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docx





《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通用5篇)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1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熬炼和进展幼儿的动手力量,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出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骄傲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宁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骄傲感(难点); 预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
2、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3、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过程: 一、开头局部 1、打招呼 2、手指嬉戏手指歌 二、根底局部 1、谈话导入,展现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爱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争论后,教师提醒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观赏故事(要求幼儿宁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依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3、依据幼儿答复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长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幼儿争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很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熟悉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展争论)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现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头
4、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简单流行。古时还没有创造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特别聪慧,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别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奇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奇: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损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
5、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观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嬉戏局部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依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完毕(播放背景音乐,嬉戏退场)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很多多,你们喜爱过端午节吗?假设今日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喧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着幼儿玩赛龙舟嬉戏走出活动室(通过嬉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熟悉) 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2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6、,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进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端午节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儿歌,以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端午节的地方风俗习惯。本此次活动从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习俗入手,帮忙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读,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欢乐。 教学预备 阅历预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预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沟通,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
7、午节? 小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奇,这些习俗和传奇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很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进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挂香囊、龙舟竞赛等。 2、结合教学课件观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沟通倾听儿歌后的感受。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依据幼儿的答复,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忙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1)教师再次朗读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提问:刚刚的儿歌里面,你听出哪些音比拟像? 小结:小朋友听的很认真,听到了阳(yang)和囊(nang)很相像,教师发觉儿歌里还有一
8、些你们没有发觉,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念读儿歌,重点念准以下发音:阳(yang)、囊(nang)、妆(zhuang)、香(xiang)。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小结:原来人们为了让儿歌更好听,让最终一个音都听起来很相像,这便是运用了押韵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朗读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终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 第3段呢?这样朗读起来有神们感觉? 小结:这首儿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个字,最终一句都是7个字。这样的儿歌朗读起来既整齐又有有节奏感,给人美的享受。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9、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把这些活动也编到儿歌里吧!鼓舞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构造进展仿编活动,体验创作的欢乐。 附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大班端午节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爱与同伴沟通过端午的经受。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宠爱之情。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宠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端午节 活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