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doc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三篇(个人) 【篇一】 *,男,汉族,诞生于1979年1月,*市*县*村人,*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看母亲,打理果园。2023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处处寻诊问药,脚印普及省内很多大医院。2023年,母亲自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便利照看,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行懈怠; 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久病的母亲,褥疮严峻,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细心照看下,母亲的褥疮痊愈。母亲卧床数年,
2、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动、谈天解闷。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埋怨,他的悄悄付出,赢得四周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赞扬。闲暇时,他喜爱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间或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出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2023年荣获*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一提到*教师,熟悉不熟悉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男,*市*县*村人,*小学教师。无论是工作,或者家庭,都因他而为人赞扬。从教23年,屡次受到学校表彰嘉奖,2023年获*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家庭中
3、,“孝子”是群众的口碑。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 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好像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盼望。1995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 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重病在身的父亲,总是一万个不放心。此情此景,年仅十五的小莲民,强打精神,劝慰父亲:“爸,你不是常说男大十五脱父子,我都十五啦,你放心养病,还有哥哥姐
4、姐帮衬,我能照看好你和妈妈的。”回天乏术,抑或一语成谶,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但是小小年纪的他,总归是给了父亲些许的劝慰。父亲的辞世,使他担当起他担当不起的重担。他唯一的选择便是休学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双眼垂泪:“苦了我儿!”家庭的变故并未使他颓废,相反更激发了他的雄心。 孝敬父母,忧他们之忧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其他人一样靠果园谋生。本就孱弱多病的身体,风里来雨里去,艰辛备至。他揪心母亲,隔三差五总要回家看看母亲。节假日,一头扎进果园帮母亲料理农事。他心里琢磨自己多干一点母亲就可以少干一点,吃苦受累,只要母亲幸福,自己吃点苦受点累,心里也坦然了。然而,天意弄人,2023年,母亲还是被病魔击倒了
5、,需要手术治疗,难以让人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是,手术失败,母亲无论如何再也站不起来了,余生只能躺在床上。哀思不已的他,不能不承受这样的现实,含着泪把母亲接回家里。本已雪上加霜的他,要工作,要照料母亲,要料理果园,即便钢铁之躯,恐也难以承受,但是他依旧艰辛备至的承受着。只要母亲的病痛不再进展,不在遭罪,他就心满足足了。母亲一躺不起,时间一长,身上的褥疮越来越厉害,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处处寻医问药,偏方验方,弄了一大堆,总不见好。母亲痛苦不已,倔强的她,心疼儿子,母亲皱眉咬牙忍者,实在痛苦,轻轻呻吟几声。他处处打听,皇天不负,褥疮垫效果较好,他抓紧上网购置。看着母亲的褥疮一每天好起来,他如释重负的长
6、出一口气。当人们赞扬他时,他只是附和着笑笑,他心里清晰,只要心里有母亲,方法总比困难多。有一次他回到家,看到母亲身下的粪便,他心里不是味道,他悄悄地给母亲清理洁净。他看着母亲的泪花,心里盘算这不是方法。于是她把母亲带到自己身边,只要自己在,就不让母亲遭罪。陈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儿子,只有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给奶奶洗袜子。母亲带到学校,便利照看,但*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行懈怠; 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2023年,天不作美,气候持续高温,安康的人尚且受不了,何况久卧病床的母亲。为了使母亲度过酷暑,四十多天的暑假,偌大的校园除她和母亲一个
7、人也没有,校园静的可怕,但他在孤寂中还是坚持下来。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陈教师颠覆着人们的“三观”。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动、谈天解闷。不管任何时候观察,他都是笑呵呵的照料瘫痪的母亲,他明白困难再大,也不能把坏心情带给母亲,一方面影响母亲的病情,一方面自己的辛苦就会前功尽弃。 孝敬父母,做他们所做 陈教师的故事感染感染着四周的人。就连学校的学生都被感动着,他们用稚嫩的话说:“陈教师真好!”他的言行给学生们演绎着生命至情,小小年纪的学生都知道孝敬老人、敬重教师、关爱同学,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工作中,陈教师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是学校后勤主任兼学生
8、食堂治理员,几百号人吃饭丝毫马虎不得。食堂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虽然众口难调,却也有条有理,师生满意。当人们谈及他的故事,他都谦逊地笑着说:“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父母一生不易,生儿育女,历尽艰辛,为人儿女理当尽心尽力。”“咱是教师,为人师表,学生都看着咱呢。”朴实的语言,折射的是陈教师的良知,他不仅侍母勤勉,且育人唯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宝。陈教师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何尝不是用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尝不是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国家添砖加瓦? 【篇二】 *,女,汉族,诞生于1944年2月,小学文化程度,*县*镇
9、*村村民。 1974年*回到*村,在自己已经生有一女的状况下,仍旧坚持收养了诞生不到70天生来瘫痪的儿子*,至今已照看50年。*由于生来智障自己无法吃饭,他的一日三餐都靠*亲自喂饭,并且每日给他梳洗,同时,由于*无法移动,大小便无力,*时刻留意定时帮忙他上厕所,每月4次定期擦拭身体,多年以来,*的胳膊在她的细心照看下,现在已经可以做简洁的动作,同时还能自己简洁的进食。1972年*丈夫身患肝癌,患病期间,呕吐不止。她每日为丈夫擦拭身体2次,定期给他换衣服,丈夫行动不便,她又在床前服侍他大小便,从未让丈夫身着湿衣,丈夫身患重病5个多月,她尽心侍侯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丈夫去逝后,迫于巨大的经济压力,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孝老爱亲 典型 事迹材料 个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