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4.ppt
《分子结构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结构4.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7.1 离子键7.2 共价键7.3 杂化轨道理论7.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7.5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7.6 金属键7.7 7.7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7.8 7.8 离子极化离子极化7.9 7.9 氢键氢键7.10 7.10 晶体的内部结构晶体的内部结构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7.7 7.7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类比化学键弱得多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与范德华发现的造成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方程的那种作用力有关,所以,又被称为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虽然弱,但它是决定物质的沸点、熔点、气化热、熔化热、溶解度
2、、表面张力以及粘度等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属于电学性质的范畴,因此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的两种电学性质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和变形性变形性有密切关系。一一.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集中点分别叫做“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如果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样的分子就有极性,或称极性分子。两个中心称作分子的两极 正极和负极。1.1.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 取决于分子中化学键化学键、分子的组成组成和几何构型几何构型。共价键是否有极性,决定于成键的两个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移,即成键的两个原子的电负性是否相等。多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的极性的极性:不能单从键的极性
3、来判断,分子的极性还取决于分子的组成和分子的几何构型。同核:O3,S8,P4;异核:BF3,CH4,CO2,NH3,H2OOHH104.7COO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的极性的极性: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所形成的键键是否有极性,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同核:H2,O2,N2;异核:HX,CO2.分子分子的偶极矩的偶极矩 分子按极性强弱可分成离离子子型型、极极性性和非非极极性性分子三类。分子的极性常用偶极矩衡量。偶偶极极矩矩: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的电荷量q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d的积,即:=qd 偶极矩是矢量,方向从正到负方向从正到负,单位库米(Cm)。3.3.分子的变形性
4、分子的变形性诱诱导导偶偶极极的的产产生生:当非非极极性性分分子子置于电场中时,分子中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将被吸引向电场负极,而电子云则被吸引向电场正极,其结果是原子核与电子云发生相对位移,使原来重合的正正、负负电电荷荷中中心心彼彼此此分分离离,而使分子出现偶极,这种偶极称为诱导偶极诱导偶极。分子的变形极化分子的变形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分离而产生诱导偶极的过程。分子的变形性分子的变形性:分子中因电子云与核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分子外形发生变化的性质。分子越大,越易变形。4.4.分子的极化率分子的极化率 非极性分子的诱导偶极的大小与外加电场强度E成正比,引入比例常数,得:诱导偶极 =E
5、 E 为分子的诱导极化率,简称极化率,用以衡量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变形性的大小。极性分子本身就存在着偶极,这种偶极矩称为固有偶极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永久偶极。在外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会顺着电场整齐地排列,这一过程叫做分子的定向极化定向极化。在电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也会发生形变,使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增大,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这时分子的偶极为固有偶极与诱导偶极之和,分子的极性有所增加。极性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微电场,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同样也会发生极化作用。这种极化作用对分子间力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二、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分子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6、是多方面的。液态分子间力越大,气化热就越大,沸点就越高;固态分子间力越大,熔化热越大,熔点也就越高。分子间力对液体的互溶度以及固态、气态非电解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中,产生分子间力的机理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下,本质上都属于静电作用力的范畴。3.3.色散力:色散力:分子间由于瞬时偶极所产生的作用力。分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在不停的运动过程中,会使电子云与原子核之间经常发生瞬间的相对位移瞬间的相对位移,产生瞬时偶极瞬时偶极。每个瞬时偶极存在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但瞬时偶极不断出现,异性相邻的状态不断重现,使非极性分子只要接近到一定的距离,就始终存在着一种持
7、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力。1.1.定向力定向力(取向力取向力):):极性分子固有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力。2.2.诱导力:诱导力:极性分子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因诱导偶极矩而产生的作用力。色散力的形成:li分子中产生瞬时偶极矩 i j 未被诱导lj分子被诱导产生偶极矩 i j 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定向力还与温度和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定向越困难,因此定向力越弱;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定向力越强。诱导力与极性分子的极性强弱和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有关,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越大,诱导力也越强。分子间的色散力主要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和分子变形性的增大而加强。多数情况下,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