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一.pdf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一.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素质(小学)1.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等于平均、平衡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3.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价值多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
2、续发展;开放性: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发展性未来性。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整合教学(师生共同参与);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平等、双向、理解);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评价系统化。7.“以人为本”的学
3、生观: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将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学生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独特的人。8.学生是完整的人: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体;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性各方面也有具体的完整构成。9.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10.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独立于教师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11.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12.“以人为本”
4、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认识学生、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因材施教。13.教师职业性质: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14.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系统性(群体性和个体性)。15.教师职业责任: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6.教师职业价值: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
5、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想轨道上来。教师职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贡献)和自我价值(生存和发展、精神)两方面。17.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18.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福勒、布朗):(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9.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伯利纳、德赖弗斯):(1)新手阶段;(2)熟练新手阶段(23 年教学经验);(3)胜任阶段(34 年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4)业务精干阶段(第 5 年);(5)专家阶段(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小学教师 资格证 科目 小学 考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