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2018年上化学(高级中学).pdf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2018年上化学(高级中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2018年上化学(高级中学).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高级中学)(科目代码:407)机密启用前姓名准考证号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物质使用合理的是()。A.用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造玻璃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C.用工业酒精与
2、水勾兑生产白酒D.用聚氯乙烯制造食品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中,HOH的键角为90B.NH+4中,HNH的键角大于10928,小于120C.NH3中N以sp2杂化轨道与H成键,键角为120D.NH+4中N以sp3杂化轨道与H成键,键角为109283.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pH=1的溶液中:K+、Na+、SO24、HCO3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a+、Cl、SO24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3D.pH=13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
3、l乙酸和1 mol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醇中碳原子的数目为0.05NAD.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 ()葑()().,反应前的物质的量为 ,平衡后物质的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1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6.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4、。20 g 5 gNaOH滤纸H2O浓硫酸100 mL20 浓硝酸水可上下移动的铜丝浓硫酸Cl2图1A.用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B.用装置称量NaOHC.用装置稀释浓硫酸D.用装置制备和收集NO2气体7.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量无催化剂有催化剂反应进程OH2O2H2O+1/2O2图2A.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因为H2O2的分解反应H0、S0,所以该反应的G0D.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自发进行的反应8.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监测环境中NH
5、3含量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OH溶液N2NH3O2Pt电极(b)Pt电极(a)A图3A.O2在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b移动2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9.图4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图4A.X、Z、W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B.X元素常见氢化物的沸点高于W元素常见氢化物的沸点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10.化合
6、物M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可表示如下:OHHOHOOOOHOHO+OOHHOOOO+H2OONH2HNXYM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内C.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D.在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5 mol NaOH发生反应11.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科本位B.高中化学课程仍然是基础教育课程C.高中化学课程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D.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下列属于描述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A.知道B.说出C.独立操
7、作D.交流讨论13.教学工作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A.B.C.D.31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初中、高中必修和高中选修内容中均有所涉及。 这三个阶段知识的关系是()。A.螺旋式深化B.重复巩固C.从理论到应用D.平行式拓展15.化学课堂上,有些学生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 这种兴趣属于()。A.操作兴趣B.探究兴趣C.感知兴趣D.创造兴趣16.“结构决定性质”是人们认识物质过程中获得的一条规律。 下列现象不适用这一规律解释的是()。A.乙烯、乙烷分别通入溴水现象不同B.甲醚和乙醇沸点不同C.金刚石与石墨硬度不
8、同D.不同浓度的盐酸与镁反应速率不同17.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教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是一回事B.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既可由教师操作也可由学生操作C.实验视频完全可以代替现场实验,且效果更好D.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指化学实验的原料都是无毒无害的物质18.下列评价方式符合现行高中化学课程评价理念的是()。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方式多样化A.B.C.D.19.下列说法不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的是()。A.教科书内容要有鲜明的
9、时代性B.教科书是教学和考试的唯一依据C.教科书中的习题类型要多样化D.教科书编写要有助于发挥化学教师的创造性20.某教师在进行“强弱电解质”的教学时,设计了实验:分别测量0.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这样的设计运用了()。A.对比的方法B.类比的方法C.分类的方法D.演绎的方法4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2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某教师在进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一课时教学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设计成PPT课件(约50页)。 在课堂上他根据每一张PPT进行讲解,整节课共有2次提问,几乎没有板书,遇到需要演示
10、的实验时,播放实验视频,供学生观看。问题:(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6分)(2)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什么? (6分)2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问题:(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7分)(2)结合高中化学某一内容的教学,举例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开展教学。 (6分)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2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试题】如图6所示,容器左侧是可移动的活塞。 向中充入
11、气体和 气体,起始时容器的体积为 。 保持温度不变,发生下列反应:()()葑()()A图65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1.2a L,则X的转化率为()。A.10%B.20%C.30%D.40%【考试结果】正确率低于20%。问题:(1)本题正确答案是(3分),请写出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 (6分)(2)请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请写出至少2点)(6分)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24.案例: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金属铝”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教师: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生活中铝制品能够“安然无恙”的原因是学生: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教师:其实不仅是铝,大多数金属在
