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16篇).docx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16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通用16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力气和它的反作用力。 2、探究用气球使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 3、情愿沟通试验中的发觉与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试验,感知空的力气,知道什么是空气的反作用力。 难点:探究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使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 1、孩子们有玩气球的阅历,会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 2、使用过双面胶粘贴固定物品; 物质预备 1、两个充好气的气球,两根长绳。 2、一样的玩具小汽车若干; 3、记录表、笔、双面胶若干; 4、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1、通过提问,让幼儿回忆以往玩气球的阅历,引出活
2、动主题。 教师提问: (1)、“你们玩过气球吗?都是怎么玩的?”幼儿回忆和沟通。 (2)、“气球里有什么?” 2、探究气球会怎样运动。 (1)、教师手持充好气的气球尾部,提问:假如教师松手,气球会怎样? (2)、教师验证幼儿猜测:把气球的嘴松开,气球会乱飞。 (3)、师幼争论:当教师松开手的时候,气球刚刚向哪个方向移动呢? (4)、小结:松开气球的嘴,气球会向头部的方向移动。 二、进展局部 1、感知空气的力气。 (1)、情景演示:两名教师分别拉住两根绳子的两头,绳子上固定好用吸管连接的方向、颜色不同的两个气球。 (2)、播放课件,展现气球移动的慢动作,了解空气的反作用力。 2、小车跑起来。 (
3、1)、结合本节活动,引发幼儿思索:“小汽车没电了怎么办?” 提问:“气球放在小汽车的什么位置能使车跑起来呢?” 3、幼儿分组试验:小气球放在汽车的什么位置,汽车可以跑起来? (1)、教师介绍试验方法:用双面胶将充好气的气球粘在小车的不同部位,小车在跑道上试验,粘在哪个部位能使小车向前跑,并在记录纸上进展记录。 (2)、幼儿开头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尝试,并做好记录。 (3)、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试验结果。(协作记录表讲解) (4)、幼儿通过试验结果到达共识:气球放在小车的尾部可以使小车向前跑。 4、教师总结: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是有力气的,今日空气的力气帮忙我们让小车跑起来了
4、。那么他还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呢? 三、延长环节。 播放“喷气式飞机”表演视频,帮忙幼儿提升气的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舞幼儿连续查找空气在生活中的科学神秘。 活动总结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抓不住的,但空气是有力气的。这一特性很抽象,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对空气教学所要求到达的根本目标。 首先,幼儿回忆以往玩气球的阅历,通过松手的气球会乱飞,引出猜测“气球的移动有没有方向呢?”继而设计了一个情景为幼儿验证猜测,帮忙孩子发觉:气球会向气球头部的方向移动。 其次,用空气的力气帮忙小车跑起来,这个探究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感知了空气的反作用力这一特点。这次活动的内容实际是以幼
5、儿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活动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把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及其危害性。 3、培育幼儿关怀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预备: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蜡烛、尼龙袋子、气球、打火机、水。 2、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日教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嬉戏(师示范)。 2、将手帕团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还有别的东西吗?猜一猜:假如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会怎么样? 我们来试一试,杯子里究竟有没有其它东西。将玻璃杯倒扣压入水中,再把
6、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湿了吗?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还有其他东西,是它把水顶住不让水流进杯子,所以手帕才不会湿。 3、你们能观察杯子里的东西吗?这东西手摸得到吗?用鼻子闻得出吗?那么,杯里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小朋友认真看教师示范。将杯口斜着浸入水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出泡泡的?(学习词:空气)。 4、请小朋友拿起尼龙袋,张开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请幼儿快速将袋口拧紧,用手渐渐向袋底挤。为什么挤不动了?尼龙袋里有什么?(空气)。 5、你们刚刚在哪里捉到了空气?你们看得见空气吗?能摸得到空气吗?闻一下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小结:我们的四周布满着空气。空气是看不见、
