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精)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精)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精)1.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主讲人:徐梅淮南联合大学机电系2007年4月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三章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第五章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第六章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第七章第七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第八章第八章 非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自动控制是一门技术学科,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系统的自动控制是一门技术学科,从方法论的角度
2、来研究系统的建立、分析与设计。建立、分析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本学科的技术基础课,是本学科的技术基础课,(1 1)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模拟电子技术线性代数微积分(含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电路理论大学物理(力学、热力学)信号与系统(2 2 2 2)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辑辑辑辑 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
3、发展到:自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发展到:自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发展到:自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发展到:自适应控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制、智能控制应控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制、智能控制应控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制、智能控制应控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制、智能控制讨论的对象:因果系统讨论的对象:因果系统 、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系统的广义性:经济、社会、工程、生物、环系统的广义性:经济、社会、工程、生物、环境、医学境、医学 课程特点:研究系统的共性问题课程特点:研究系统的共性问题实际实际系统系统物理物理模型模型数学
4、数学模型模型方法(系统组成方法(系统组成分析、设计分析、设计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 引言1.2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1.3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5 51.1 引言引言1.1.1 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数控车床按预定程序自动切削,人造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回收等。除了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外,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宇航、机器人控制、导弹制导及核动力等高新技术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更具特别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现在已扩展到生物、医学、环境、经济管理和其它许多社会生活领域中,自动控制
5、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v自自动动控控制制:在在没没有有人人直直接接参参与与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利利用用外外加加的的设设备备或或装装置置(控控制制装装置置),使使机机器器、设设备备或或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控控制制对对象象)的的某某个个工工作作状状态态或或参参数数(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v自自动动控控制制系系统统:是是指指能能够够对对被被控控对对象象的的工工作作状状态态进进行行自自动动控控制制的的系系统统。它它一一般般由由控控制制装装置置和和被被控控对对象象组组成成。被被控控制制对对象象是是指指那那些些要要求求实实现现自自动动控控制制的的
6、机机器器、设设备备或或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控控制制装装置置是是指指对对被被控控对对象象起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1.1.2 1.1.2 1.1.2 1.1.2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已臻成熟的学科,又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具有 强 大 生 命 力 的 新 兴 学 科。从 1868年 马 克 斯 威 尔(J.C.Maxwell)提出低阶系统稳定性判据至今一百多年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或古典控制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第二阶段:现代
7、控制理论的兴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大系统控制兴起和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智能控制发展阶段。自动控制的发展简史控制理论是关于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的一般理论,也可看作是控制系统的应用数学分支。但它不同于数学,是一门技术科学。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根据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经典控制理论阶段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是在20纪40年代末。现在该理论已经成熟,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868年麦克斯韦尔(J.C.Maxwell)基于微分方程描述从理论上给出了它的稳定性条件。1877年劳斯(E.J.Routh)以及1895年霍尔维茨(A.Hur
8、witz)分别独立给出了高阶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另一方面,1892年,李雅普诺夫(A.M.Lyapunov)给出了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1922年米罗斯基(N.Minorsky)给出了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并对PID三作用控制给出了控制规律公式。1932年奈奎斯特(Nyquist)提出了负反馈系统的频率域稳定性判据,这种方法只需利用频率响应的实验数据,不用导出和求解微分方程。1940年,波德(H.Bode)进一步研究通信系统频域方法,提出了频域响应的对数坐标图描述方法。频域分析法主要用于描述反馈放大器的带宽和其他频域指标。但它只适应单变量线性定常系统,又对系统内部状态缺少了解,且复数域方法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