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交变应力.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章交变应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交变应力.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材料力学 田田 祖祖 安安重庆科技学院力学系重庆科技学院力学系 2011.03111-1 交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变应力与疲劳失效11-2 交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 均应力均应力11-3 持久极限持久极限11-4 影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响持久极限的因素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主要内容211-6 持久极限曲线持久极限曲线11-7 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11-9 交幅交变应力交幅交变应力11-10 提高构件疲劳
2、强度的措施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主要内容3一、交变应力的概念及其实例一、交变应力的概念及其实例疲劳源疲劳源疲劳源疲劳源 机械上有许多零件在工作时承受着随时间变化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交变应力。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41.1.火车轮轴火车轮轴 CDCD段受纯弯作用,在火车行驶时,外载段受纯弯作用,在火车行驶时,外载P P基基本不变的。但旋转轴上某一固定点的应力将随本不变的。但旋转轴上某一固定点的应力将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其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其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的变化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
3、疲劳失效5当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时,齿根的弯曲正应力从零开始当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时,齿根的弯曲正应力从零开始很快上升到最大值。当齿轮脱离接触后,应力值又很快很快上升到最大值。当齿轮脱离接触后,应力值又很快恢复到零,齿轮每旋转一周对每个齿来说只啮合一次。恢复到零,齿轮每旋转一周对每个齿来说只啮合一次。因此应力的循环周期与齿轮转动周期一样。因此应力的循环周期与齿轮转动周期一样。2.2.齿轮轮齿齿轮轮齿 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63.3.作强迫振动的构件作强迫振动的构件 在静载时,梁的最大拉应力点在静载时,梁的最大拉应力点A A在梁中点横截面的最下面一在梁中点横截面的最下面
4、一点。当电动机开动后,梁就在静平衡位置上下振动。点点。当电动机开动后,梁就在静平衡位置上下振动。点A A的的应力便不断变化,其变化曲线如图示,为周期变化。应力便不断变化,其变化曲线如图示,为周期变化。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7二、疲劳失效二、疲劳失效1.1.特点特点光滑区域光滑区域光滑区域光滑区域颗粒状区域颗粒状区域颗粒状区域颗粒状区域n(1 1)金属承受的交变应力)金属承受的交变应力远小于静载荷时的强度极远小于静载荷时的强度极限,就发生破坏;限,就发生破坏;n(2 2)断口呈现两个区域:)断口呈现两个区域:光滑区和粗糙区;光滑区和粗糙区;n(3 3)即使塑性材
5、料,在破)即使塑性材料,在破坏前也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坏前也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表现为脆性断裂。形,表现为脆性断裂。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破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与静载荷下全然不同。坏形式与静载荷下全然不同。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82.2.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 在交变应力下,虽然最大应力低于屈服极限,长期重复之后,也会突然断裂。即使是塑性较好的材料,断裂前也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疲劳失效疲劳失效。滑移带滑移带滑移带滑移带初始裂纹初始裂纹初始裂纹初始裂纹晶界晶界晶界晶界(1)由于构件形状和材料不均匀等原因,存在应力集中区。在长
6、期交变应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微观裂纹。(2)裂纹尖端严重的应力集中促使微观裂纹逐渐扩展,形成宏观裂纹。(3)裂纹尖端一般处于三向拉应力状态,不易出现塑性变形,当裂纹扩展到一定限度时,将会骤然迅速扩展,使构件截面严重削弱,从而发生突然脆性断裂。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9初始缺陷初始缺陷滑滑滑滑 移移移移滑移带滑移带滑移带滑移带初始裂纹初始裂纹(微裂纹微裂纹)宏观裂纹宏观裂纹脆性断裂脆性断裂脆性断裂脆性断裂 目前基本认为是由于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而形成的疲劳破坏。断裂破坏。疲劳破坏往往是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从而造成严重事故。据统计,各种零件的破坏,80以上
7、是疲劳破坏。因此,对在交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是非常必要的。11.1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1011.2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一、应力循环特征一、应力循环特征三、应力幅:三、应力幅:二、平均应力二、平均应力-1rl应力循环应力循环:一点的应力由某一数值开始,经过一次完整的一点的应力由某一数值开始,经过一次完整的 变化又回到这一数值的一个过程。变化又回到这一数值的一个过程。11四、几种特殊的交变应力:四、几种特殊的交变应力:1.1.对称循环对称循环11.2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
