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ppt
《唐诗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鉴赏-.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唐诗综述一、唐诗繁荣的盛况二、唐诗繁荣的原因三、唐诗的分期四、唐诗的审美特征五、唐诗地位和影响明代胡应麟诗薮: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沈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一、唐诗繁荣的盛况1、作家作品众多 诗人队伍庞大:全唐诗中姓名可考的诗人达二千二百多位。诗人队伍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传世诗作丰富:留存至今的诗作有五万五千多首,唐人选编的诗歌总集就有130多种。一
2、、唐诗繁荣的盛况2、风格流派多样题材内容丰富:政治军事、文学历史、边塞风情、田园风光、羁旅行役、宫怨闺情、都市里巷,整个社会生活领域都为之扫描覆盖。风格流派多样:由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现实主义和不同倾向不同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形成了流派纷繁、名家辈出的局面。一、唐诗繁荣的盛况3、体裁样式完备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唐诗的基本形式有六种:五古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一、唐诗繁荣的盛况4、民众基础广泛(岑参)“每一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李益)“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白居易诗)“二十年间
3、,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二、唐诗繁荣的原因封建经济的高涨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思想文化的自由开放,对诗歌繁荣是有利条件。封建帝国的统一强大,加强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二、唐诗繁荣的原因推行科举和诗赋取士,直接促进诗歌创作。统治者的提倡和共同爱好的社会风气,推动了诗歌的普及和繁荣。历代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诗歌艺术创作经验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根本可能。三、唐诗的分期1、初唐(高祖元年至玄宗初年,约100年):准备期“上官体”王绩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4、初唐沈佺期、宋之问为格律诗的成熟作出贡献 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1、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天下”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初唐陈子昂高举诗歌改革旗帜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上突出了诗人兀立于悠远时空中的高大形象,概括了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在困境中的激愤不平。2、盛唐(玄
5、宗初至代宗即位,约50年)n唐诗全盛期n两大诗派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派n二大诗人u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杜甫u“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2、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他们的诗歌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再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倾注了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在模山范水之中、田园旷野之间挥洒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寄托了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时代具有浪漫气质的文化氛围。2、盛唐p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2、盛唐p王维田园乐: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2、盛唐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震撼人心的崇高美成为盛唐时代最慷慨激昂的歌唱。尽管边塞诗人仕途大多落拓不遇,却为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所激荡,在边塞诗中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才华,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2、盛唐p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2、盛唐p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7、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2、盛唐李白以其绝世的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如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其情感如滚滚波涛,其亮丽则如清水芙蓉。李白的诗,成为了盛唐繁荣时期诗歌的典型代表。2、盛唐诗圣杜甫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思想的代表。他直面这场历经八年的大战乱,以生动的歌吟,表现战火中的人间灾难,生民血泪。他将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到叙事手法中,无论题材、手法均与盛唐诗歌不同,标志着唐诗发展的一种转变。杜甫像3、中唐(代宗大历初至宪宗元和,约60年)转变期艺术追求多元化、诗歌创作多样化中唐大历、贞元的20多年间,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大历十才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