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课件.pptx
《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第1页,此课件共41页哦前言抗菌药物n系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菌素及磺胺类、硝咪唑类、硝呋喃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儿科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第2页,此课件共41页哦患儿的生理状态小儿特别是早产儿及新生儿,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呈现与成人不同的药学特点:n(1)新生儿胃肠及皮肤屏障能力差,这些部位吸收药物较多;n(2)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水溶性药物分布面积大;n(3)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n(4)血浆蛋白
2、总量较少,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低;n(5)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的消除率低;n(6)小儿的体力与智力都处于迅速发育阶段易受药物的影响。第3页,此课件共41页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三方面:n(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n(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n(3)选用的品种及制定的给药方案是否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严重危害。第4页,此课件共41页哦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意见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 尽早查清感染病原,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 按照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抗菌药物4 根据儿童生长发
3、育各个阶段和器官功能状态选择抗菌药物第5页,此课件共41页哦新生儿期患儿n由于新生儿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如,肾清除功能较差,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和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等。n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不可选择上述抗菌药物。第6页,此课件共41页哦新生儿期患儿新生儿避免使用或禁止使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n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抗菌素禁止使用;n可导致新生儿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和呋喃类抗菌药
4、物应避免使用;n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尚无临床新生儿安全性资料,应避免使用;n喹诺酮类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可引起幼龄动物软骨关节病变的不良反应,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新生儿不宜使用。第7页,此课件共41页哦新生儿期患儿n新生儿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泄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n新生儿生长迅速,体重和组织器官随日龄增长日趋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第8页,此课件共41页哦儿童期患儿n(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
5、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监测结果个体化给药。第9页,此课件共41页哦儿童期患儿n(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亦有一定肾、耳毒性,应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n(3)阿奇霉素,特别是静脉用阿奇霉素,由于目前尚缺乏临床安全性资料,2 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n(4)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儿童。第10页,此课件共41页哦儿童期患儿n(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可引起幼龄
6、动物软骨关节病变的不良反应,尽管在儿科临床至今尚缺乏例证,但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该类药物尽量避免用于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18岁以下儿童,只有当重症细菌感染患儿,又无其他敏感的抗菌药物可使用时,为了抢救垂危的患儿生命才可短期、小剂量应用。第11页,此课件共41页哦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n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治疗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治疗其他病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第12页,此课件共41页哦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和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n
7、1)B族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的患儿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对耐青霉素肺炎球菌感染,宜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n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第13页,此课件共41页哦n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苯唑西林,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的患儿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n4)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药肺炎球菌的严重感染,宜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缓慢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第14页,此课件共41页哦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8、n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感染较为常见,其他有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n治疗新生儿革兰阴性菌感染,主要有哌拉西林、阿莫西林、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头孢他啶;细菌性脑膜炎可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对革兰阴性菌感染亦有效,但耐药率高,且较易发生过敏性药疹,新生儿目前已用得较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虽然对革兰阴性菌有效,但由于耳肾毒性较大,新生儿不宜应用。第15页,此课件共41页哦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如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非常高。对此类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
9、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等。n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包括产酶和不产酶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具杀菌活性,且与青霉素结合蛋白能较好结合,从而发挥较强的抑菌作用,但可引起惊厥等不良反应,其中尤以亚胺培南的发生率为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宜避免使用或慎用。第16页,此课件共41页哦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n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念珠菌、隐球菌、毛霉或曲霉。主要表现为真菌败血症或脏器损害,常发生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功能缺损的患儿。第17页,此课件共41页哦目前抗真菌药物主要有:n
10、两性霉素 B治疗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主要不良反应有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血细胞减少等。n三唑类抗菌药 常用的有氟康唑,治疗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但对曲霉菌作用较差。主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损害,原已患有肝脏疾病的新生儿不宜应用。n氟胞嘧啶 治疗多种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菌。主要不良反应多见于大剂量应用后出现骨髓抑制。单独应用均易产生耐药性,须与其他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第18页,此课件共41页哦治疗其他病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n新生儿梅毒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为青霉素,并较少出现耐药。对青霉素过敏的新生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n新生儿衣原体感染可选择红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衣原体结膜炎在
11、全身用药的同时应加用红霉素眼膏。n新生儿支原体感染首选抗菌药物为红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该类药物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疗效较差。第19页,此课件共41页哦儿童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n小儿中耳炎n小儿感染性喉炎n小儿扁桃体咽炎n小儿急性支气管炎n小儿肺炎n小儿尿路感染n小儿败血症n小儿细菌性腹泻第20页,此课件共41页哦小儿中耳炎n病原菌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卡他布兰汉球菌,亦见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支原体等。病毒也可为中耳炎的病原,但不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1页,此课件共41页哦病原治疗 n(1)确诊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中耳炎患儿,可口服复方甲噁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儿科 合理 应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