8、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12t2 2.非非对对称称循循环环:minmaxaTm任何非对称循环总可以看作在平均应力任何非对称循环总可以看作在平均应力m上叠加一个应上叠加一个应力幅度为力幅度为的对称循环。的对称循环。11.2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13五、稳定交变应力(循环特征及周期不变)五、稳定交变应力(循环特征及周期不变)脉动循环脉动循环静载荷静载荷 11.2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14例例 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工作时最大拉力Pmax=58.3kN,最小拉力Pm
9、in=55.8kN,螺纹内径为 d=11.5mm,试求 a、m 和 r。解:11.2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1511.3 11.3 持久极限持久极限二、二、-N-N 曲线(应力曲线(应力-寿命曲线)寿命曲线)弯曲疲劳实验设备弯曲疲劳实验设备 疲劳试验是最常采用的测定持久极限的方法,在纯弯曲变形下。采用光滑小试件:光滑小试件:最小直径为710 mm、表面磨光的光轴。每组试验包括10根试件。试件的受力情况为对称循环。一、材料持久极限一、材料持久极限(疲劳极限疲劳极限)循环应力只要不超过某个“最大限度”,构件就可以经历无数次循环而不坏,这个
10、限度值称为疲劳极限疲劳极限,用r 表示。16N0循环基数。循环基数。r材料持久极限。材料持久极限。A名义持久极限。名义持久极限。试验时,使第一根试件的应力max,1约等于强度极限b的70,经过循环次数N1后,试件断裂。N1称为应力max,1的疲劳寿命疲劳寿命。然后使第二根试件的max,2略低于第一根试件的max,1,测出N2。疲劳曲线或疲劳曲线或-N曲线曲线11.3 11.3 持久极限持久极限17 在最大应力减小到某一临界值时,试件可经在最大应力减小到某一临界值时,试件可经历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一历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一临临界值称为材料的持久极限或疲劳极限界值称
11、为材料的持久极限或疲劳极限r r。由疲劳曲线看出:试件断裂前所能经受的循由疲劳曲线看出:试件断裂前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环次数N N,随,随的减小而增大。疲劳曲线最后逐渐的减小而增大。疲劳曲线最后逐渐趋近于水平,表明只要应力不超过极限值趋近于水平,表明只要应力不超过极限值r r,其,其水平渐近线的纵坐标,水平渐近线的纵坐标,N N可无限增长。可无限增长。11.3 11.3 持久极限持久极限通常用通常用-1-1表示对称循环的持久极限表示对称循环的持久极限。它是工是工程材料最常见、最基本的材料性能指标之一。程材料最常见、最基本的材料性能指标之一。18实际上,试验不可能无限期地进行下去,一般规定一个循环
12、次数N0来代替无限长的持久寿命,这个规定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基数。在疲劳曲线上与N0对应的max就是持久极限。对于有渐近线的N曲线,规定经历N0=107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即认为可以承受无穷多次应力循环。对于没有渐近线的对于没有渐近线的N N曲线,规定一个循环基数,如曲线,规定一个循环基数,如N N0 0=10=108 8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即认为可以承受无穷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即认为可以承受无穷多次应力循环。多次应力循环。11.3 11.3 持久极限持久极限1911.4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n构件的外形构件的外形n构件尺寸构件尺寸n构件表面加工
13、情况构件表面加工情况 对称循环的持久极限对称循环的持久极限-1-1是在常温下,用是在常温下,用光滑小试件测定的。所以,材料的持久极限光滑小试件测定的。所以,材料的持久极限不能直接用于实际构件。影响持久极限不能直接用于实际构件。影响持久极限-1-1的的因素有:因素有:11.4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21一、构件外形的影响一、构件外形的影响(应(应力集中)力集中)截面突变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截面突变处的应力集中现象 应力集中的影响用有应力集中的影响用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效应力集中系数K 或K 度量度量K、K的确定(P350、351 图11.8、图11.9)(-1)d、(-1)d 光
14、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1)k、(-1)k 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极限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极限。k=(-1)d(-1)kk=(-1)d(-1)k11.4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22 k 值大于值大于1 1,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交变应力若为切,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交变应力若为切应力,只须将应力,只须将 改为改为t t。如图。如图11.811.8和图和图11.911.9所示的所示的k 和和kt t曲线图。曲线图。(a)(b)图11.7 (a)(b)图图11.711.4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23 (a)(b)图图11.811.4 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1章 交变应力 11 应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