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公开课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公开课教案(7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班公开课教案(7篇)-大文斗范文网 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推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3、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4、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悉力量。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活动预备: 1、图片十张(每张图片上不规章地画有1D10个圆点),1D10的数字贴绒教具一套,水笔一支。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筐内分别装有雪花片5D10片不等。 3、铅笔每人一支,记录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两个两个圈起来。 DD教师展现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DD请十名幼儿上来给圆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DD引导幼儿观看圈
2、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圆点都是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告知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2、推断单、双数 DD幼儿数自己筐里的雪花片,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DD请局部幼儿说出雪花片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DD幼儿将雪花片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推断。 3、身体上的单、双数。 DD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DD幼儿观看自己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的数量,推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就是双数,等
3、等)。 DD请幼儿将观看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向其他幼儿说明。 我把十张圆点图片过了塑,是为了怕幼儿在画圈的时候画错了,便与改正,事实上在活动中确实有幼儿画错了. 活动结尾在原教案里是没有记录这一环节的,我自己添加上去的,活动后我觉得效果不错,稳固了幼儿的单、双数的概念。 活动反思: 通过先嬉戏后操作的方法进展教学,使幼儿学习起来很轻松很快乐,延长活动也是利用幼儿喜爱的玩具作为操作材料,使幼儿感觉始终在嬉戏,幼儿动手操作时,积极性特殊高。真正摆脱了“填鸭式”教育,表达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设计适合6岁的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嬉戏做稳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速度特殊快,没有消失混乱的现象,
4、本节活动的效果也特殊好。 篇二: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心情,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整自己生气的心情。 活动预备: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宁静、开心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一)小兔生气了 1.观看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幼儿边看PPT,听教师叙述画面内容) 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
5、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想小兔子会由于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 5.看看,小兔究竟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叙述画面内容) 6.小结被人称赞、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 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殊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知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 3.教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 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适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 2.始终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自
6、己不生气呢? 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方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 (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叙述画面内容 (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宁静静地单独呆着,在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去和关怀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究竟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 4.阅读故事图片8,体会气消后的开心心情 (1)呵呵,这些方法真不错,看!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大火球不知时候自己会瘪掉。由于嘛,我们生气得连为什么生气都遗忘了呀!哈哈,这真的好可笑! (2)你生气的大火球还在吗?原来,生气是可以用有用的方法赶跑的,我们都不想生气,让我们开心地和大家再见吧。 篇三:大班美术优秀公开课教案
7、设计意图: 艺体的主题活动三“查找秋天”正是在一次漫步中孩子们发觉地上的落叶,继而与之嬉戏而引发的。我们借助顺手可见的树叶,让幼儿说说树叶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培育他们的观看与分析力量,引导幼儿在用树叶拼贴、组画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力量。我们把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嬉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树叶的宠爱,增加对树叶的了解。 在幼儿了解树叶根本学问的根底上,我们开展了结合手工制作的美术活动“树叶粘贴画”,此活动我们综合了语言、音乐、律动等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剪贴的方法让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
8、,深得孩子们的宠爱。 活动目标: 1、萌发喜爱秋天,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看树叶的不同形态,依据树叶的外形进展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阅历,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地进展创作。 活动预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制作材料:白纸、胶水、剪刀、颜料、铅笔等。 3、将示范画以及和树叶外形相像的实物等等制作成幻灯片,歌曲小树叶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气氛,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你发觉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将幼儿的
9、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肯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活动一开头,我便采纳问答、音乐、律动等融合引导幼儿进入主题,请幼儿结合生活阅历、运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树叶的熟悉。 2、请幼儿挑出自己熟悉的树叶,说一说是什么树的树叶。 (进一步增加幼儿对树叶的认知和兴趣。) 3、引导幼儿观看树叶,进展合抱负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爱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查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抱负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
10、”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索,消失各种奇思妙想,而且也为下一个制作环节打下的根底。 4、观看范例,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树叶进展剪贴活动。 (教师观看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力量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可以启发幼儿利用树叶外形特征剪贴成得意的小动物,或者可以中心贴、对角贴可贴成漂亮的手绢等装饰画,还可以为故事、诗歌配插图等等。)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根底上进展选择性的制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布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制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展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胜利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
11、有的根底上将自己的制造向前推动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意,体验胜利的喜悦。 5、展现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爱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确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相互介绍作品或向教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也促进了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意的评价绝不局限于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应包括幼儿各种力量、意志品质、心情情感等全方位的进展状况。活动最终,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进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保持这种创作精神。 篇四:幼儿园大班体育优秀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促进肢体
12、均衡进展。 2.增进同伴友情,体会合作的欢乐,增加爱护同伴的意识。 【活动预备】 空旷的场地(如有条件的话铺设地毯) 【活动过程】 1.“你说我做”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各种肢体动作。 (1)依据教师语言的提示,幼儿按要求做动作。 (2)幼儿两人一组,依据教师语言的提示,按要求合作做动作。 2.“过小河”幼儿分两组,一组趴在场地上,间隔1米左右,作为“小河”,另外一组幼儿鱼贯地从“小河”上跨过、跳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3.“小火车过隧道”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以俯卧撑,(教案出自:屈.教师教案网)臀部抬起的动作连成一个“隧道”,另一组幼儿依次从“隧道”中钻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4.“滚地
13、毯”幼儿头朝一个方向肩并肩趴在一起排成一排,变成“地毯”。一名幼儿从“地毯”上滚过去,到达终点趴下也变成“地毯”,“地毯”另一边的第一位幼儿再开头滚,依次轮番。 5.完毕嬉戏,放松运动。 争论分类嬉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存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阅历。 (1)在数学区中供应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马上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争论确定区分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异很小的两样东西,争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索,解答其中的缘由。 4、通过嬉戏理解大的东西不肯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肯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模板 大班语言水果公开课教案模板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