7、摸不着、闻不到的气体,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四周没有东西。 (二)熟悉空气的作用 1、将点燃的蜡烛用杯子完全罩住,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了? 2、请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说说有什么感觉? 3、除了我们人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离不开空气外,动物、植物也离不开空气,但凡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三)了解空气患病污染的状况及其危害性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录像,想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幼儿观看,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对空气的污染;镜头二:汽车排出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镜头三:烧香、放鞭炮时
8、的缭绕烟雾;镜头四: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镜头五:燃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争论:刚刚我们看到了许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小结:假如我们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就简单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峻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4、那如何让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更新奇清洁呢? 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如种植花草树木、制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燃烧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四)嬉戏气球火箭 1、为什么鼓起的气球一松手就会飞走? 2、什么样的气球火箭会飞得高些远些? 3、师生共同嬉戏数次完毕。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内容实际是很抽象的,如何能
9、让幼儿理解是个难点。依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以幼儿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感知了空气的特点及作用。利用幼儿的奇怪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到达了预期目标,效果特别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试验胜利时的欢乐,也增加了自信念。同时也培育了幼儿的观看力及动手操作的力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3 设计意图: 空气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由地进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帮忙幼儿猎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育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活动目标
10、: 1、在探究过程中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生活中处处都有空气。 2、学习探究事物的简洁方法,提高动手动脑力量,激起探究的欲望。 活动预备: 教师:塑料保鲜袋、吸管、五彩纸屑、玻璃杯、水槽、纸团 幼儿:打印纸、塑料保鲜袋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教师把手放在鼻子面前,然后深深地吸气、呼气。 2、幼儿操作体验 师:在你的手里感觉到了什么?(师幼共同争论沟通) 师:那就是在你身体里游走的空气。(引出活动内容) 二、感知空气的存在。 (一)什么是空气 1、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观察过空气吗? 2、你看不见空气,但是假如你观看得够认真,就会知道它的存在 (二)充气枕头 1、教师做一
11、些薄的五彩纸屑,把纸屑放进一个试验用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中插进一根吸管,并把袋口扎起来。吹这根吸管,看一看塑料袋里发生了什么状况? 2、学生观看、沟通.。 3、快速地抽出吸管并把袋口扎严。现在塑料袋是什么外形呢? 4、是什么使得它膨胀起来的?是什么让纸屑纷飞的 总结:空气可以使袋子鼓起来小纸片飞起来。 (三)变魔术 1、(演示)教师把纸巾揉皱,放进玻璃杯的底部。 2、猜测:当你快速把杯子翻过来垂直放进一盆水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3、教师演示试验,沟通:你的猜测精确吗? 4、这看起来好像像变魔术一样,那张纸巾竟然是枯燥的!你认为是什么让它始终保持枯燥的呢? 三、操作、探究感受空气无处不在
12、(一)空气的力气 1、(出示:打印纸)仰头挺胸,把一张纸按在肚子上,然后放手。发生什么事了? 2、在把纸按在肚子上,向前跑,然后放手。这一次呢?你觉得是什么让纸没有掉下来? 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操作,探究空气的存在。 (二)把空气装进袋子 1、空气有这么多的本事,小朋友想不想把空气装进这个袋子里? 2、教师用保鲜袋装空气,然后让幼儿感受空气。 3、请幼儿分别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及户外“装”一袋空气。 4、师幼共同沟通:这袋空气你是从哪里装来的? 四、小结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空气。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发觉空气无处不在。 2、能运
13、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发觉。 环境与材料 1、各种塑料袋、胶带纸、棉线绳。 2、活动前与幼儿开展有关空气的谈话,了解幼儿对空气的原有阅历,引发探究空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帮忙幼儿回忆:空气的确存在,可以用塑料袋捕获到空气。 2、我们在哪里能找到空气? 3、鼓舞幼儿大胆猜测。 二、捉空气 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相应的地方捉空气。 2、教师指导幼儿试验,并帮忙幼儿将装满空气的袋子系好。 3、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空气的。 4、教师将幼儿的发言汇总,引导幼儿思索:还有哪个地方我们没有找?那里是否有空气存在? 三、吹气球 让幼儿玩吹气球的嬉戏,再次体验空气的存在。 四、空气作用大
