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实施方案范文汇总7篇.docx
《培训实施方案范文汇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实施方案范文汇总7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培训实施方案范文汇总7篇 一、培训目标 20xx年暑期一般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忙广阔教师整体把握、精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进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一般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依据山东省一般中小学治理根本标准(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便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与培训。 高中学校要供应教师上网学习
2、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沟通的力量,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加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沟通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淄博、烟台、东营、枣庄、潍坊、泰安、临沂、聊城)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其次批:7月27日8月8日(济南、青岛、济宁、日照、威海、莱芜、滨州、菏泽、德州) 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
3、6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加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沟通,并以作业或争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共享才智。其次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沟通,获得相关理论学问,提高教学力量。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完毕后,全部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加争论。 四、
4、培训方式 实行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展学习、治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治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加面对面研讨、参加在线研讨和专题争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催促学员学习,进展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展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展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展沟通,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展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供应学习资源、沟通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状况、
5、参加互动研讨点评状况、争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依据相关标准进展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治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山东教师连续教育治理系统”治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治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与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治理培训(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与省工程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识“山东教师连续教育治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山东教师连续教育治理系统”填报参与培训的教
6、师名单,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根据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依据实际状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依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依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6月14日15日进展。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6月19日,省工程办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工程办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展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与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识学习平台(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
7、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识学习平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展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预备。 6、试点培训 6月21日7月初,拟组织局部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7月13日8月8号): (1)各学校依据统一要求,依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预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依据相关评价标准进展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消失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
8、校依托“山东教师连续治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当进展,省工程办将制定、下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高中教师到达合格标准,在本人连续教育证书记A类学分1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由所在市和任职学校进展通报。 研修过程中,研修主页每天公布各市、各学校参加研修状况的实时数据。研修工作完毕后,各高中学校向本市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两批研修任务完成后,依据研修平台后台治理数据和各市总结
9、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依据有关标准评比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学校,优秀班级,优秀学员,优秀指导教师。 培训实施方案 篇2 为了使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进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需要对教师进展不断培训。依据上级实施农远工程文件的要求,现制定我校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农远工程”实施方案,适应教育形式进展的需要,以培训工作为根底,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为目的,标准实施校本培训,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使我校“农远工程”得到有效落实,教学资源能在教学中得到广泛、有效地应用,推动我校教育的新进展。 二、组织分工 为使“农远工程”的
10、培训工作有规划、有组织的开展,我校打算成立培训工作指导组。组长陈皓,副组长周高松,成员陈从基。主要职责: 1、 负责我校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安排; 2、 负责培训时、教学应用中的业务指导; 3、 做好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培训对象、目标与要求 1、对象:但凡我校在职在岗的教师,都必需参与“农远工程”的培训工作。男教师55岁以下,女教师50岁以下。 2、目标:培训后通过肯定的考核,到达教育局规定的标准,实行人人过关。达不到标准的要连续参与培训,以至符合要求为止。 3、要求: 经过培训,要求教师到达如下的操作水平: 能娴熟的操作DVD和电视进展播放教学;会用多媒体教室进展教学;会登录Interne
11、t网,会查询、会搜寻、会下载教学资源;能用PowerPoint或其它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能将下载的资源进展修改,适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能制作电子教案; 教师的操作技能要通过考核,必需人人过关,作为教师必备的根本功。 四、培训内容 根据 “农远工程”领导组规定的内容进展培训,分别是理论学问、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计算机根底、windows操作、Internet网络、应用软件、课件的制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等内容。 五、培训方法 1、培训时间 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9月1日9月7日,进展理论学问、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培训;其次单元9月10日9月14日,进展计算机根底、windows操作、Interne
