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计划汇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期教学计划汇总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期教学计划汇总5篇 一、总体目标 1、学生通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宅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养。 2、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把握舞蹈的根本技巧和考级的局部组合。 二、教学内容 在冬季降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需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根本功训练; 一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简洁的把握舞蹈最初级的学问,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协调力量,在根本功训练中可开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根本功训练中就要注意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
2、的一局部了,在反响快和把握好的学生可以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学问。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承受的快些,根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拟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必需要留意学生的标准性,安全性。 2、考级内容 一级内容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响、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1小浪花、3勾绷脚 四级内容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内容 (北舞)1双手位、3勾绷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
3、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三、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头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根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头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根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学期教学规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全面推行素养教育,努力把学生培育
4、成德、智、体等全面进展的21世纪祖国建立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状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坚实的根底。 地理学是讨论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看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将来的生存和进展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拟完备的地理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学习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学问,提倡学生主动参加和参与,乐于
5、探究。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力量,主动猎取新学问的力量,以及合作沟通的力量,培育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进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力量。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拟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拟全面地
6、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讨论地球。使学生熟悉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叉、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简单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亲密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 其次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
7、成有着亲密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靠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爱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爱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一新生在初中根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特别差,而初中地理学问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学问的根底,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拟大的主要缘由。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详细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学问相关的学问
8、,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学问相关的学问,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四、详细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教学重点。 2、连续加强专业理论学问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仔细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消失的教学中的意外状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学问等,增加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实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照实验、观看、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治理,仔细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准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视与治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意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讨论性学习,运用所学学问和根本技能去熟悉、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舞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应和稳固所学学问。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怀,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展个别辅导,常常与学困生谈心,鼓舞他们克制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赐予确定和鼓舞。 学期教学规划 篇3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其次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
10、2、第四单元“百分数”; 3、第六单元“比的熟悉”;4、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二)图形与几何: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观看物体”;3.第六单元“图形的变换”。(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四)综合应用:数学好玩。(五)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圆及圆的对称性,熟悉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详细情境,通过动手试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究并把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观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洁的
11、图案,感受图案的美,进展想象力和制造力。 2、能够正确进展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洁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削减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学问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 物; 探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洁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
12、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5、经受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展图案设计的过程,能敏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观赏和设计漂亮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奇妙。 6、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根据肯定的比进展安排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7、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依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熟悉复式条形
13、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依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8、学生能正确识别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外形,并画出草图。感受观看范围随观看点、观看角度的变化而转变,能利用所学的学问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9、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阅历和方法,进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展思索的力量;感受数学学问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中,进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念。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表达整
14、套教材的根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阅历,亲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受抽象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和体验;注意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进展;避开程式化地表达“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展操练。详细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意从详细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比照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意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究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看物体的活动中,进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意结合现实素材熟悉复式