14、 引导幼儿争论空气与人类生活的亲密的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爱护孩子的求知欲,进展探究的力量。 二、活动预备: 气球、打气筒、纸、笔。 三、教学活动: 1、引导、观看。 (1)教师预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探究:气球里的空气: (1)猜测: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试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试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6 一、活动目
15、标: 1、通过试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奇的空气是没有外形、颜色和气味的。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布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 3、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在活动中大胆制造并共享与同伴合作胜利的体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二、活动预备: 塑料袋。 三、教学活动: 1、回忆故事空气空气你在哪儿? 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动一下,把口捏住,有什么变化? 3、请幼儿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证明:我们四周处处都布满了空气. 四、小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7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
16、。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四周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觉其中的好玩和奇异,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奇怪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忱,使他们从小就擅长观看和发觉,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隐秘,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育幼儿观看、比拟的力量。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隐秘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活动。 活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预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隐秘。 学具: 1、透亮塑料袋、
17、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留意力。 二、根本局部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沟通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处处都有。 3、围绕空气绽开争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究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试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觉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事 分组试验:毛巾湿了吗 三、完毕局部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嬉戏,进一步探究空气的隐秘。 延长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究空气
18、的隐秘。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状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操作试验、能积极探究空瓶吞蛋和瓶子吹气球的方法,初步感知热胀冷缩现象的存在。 2、仔细观看试验现象,并能大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觉。 3、能主动探寻,敢于推想,并乐于试验,体验胜利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积极探究空瓶吞蛋和瓶子吹气球的方法,初步感知热胀冷缩现象的存在。 难点:理解空气的压强原理 活动预备 1、西游记片段,空气宝宝图片,气球,一个已有蛋的瓶子。 2、煮熟了的剥好皮的鹌鹑蛋若干、饮料瓶、足量的热水,带冰的冷水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画片和蛋宝宝
19、,导入空瓶吞蛋,引起兴趣。 师:西游记中孙悟空用什么方法战胜的金角大王呢? 幼:用一个奇妙的瓶子把坏人吸入瓶中。 师:教师今日也带来了一个奇妙的瓶子,她是蛋宝宝的家,看!蛋妈妈在家里等着他呢,可是蛋宝宝太胖了回不了家,帮帮他怎样安全的回到家呢? 师:刚刚蛋妈妈告知教师隐秘,要找冒着仙气的水来把房子泡一下,再把蛋宝宝放到门口自己就会进去了。我们现在来试试 (二)教师演示空瓶吞蛋完整过程,幼儿认真观看。 引导幼儿大胆设想。 师:刚刚蛋妈妈偷偷的告知教师,其实这个冒着仙气的水就是我们平常喝的热水,小朋友们来猜猜瓶子为什么放到热水里蛋宝宝就自己进入瓶子里呢? (三)鼓舞幼儿依据推想方法进展试验探究,教
20、师总结热胀冷缩原理。 (1)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提示幼儿安全问题热水不要烫到) 师:现在蛋宝宝的朋友们也来了,请小朋友们也帮忙他们安全的回到家里,留意冒着仙气的水是很烫的不要洒 (2)试验中教师提问,帮忙幼儿更好的感受 “放到热水的时候瓶子是不是很热?拿出来之后是不是没有刚刚热水中的时候热?” (3)请胜利地将蛋吸入瓶中的一组幼儿共享自己的发觉及操作过程 幼:把空瓶子放入热水中一会后,快速把瓶盖拧下来放上蛋,蛋被吸入。 (4)展现空气宝宝图片归纳总结热胀冷缩现象 刚刚,蛋妈妈告知了教师这个小隐秘。原来,空气宝宝有一个很大的本事,热的时候会变胖,冷的时候会变瘦,叫做“热胀冷缩”。一开头,瓶子里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 活动 教案 空气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