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ICD-10:I67.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3.头颅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头颅MRV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DSA显示颅内静脉窦显影不良。4.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能排除其他疾病。5.排除良性颅内压增高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
2、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1.抗血栓治疗:(1)抗凝: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2)溶栓:尿激酶或r-TPA。2.病因治疗:针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类疾病进行治疗。3.对症治疗:(1)降低颅内压。(2)控制体温。(3)防治癫痫。(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治疗感染。(6)营养支持。(四)标准住院日为24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疾病编码。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3.
3、无严重脑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伴发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外伤等)。(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3)心电图、X线胸片;(4)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等检查;(5)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I和CTV/MRV。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全项、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C、蛋白S、抗心磷脂抗体、全脑血管造影(DSA)。(七)选择用药。1.尿激酶
4、或r-TPA等溶栓药物(急性起病,病程相对较短患者)。2.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等。3.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颅内压增高患者)。4.对症治疗药物:(1)有癫痫发作者抗痫药物治疗。(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八)出院标准。1.病情平稳和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原发疾病或并发症使病情危重,需转入ICU治疗。2.住院期间感染(颅内或颅外)加重,需进一步抗感染治疗,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3.颅内压难以控制并有引起脑疝可能者需请神经外科协助诊治。4.并发症加重者须进一步治疗,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血栓形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