15、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屡次猎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阅历和方法,进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展思索的力量;感受数学学问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中,进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念。 学期教学规划 篇4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新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展思索问题方式都必需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需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受探究、猜测
16、、发觉的过程。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其次十一章二次根式,其次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十三章旋转,其次十四章圆,其次十五章概率初步,其次十六章二次函数。 二、教学目标 其次十一章 二次根式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需是非负数的理由。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把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展有关的实数的简洁四则运算。 4.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 其次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求解其中的未知数为背景,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 2.依据化归的思想,抓住“降次”这一根本策
17、略,把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解法。 3.经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这种重要数学工具的根本力量。 其次十三章 旋转 1.通过详细实例熟悉旋转,探究它的.根本性子,理解对应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子。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洁平面图形旋转以后的图形,观赏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详细实例熟悉中心对称,探究它的根本性子,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子,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次十四章 圆 1.理解圆及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究并了解点和圆
18、,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究并把握切线和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推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究如何过一点,二点,不共线的三点画圆。 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把握用等份圆的方法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会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外表积。 其次十五章 概率初步 1.理解必定大事,不行能大事和随机大事的概念。 2.在详细的情景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规律的数学模型,理解概率的取值意义,进展随机概念。能够用列举法计算简洁大事发生的概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何局部旋转,圆。代
19、数局部二次根,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初步。旋转的重点是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洁平面图形旋转以后的图形。圆的重点是:1、和圆有关的一些性子;2、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1、圆周角的性质;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反证法;3、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把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二次根式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娴熟运用法则进展计算。概率初步的重点是通过试验活动,理解大事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意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需借助于大量
20、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四、教学措施 1、教学过程中尽量实行多鼓舞、多引导、少批判的教育方法。 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意整体推动。 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学问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忆。 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识各学问点,并能娴熟运用。 五、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1周。安排如下: 其次十一章 二次根式 12课时 其次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5课时 其次十三章 旋转 10课时 其次十四章 圆 20课时 其次十五章 概率初步 20课时 其次十六章二次函数 20课时 总复习:15课时,机动
21、7课时。 学期教学规划 篇5 面对着高考录用方式的调整,语数外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对于生物,是选2,为了打好高考这场团体战,我们生物教师更应当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精讲精练,我们信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体备课组将连续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在高三治理小组的领导下,将踏踏实实地做好高三的教学工作。 我们高三备课组虽然人员较少,但依旧踏实前行,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我们依据新的高考要求,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状况,初步确定了本学年的教学进度以及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规划。下面浅谈一下高三生物的复习思路: 一、高三一学年的教学进度: 教学思路:“夯实根底、循序渐进、滚动提高”“把握要求、精讲精练、提高效
22、率”。总体上分两轮复习,重点要第一轮复习(以章节复习,适当进展整合),其次轮进展专题复习。 本学期完成必修课本和选修三课本的第一轮复习。复习完必修三后可以每周做一份综合试卷,提高学生的整体性和综合意识。其次学期在一模前进展选修一及试验专题复习和综合试卷的练习,争取在第一轮复习打下扎实的根底,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模以后则进展其次轮复习(以专题复习的形式)。 二、本学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精确定位,因材施教: 依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新的高考要求(重点是B级的达标人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难度系数上不是面对高考试题的全部,而主要定位在85%。(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是6:2:2),让尽可能多的同学
23、能拿到试卷上80%分数。此外,对于班内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可以供应一些要求比拟高的练习。争取高考试卷上的20%。而对于少数根底较差的同学,则相反。 在精确定位的根底上,本学期我们高三备课组连续团结协作,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坚持集体备课,分章节由特地教师负责有关的学问点扫描、教案和统一练习、测试,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教学策略: 1、抓好根底 高考不管怎么考,根底学问始终少不了,力量的培育,更是建立在根底学问之上。历年的高考卷上也表达了这一点,尤其是今年的江苏高考卷更表达了根底学问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根底学问的教学,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对于根本学问点逐章逐节进展复习,生物学
24、科虽属理科,但一些根本的学问相当一局部需要记忆。今年,我们在每一章复习完时,都进展根本功测试。来促进学生对课本上的根底学问进展复习和把握。 2、方法指导 在高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展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以往高三学生的困惑表现在:有的同学花了时间在生物上,就是学不好,不知该如何来学生物;还有的同学是题目看上去会的,也理解的,就是不知如何来解题。这些都说明白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学习方法和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把握的。这都需要教师在寻常的复习中和练习中加以指导和归类总结。 3、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高三的教学工作是繁重的,但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个
25、体存在着差异,有些同学的根底好,有些差些。“一支独秀不是春”,对于个别同学教师尽量做好课后的催促辅导工作。 4、分工协作 在高三复习工作中,分工协作,编写好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案,群策群力,做到资源共享。 5、把握四个环节 懂。虽然高三是复习,但基于学生的根底和平常生物课训练少的事实,很多复习课只能当新课上,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听懂,特殊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在追求进度的同时更要追求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做。习题是对所学学问进展稳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把习题作为查漏补缺、提高力量的重要途径。对于习题,我们切实落实精选、全批、选讲、订错四个环节,同时,要想尽方法让学生去仔细做,在做中有所得。 思。在教学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参加,多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始终在思索中度过,一节课下来要让学生感到有点累。一段时间教学或每次考试后,教师将准时反思,总结阅历和缺乏,准时调整规划或改善策略。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梳理学问点,发觉问题准时弥补。对于错题要引导学生留意收集整理,一段时间后准时复习稳固,温故知新。 悟。高考是根底学问和力量考察相结合的考试。在注意夯实根底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归纳概括力量和创新力量的培育。在教学中,要常常引导学生在思索和反思中悟出一些规律,悟出一些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