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实习报告6篇.docx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程实习报告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锦集6篇 一前言 实习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稳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严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看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力量,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根底。 实习意义:本次实习稳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学问,开阔了视野,培育和提高了实际观看力量,识图力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根本方法,把握了肯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根底。此外,野外实习还培育了我们
2、吃苦耐劳,艰难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加体质和磨练意志。 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 此观测路线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挨次,由老至新进展观测。观测路线从南山村北开头,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 观测路线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局部地层。观测路线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 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倒塌,正断层,平移断层,平行不整合线,
3、角度不整合线等。 三区域气候条件 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枯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 (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消失,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有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
4、“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殊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消失较严峻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消失一种灾难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平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 夏季 (68月) 酷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平均为27.0,是全年最酷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平均降
5、水量7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完毕,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难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缘由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 秋季 (911月) 秋季气候凉快,风和日丽,大气透亮度好。秋季降临特别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季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平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经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消失,初霜冻
6、的日期平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开头,降水明显削减。平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平均气温11月上旬开头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渐渐上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 1.1。年极端最低气温消失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 冬季降水稀有,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
7、.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平均每年消失寒潮次数为1.6次。 四区域经济条件 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进展、在全市根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 斗目标。 工业兴旺 工业根底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著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近著名。经过年五十年的进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
8、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动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动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工程快速进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 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立“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工程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根底上,聘请中国旅游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
9、内旅游资源进展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利用。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2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把握褶皱的根本学问和推断背斜、向斜的力量 6、现场熟悉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工程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工程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完毕地质实习,返回学
10、校。 三、实习的内容 (一)熟悉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爱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头实习前,刘教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1、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
11、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特别的严峻,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其次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留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稍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外表掩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拟大。
12、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拟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峻。 2、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其次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峻,外表根本无植被掩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3、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连续前行,
13、所以未能近距离观看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二)熟悉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四周,开头下午的实习,主要是熟悉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具体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教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完毕。 (三)熟悉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头了其次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由于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晰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熟悉。 (四)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展野外地质工作必不行
14、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看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看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长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
15、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失,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失,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消失。正常状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根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局部,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完毕断层的实习,我们连续登山,开头褶曲的熟悉与实习,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推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教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渐渐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
16、教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展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完毕了罗盘的实习,我们连续上行,在途中教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洁通过直观的感觉来推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特别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终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简单造成错误推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习全部完毕,下午返校。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缩小了书本
17、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把握了背斜与向斜的根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熟悉,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熟悉。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3 时间已经是秋天,天气还是挺热,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展的是实习前的发动,教师简要但清晰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下午,在教师的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一些影视资料,了解了许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还观看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为课本学问的补充,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缘由,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
18、法,使我们增加了对地质现象的熟悉。还有观看了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的产状,构造和构造,了解它们的工程地质特征,虽然影片不是很清楚,大多是七八十年月拍的,但看完之后还是增进了我们的工程地质专业学问。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4 实习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州番禺莲花山 实习内容: 1、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2、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阅读收集整理资料 3、野外实习: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4、编写实习报告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5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地处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境内,总面积64.50km2。分为黄金海岸景区、东部景区和城头山景区三大局部。黄金海岸的阳光沙滩,东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工程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