C.A.Coulumb,1736-180)第9页,此课件共59页哦(二)分子吸引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摩擦的产生是由于表面滑动时,表面上的分子运动键断裂而消耗了一定的能量。(三)库仑摩擦定律(由库仑最后完成,许多人完善的结果)目前库仑摩擦定律这种表达形式,这在摩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德萨古利埃(J.T.Desaguliers,1683-1744)哈迪(W.B.Hardy,1864-1934)第10页,此课件共59页哦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名义接触面积无关
7、。3、摩擦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材料性质,而与滑动速度和法向作用力的大小无关,对于一定的材料,其摩擦系数为一常数。4、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库仑摩擦定律可近似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但存在以下问题:1、摩擦系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该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且与它所在的 摩擦学系统的特性密切相关。即 库仑摩擦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接触物体间法向力成正比。即:F=fN 式中:F摩擦力;N法向作用力;f摩擦系数。第11页,此课件共59页哦 s=A,P,R A-组成摩擦学系统的各元素(包括环境);P-组成摩擦学系统的各元素的性质;R-组成摩擦学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摩擦系
8、数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即它的数值不仅取决于摩擦学系统的工况条件,而且还取决于摩擦学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其中各元素的性质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决不是只由其中某一个元素的性质来决定。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摩擦学系统中(包括不同的对偶和不同的环境),其摩擦系数具有不同的数值。式中 x-工况条件或工况参数,包括载荷、相对运动的速度和形式以及时间等;s-摩擦学系统的结构,第12页,此课件共59页哦2、对于极硬的材料(如钻石)或具有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其摩擦力并不与法向作用力成正比,而是存在以下函数关系:式中,C常数;k指数2/31 3、对于弹性材料或粘弹性材料,以及对于表面光洁度很高的硬表面,其摩
9、擦系数随名义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4、多数材料的摩擦系数都会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此规律还受到法向作用力变化的影响。5、对粘弹性材料,在某种情况下,其动摩擦系数大于静摩擦系数。第13页,此课件共59页哦二、现代摩擦理论二、现代摩擦理论 *(一)能量平衡理论 摩擦是发生在摩擦表面上的一种十分复杂的能量转化和能量消散的现象,因此,用能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和阐明摩擦过程的本质。能量平衡理论的要点如下:1、摩擦过程是一个能量分配与转化的过程,一个摩擦学系统在摩擦过程中,其输入能量等于输出能量与能量损失之和,能量损失即摩擦能量。对于金属摩擦,其摩擦能量主要消耗于固体表面的弹性与塑性变形,
10、而在交替发生粘着的过程中,此变形能可能积蓄在材料内部形成位错或转化为热能,断裂能量(表面能)在磨损(磨粒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使摩擦表面上形成新的表面和磨粒;一般第二次过程能量的作用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合成材料的分解或剥离,摩擦化学过程大量吸热和制动器的制动过程等),这部分能量损失较大,估计可达30%。能量平衡理论能量平衡理论变形变形-犁削犁削-粘着理论粘着理论第14页,此课件共59页哦2、在一定条件下,摩擦过程会发生摩擦能量的转化(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和电磁能等)以及摩擦副的材料和形状的变化。3、可借助摩擦力所作的功(摩擦功)来表示摩擦过程的能量平衡。在一般情况下,摩擦功W
11、f的大部分转化为热能Q,以热的形式消散,小部分(约9%-16%)以内能E的形式储存于表面层。即:Wf=Q+E 如果表面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则摩擦功全部转化为热能:Wf=Q第15页,此课件共59页哦 能量平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E/Q)主要取决于摩擦副的材料、载荷、工作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摩擦路程。此外,它与摩擦副中金属的变形特性也有重要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的塑性越好,则Wf越小,所形成的Q也越小,而消耗的E越大。硬的淬火钢摩擦时,Q实际上可达到100%,则E0。尽管上述能量平衡理论至今尚未建立可供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但它可以较全面地描述摩擦学系统的摩擦过程,并可更合理地分析影响
12、该摩擦过程的各种因素。试验表明:试验表明:第16页,此课件共59页哦输入能量摩擦学系统输出能量能量损失(摩擦能量)弹性及塑性变形能断裂能量第二次过程能量储存热能吸热、散热、摩擦化学反应、结构转变、摩擦辐射、机械振动、摩擦升华、噪音、摩擦发光等第17页,此课件共59页哦(二二)变形变形-犁削犁削-粘着理论粘着理论 *要点如下:滑动表面之间的摩擦是由微凸体的变形、磨粒和微凸体对表面的犁削以及粘着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者对摩擦系数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滑动界面的状态,而后者又受到滑动前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981年NPSuh在Wear发表关于摩擦机理新观点:微凸体变形阻力、刻槽阻力
13、、粘着阻力。微凸体变形刻槽阻力粘着阻力FnFnFn第18页,此课件共59页哦(1)实验依据 以一组不同硬度的纯铁和钢在室温和净化的氩气中进行摩擦试验(Fn=9.8N,滑动速度v=0.02m/s,总滑动距离为36 m),得到以下结果:Fn材料纯铁AISI1020钢AISI1045钢AISI1095钢硬度980-+501710-+1004120-+1306080-+350渗碳体体积比0.00040.0200.0670.142试件材料试验装置示意图转动件固定件WNPSuh系列实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N.P.Suh教授)第19页,此课件共59页哦固定件材料摩擦系数回转件材料工业纯铁回转件材料1020钢
14、回转件材料1045钢回转件材料1095钢工业纯铁 *1020钢 1045钢 1095钢*摩擦系数jsjsjjssjs:初始摩擦系数:稳定阶段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峰植第20页,此课件共59页哦1)摩擦系数f随滑动距离 d 而变化。如果较软的试件在较硬的静止的物体上滑动时,则其f达到最大值之后会有所下降,然后才达到稳定值。滑动距离d摩擦系数f滑动距离d摩擦系数f实验结果分析jj=0.76s=0.51第21页,此课件共59页哦2)把磨粒从滑动界面上清扫后,f会显著下降,然后又逐渐回升到稳定值。滑动距离d摩擦系数f0.130.400.71清扫磨粒后试件:阿姆柯磁性铁/阿姆柯磁性铁j第22页,此课件共59
15、页哦3)不论何种材料组合,初始的摩擦系数都等于0.1-0.2。4)相同金属相互滑动时,其稳定状态的f都大于较软试件在较硬的静止物体上滑动时f 的稳定值。反之,用硬试件在较软的静止物体上滑动时,其f的稳定值几乎和同种金属对摩时一样,由此可见,摩擦系数的大小与材料的状态(静止或运动)有关。显微照片表明:软试件在较硬的静止物体上滑动时,软、硬两个表面均被抛光,反之,不仅不会产生上述现象,而且表面上还会形成犁沟。5)相同材料副,固定件不同,稳定摩擦系数相差很大。6)摩擦系数受材料副,滑动历程,表面形貌和环境影响。第23页,此课件共59页哦(2)摩擦过程 1)摩擦系数的变化过程 摩擦系数的变化过程一般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摩擦 第四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