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pptx
《复习课件: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课件: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4 4课时课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16)3.3.明至清明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顶峰及衰落(1 1)明朝:)明朝: n 中央:中央: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明成祖:设内阁,以备皇帝顾问:设内阁,以备皇帝顾问。n 地方: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废行省,设三司。页页16“16“历史纵横历史纵横”,全国一级行政区为两京十,全国一级行政区为两京十三布政司,布政司习称为三布政司,布政司习称为“省省”。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 宰相权力膨胀宰相权力
2、膨胀 皇权日益强化皇权日益强化 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 矛盾矛盾废行省、设三司废行省、设三司明朝废相示意图明朝废相示意图n 宰相宰相制度的废除制度的废除1.1.原因原因: 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明初沿用元朝中书省一省制,相权扩大,与君权矛盾更加突出(制度明初沿用元朝中书省一省制,相权扩大,与君权矛盾更加突出(制度上)。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书省和相权随之扩大。上)。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书省和相权随之扩大。宰相胡惟庸擅权乱政,挑战皇权(人事上)。宰相胡惟庸擅权乱政,挑战皇权(人事上)。 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明太祖明太祖吸取元朝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
3、有戒心。不仅要解决具体的人,还吸取元朝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有戒心。不仅要解决具体的人,还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对皇权的威胁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对皇权的威胁。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2.措施措施:以以“谋反罪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诛杀丞相胡惟庸(诛其人,解决人的问题)(诛其人,解决人的问题)(洪武十三(洪武十三年,年,13801380年)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废其制,解决制度的问题)(废其制,解决制度的问题)(洪武(洪武十三年)十三年)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永不立,永久解决制度的问题)(永不立,永久解决制度的问
4、题)(洪武二十八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1395年年)3.3.影响影响:六部成为明朝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六部成为明朝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直接对皇帝负责,“省省”退出中央退出中央。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空前加强。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宦官宦官专权专权。宰相制度的废除宰相制度的废除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 A. A. 国家统一的需要国家统一的需要 B. B. 权力的相互平衡和制约权力的相互平衡和制约 C. C.
5、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D. D.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答案】D D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漫画感悟漫画感悟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 图图中从左至右反映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化中从左至右反映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化,皇帝都坐着,从君臣之间,皇帝都坐着,从君臣之间“坐而论道坐而论道”到到“站着奏事站着奏事”再到再到“跪受笔录跪受笔录”,从实质上,从实质上反映了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皇帝独尊、君权不断相权不断削弱、皇帝独尊、君权不断强化强化的趋势。的趋势。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0132013北京高考北京高考1313)读图读图7 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
6、确的是,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 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 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 D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答案】C C试题解析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长安(西汉都城)长安(西汉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西汉的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在长安,A 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
7、B 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在南京,D 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C C。知识点链接知识点链接中国八大古都:中国八大古都:郑州:郑州:商汤(亳)商汤(亳) 安阳:安阳:商朝后期(殷)商朝后期(殷)西安:西安:西周(镐京)、西汉(长安)、隋、唐(长安)西周(镐京)、西汉(长安)、隋、唐(长安)洛阳:洛阳: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南京:南京:东吴、东晋、南朝(宋东吴、东晋、南朝(宋 、齐、梁、陈四朝)、明初、齐、梁、陈四朝)、明初开封:开封:北宋(东京)北宋(东京) 杭州:杭州:南宋(临安)南宋(临安
8、)北京:北京:元(大都)、明、清元(大都)、明、清n 内阁制内阁制的设立的设立1.1.原因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2.2.过程:过程:奠基奠基明太祖试设殿阁大学士(洪武明太祖试设殿阁大学士(洪武十五至十八年十五至十八年,13821382至至13851385年);年);确立确立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永乐年间);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永乐年间);发展发展明宣宗给予阁臣票拟权(宣德年间);明宣宗给予阁臣票拟权(宣德年间);顶峰顶峰明神宗时阁权一度压倒部权(万历年间)明神宗时阁权一度压倒部权(万历年间)。明清君主专制的
9、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票拟、批红、改票票拟、批红、改票3.3.(2019(2019北京高考北京高考15)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D掌握票拟权力,
10、但仍需服从君权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答案】D D试题解析试题解析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即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即“建议建议权权”)。票拟权的获得是内阁制度的一个)。票拟权的获得是内阁制度的一个里程碑。如果票拟不合帝意,内阁再议,里程碑。如果票拟不合帝意,内阁再议,为为“改票改票”。明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形式变化,由皇帝日明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形式变化,由皇帝日朝理政、六部执行为主逐渐变为朝理政、六部执行为主逐渐变为“内阁票内阁票拟拟皇帝或皇帝授权太监批红皇帝或皇帝授权太监批红六部六部执行执行”为主为主。所以说,皇帝不上朝,不等。所
11、以说,皇帝不上朝,不等于不问政事。明代内阁票拟,体现了儒家于不问政事。明代内阁票拟,体现了儒家 “君逸臣劳君逸臣劳” ” 的理想模式。的理想模式。n 内阁制内阁制的设立的设立3.3.特点:特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0122012江苏历史江苏历史44
12、)明成祖时,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D
