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ppt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2002.9.12002.9.17 7章章6363条条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十二等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十二等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等级 一级医疗事故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
2、残疾、器官组织损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障碍的伤导致严重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果的.二、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二、医疗事故构成要件 主体主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客体客体在医疗诊疗服务过程中;在医疗诊疗服务过程中;有过失(违法性):违反医疗有过失(违法性):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有不良后
3、果:死亡伤残一般功有不良后果:死亡伤残一般功能障碍其他后果(卫生部实施细则能障碍其他后果(卫生部实施细则规定);规定);因果关系:医务人员的过失与因果关系: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不良后果有患者的不良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直接因果关系。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则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便民.第二章第二章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理预防预防: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务质量监控部门,配备专配备专(兼兼)职职人员、检查、监督、接待投诉、人员、检查、监督、接待投诉、提供咨询提供咨询.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规定门规定,书写并妥善保管病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历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病历资料匿、销毁、抢夺病历资料.如实告之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患者有权复印患者有权复印:门诊病历、住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单(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资料.死亡病例讨论记
5、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记录,会诊意见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和启封.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共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封存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对血液封存保留对血液封存保留,通知提供血液通知提供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患者死亡患者死亡,应在应在4848小时内进行尸小时内进行尸检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具备尸体冻存条
6、件的,可以可以延长至延长至7 7日日.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人员参加尸检,也可委派代表观也可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察尸检过程.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患者死亡患者死亡,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得超过2 2周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向所在地
7、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报告内容:1)1)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2)2)导致导致3 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 3)其它规定的情形)其它规定的情形: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在1212小时内向所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第三章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 一级一级-设区的市级地方和省、自设区的市级地方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市)地方医学会地方医学会,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组织首次医疗事
8、故技术鉴定术鉴定.二级二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必要时-中华医学会组织疑难中华医学会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鉴定申请程序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15日内提请上一级鉴定.鉴定专家鉴定专家-建立专家库建立专家库 1.1.承担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承担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 3年年以上以上;2.2.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3.3.可以跨地区聘任不受行政区域可以跨地区聘任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的限制.医
9、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并承并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专家组鉴定实行合议制专家组鉴定实行合议制,涉涉及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及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回避规定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回避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后后5 5日内通知日内通知,当事人提交医疗当事人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当事人收到通知之日起当事人收到通知之日起1010日内日内提交提交,有关材料有关材料,书面陈述及答书面陈述及答辩辩
10、,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在受到当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在受到当事人材料后事人材料后4545日内组织鉴定并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结论书出具鉴定结论书.鉴定书内容鉴定书内容:1.1.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2.2.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及鉴定机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及鉴定机构的调查材料构的调查材料;3.3.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对鉴定过程的说明;4.4.医疗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医疗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规章制度;5.5.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系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系;6.6.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害后果
11、中的责任程度;7.7.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等级;8.8.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医学建议.医疗事故鉴定费用医疗事故鉴定费用:属于事故由医疗机构支付属于事故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事故不属于事故,由申请的一方支付由申请的一方支付,重新鉴定不收鉴定费重新鉴定不收鉴定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免责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免责条款款 1 1、在、在紧急情况下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后果的
12、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后果的;3.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后果的;4.4.无过错输血感染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感染不良后果的;5.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后果的;6.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第四章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程序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之日起7 7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 医疗事故 处理 条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