12、t网络的培训,第三单元9月179月24日,进展课件的制作、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等内容的培训。 2、培训地点及利用的设备(网络教室、行政办公电脑等); 3、培训形式(集中上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4、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陈皓(负责授课)、周高松(日常指导)。 以上几个方面,全体教师必需要仔细学习,积极参与培训,真正娴熟的把握远程教育技术,并为教育教学效劳。 培训实施方案 篇3 根据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XX20xx全国教育干部培训规划和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地区教育局打算连续开展第三期中小学校长、学校中层干部远程培训工作,为保证远程培训工作顺当进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
13、目标 依托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的优质课程资源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教务治理,开展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通过远程培训,促进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的自主学习,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的综合素养与力量,逐步构建“以校本培训为根底,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终身学习体系。 二、培训对象 全区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以及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等学校中层干部,各进修学校校长、副校长、培训部主任及学校中层干部。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校长职业素养、校长力量建立、校长综合技能、中小学治理、中小学教学课程实务、公共治理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等七大版块20个栏目。 四、培训学习时间和方式 全区第三期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时间是2
14、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1日。详细学习流程和学习方式如下: 第一,学员注册。学员凭借发给的学习卡上的编号和密码,登录大兴安岭教育研修网中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大兴安岭培训中心平台,照实填写学籍卡,实名注册,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学员在启动之日起一周之内必需完成注册,否则取消学籍 其次,网上学习。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局部,各为24学时。学员48月份,每月必需按要求完成2个必修专题的.学习,详细学习科目将在网上公布。个人选修课可随时添加学习课程,总学时长为24学时。 第三,完成作业。必修课设置5道命题作业,学员要仔细学习课程后,独立思索作答,严禁抄袭和传播,须在10月份前完成并提
15、交全部作业。学员学习选修专题后,要在大兴安岭教育论坛校长培训专栏实名注册,完成一篇学习心得。 第四,完成研修成果。在仔细学习课程根底上,学员要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工作实践,撰写一篇“研修报告”,可以是论文、案例和学习总结,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作为研修成果提交。20xx年2月前完成研修成果并提交。 五、考核与结业 学员在完成24学时的必修课,24学时的个人选修课,5道作业题,一篇研修成果之后,可以获得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中国电视师范学院联合颁发的“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培训证书”,记入我区“十一五”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档案,纳入对校长的考核,与校长评优、评聘、晋级挂钩。根据规定,每位校
16、长要完成三年累计144学时的远程培训任务,方可获得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在职提高培训证书。 六、培训要求 1加强过程治理。加大对学员远程培训学习的监管力度,定期通报学习状况。教师进修学院师资干训科每月对学员总体上网学习状况、学校培训治理状况以及培训中的好阅历、好做法等通报一次;对那些不积极上网学员,要进展通报批判,并催促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考核治理。实行远程培训实施状况三级考核制度。第一级学员考核:全体参训学员的考核与学员评优、评聘、晋级挂钩,学员届时完不成学习任务,未取得远程培训证书,在本年度教育系统组织的评优树先活动中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不得晋升职称,并予以通报;其次级学校
17、考核,校长必需对远程培训负全责,要将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远程培训纳入学校进展和教学治理整体规划中,促进本校学员积极参与网上学习,要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视频课堂,以此促进远程培训与校本培训的有效整合,要在硬件设施、培治理等方面赐予足够重视。学校参训学员如有未完成学习任务,未取得远程培训证书,校长在本年度教育系统组织的评优树先活动中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不得评为骨干校长,不得晋升职称,并予以通报,学校不得评比先进单位;第三级各教师进修学校考核,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已纳入对中小学校长、进修学校和县区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3统一教学进度。学员在第三期远程培训启动之日起一周之内必需完成注册,否则取消学籍;学员
18、每月必需根据统一的教学进度仔细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学习、仔细完成作业和研修成果,不行突击学习。 4补齐所缺课时。根据我区的培训整体规划,参与培训的校长和中层干部要连续完成三年144学时的学习任务。今年是第三期培训,只参与过一期培训学习的学员,今年要按要求补齐选修课48学时和10篇学习心得或反思;参与其次期培训但没有完成48课时学习任务和10道作业的学员,今年要在选修课中补齐课时和学习心得,并将心得或反思准时上传到大兴安岭教育论坛校长培训专栏。 培训实施方案 篇4 一、培训对象 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舞自愿参与。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
19、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到达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精确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展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康的心理素养,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到达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到达初级水平。已经到达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盛市级骨干教师到达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到达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展教学,提高教育教学力量。 4、拓宽
20、学科学问领域,更新学科学问构造,使广阔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力量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讨论的力量,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进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详细内容和培训学时安排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
21、教师连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争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育。要把心理安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依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细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承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根底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
22、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连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到达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详细内容包括新学问、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根据根底教育课程和实施素养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学问为根底,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养教育理论和新学问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学问领域,更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实施方案 范文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