13、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答案答案】D D。内阁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职能基本未变。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
14、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政权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政权 B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答案】A A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与宰相的比较内阁与宰相的比较1.1.(20142014全国大纲卷全国大纲卷14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
15、宰相的相同之处是(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答案】B B2.2.(20142014江苏高考江苏高考2121)(14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 材料三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
16、题,曰奏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明史职官一职官一请回答:(请回答:(3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答案答案】(3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
17、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宰相制宰相制内阁制内阁制相同(相似)相同(相似)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同不同点点地位地位法定、制度赋权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非法定、咨询机构职权职权参与决策参与决策无决策权无决策权对皇权的作用对皇权的作用制约皇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不能制约知
18、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结合结合上表对比可知,上表对比可知,从职权上来看,丞相、宰相为历代封建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从职权上来看,丞相、宰相为历代封建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长官,处于,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地位,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直接下属机构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直接下属机构;而;而明代内阁始终不是它的法定下属机构,阁臣的品秩较低,其最初只备皇帝顾问,仁宗明代内阁始终不是它的法定下属机构,阁臣的品秩较低,其最初只备皇帝顾问,仁宗后虽有票拟,但票拟所提出的意见能否实行,最终还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况且其中后虽有票拟,但票拟所提出的意见能否
19、实行,最终还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况且其中有许多还是属于奉命票拟。总之,阁臣的权力忽大忽小,不稳定。有许多还是属于奉命票拟。总之,阁臣的权力忽大忽小,不稳定。这种事实说明了内这种事实说明了内阁制度的建立并非宰相制度的恢复。阁制度的建立并非宰相制度的恢复。明王朝之所以以内阁制度取代沿袭了明王朝之所以以内阁制度取代沿袭了1600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多年的宰相制度,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皇权的高度强化,它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会后期皇权的高度强化,它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中枢体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名词解析名词解
20、析中枢体制中枢体制, ,中枢机构中枢机构 中国古代的中枢体制是指古代中央的管理与决策部门的组成、职能。中国古代的中枢体制是指古代中央的管理与决策部门的组成、职能。 例如:唐宋的宰相制、明清的内阁制。例如:唐宋的宰相制、明清的内阁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于一个国家建立而言,便会随之出现一系列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于一个国家建立而言,便会随之出现一系列为了巩固这个国家而形成的政治、军事等组织机构,而我们常把这些机构称了巩固这个国家而形成的政治、军事等组织机构,而我们常把这些机构称之为中枢机构。之为中枢机构。 各个朝代的中枢机构各有不同。秦朝是三公九卿各个朝代的中枢机构各有不同。秦朝是三公九卿,
21、,汉朝是中外朝汉朝是中外朝, ,唐朝唐朝是三省六部是三省六部, ,宋朝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二府宋朝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二府, ,元朝是中书省元朝是中书省, ,明朝是内阁制,明朝是内阁制,清朝是南书房和军机处。清朝是南书房和军机处。 中枢机构是中央政府中的重要机构中枢机构是中央政府中的重要机构, ,决策机构是中枢机构决策机构是中枢机构, ,但中枢机构但中枢机构不一定是决策机构不一定是决策机构, ,如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如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 ,都没有决策权。都没有决策权。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宦官专权宦官专权(20172017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卷高考27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
22、官读书识字,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答案】A A【试题解析试题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
23、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 A项正确。项正确。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形态的变异,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形态的变异,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皇权,但其的出现与加强皇权密不可分。皇权,但其的出现与加强皇权密不可分。为了加强皇权,皇帝重用身边的宦官制约相为了加强皇权,皇帝重用身边的宦官制约相权,当相权减弱时、宦官的权力膨胀时,皇帝再用外戚制约宦官,如此周而复始。外权,当
24、相权减弱时、宦官的权力膨胀时,皇帝再用外戚制约宦官,如此周而复始。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借助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表现,但当皇权巩固时,这两种异变也戚干政和宦官专权借助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表现,但当皇权巩固时,这两种异变也会消亡。会消亡。中国历史上三个宦官专权时代:东汉、唐代、明代。中国历史上三个宦官专权时代:东汉、唐代、明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易错点警示易错点警示易错角度易错角度1 1 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 中国古代曾出现不少皇帝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时皇帝或受制于母后、中国古代曾出现不少皇帝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
25、这时皇帝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臣官、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外戚,或受制于臣官、地方割据势力。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三纲五常受到挑战 B.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君主权力至高无上C.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皇帝权力暂时旁落【答案答案】B B【易错点拨易错点拨】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 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幼成不理政事,会有人代督皇帘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的现象。幼成不理政事,会有人代督皇帘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了宦官专权,外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课件 明清 君主专制 强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