12、空气中都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只是有的氧化物疏松,有的致密。 我们来看两幅图片,一幅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另一幅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那么铝能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呢?学生:应该会吧。教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让铝在空气中燃烧起来呢?学生:(无人能回答)教师:怎样能做到呢? 同学们肯定有想法吧,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学生:(开始交头接耳,但仍旧不能回答)教师:(板书铁、铝和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可以燃烧,铁也可以燃烧,我们预测铝应该也可以燃烧。 那有什么办法吗? 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学生:(小声说)没见过铝燃烧呢。教师:对。 同学们说没见过。 真的没见过吗? 下面我给大家先看两张图片。 这张
13、图片熟悉吧,节日美丽的焰火。 焰火是烟花燃烧后留下的美丽。 烟花里含有什么呢? 就含有金属镁、铝以及其他一些物质。 大家有些想法了吗?学生:烟花中含有铝啊,是粉末吗?教师:对啊。大家有些想法了。再给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面粉厂四处张贴的“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的图片。 大家的灵感来了吗?学生1:温度要高。教师:哦。 “温度要高! ”大家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学生:有道理。6学生2:可以用别的东西引燃它。教师:哦,引燃! 很好,还有吗?学生3:研磨成足够小的颗粒,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教师:这位同学,你评价一下她刚才说的对不对?(老师指着一位同学)学生4:我觉得好像是对的。 那个面粉厂的图片,就是
14、说粉末易于燃烧吧。老师:非常不错啊。你看,大家的灵感不是都来了嘛。温度、引燃、小颗粒大家想不想做做这个实验?学生:想。(非常兴奋)教师和学生一起实验。问题:()请写出铝的燃烧演示实验的仪器、试剂和操作。 (分)()在上述案例中,该教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 (分)()该案例中,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 (分)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25.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烯”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二 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的部分内容:
15、一、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2001年乙烯的世界年产量已突破1亿吨。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尽管我国乙烯的年生产量逐年增长,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需求,目前还需大量进口。学与问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参照图3-8所示的乙烯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乙烯分子的结构式图3-8乙烯分子的模型7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使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均能反应,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C2H4+3O2点燃2CO2+2H2O乙烯使
16、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说明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利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褪色, 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应中,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液体:HC=CH+BrBrHCCHHHHHBrBr1,2-二溴乙烷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乙烯不仅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H2、HCl、Cl2、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你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乙烯与氢气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乙烯与水
17、反应: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与烷烃”等知识。要求:(1)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3分)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乙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乙烯”的教学设计,字数不少于300字。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 (6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4分)主要教学过程。 (17分)图3-10乙烯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溴的四氧化碳溶液C2H4红棕色无色C2H4紫色无色图3-9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8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
18、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制造玻璃的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A项正确。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毛料服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B项错误。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剧毒物质,不能用其勾兑白酒,C项错误。 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制造食品袋,D项错误。2.【答案】D。 解析:H2O中的O采取sp3方式杂化,其中2条sp3杂化轨道与H的1s轨道成键,另外2条sp3杂化轨道分别含有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所以两对孤电子对对两条氢氧键有排斥作
19、用,使其键角略小于10928,A项错误。NH+4中的N以sp3方式杂化,4条杂化轨道分别与H成键, 键角为10928,B项错误,D项正确。NH3中的N以sp3方式杂化, 其中3条杂化轨道与H成键, 键角为107.5,C项错误。 故本题选D。3.【答案】B。 解析: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a+、Cl、SO24能够大量共存,B项正确。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Mg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pH=13的溶液为碱性溶液,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
20、误。 故本题选B。4.【答案】B。 解析:1 mol乙酸和1 mol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水分子数小于NA,A项错误。3.0 g含甲醛的冰醋酸含有0.1 mol“CH2O”,则含有0.4 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B项正确。 标准状况下,甲醇不是气体,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无法计算出甲醇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ClO能够发生水解,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NA,D项错误。 故本题选B。5.【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H2S的浓度增加,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通入CO
21、后,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至平衡,B项错误。反应平衡后消耗了2 mol CO,同时也消耗了2 mol H2S,生成了2 mol COS和2 mol H2,设容器的容积为V L,反应后H2S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2 molV L2 molV L8 molV Ln molV L=0.1,解得n=5,所以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7 mol,C项正确。 反应前后CO消耗了2 mol,其平衡转化率为2 mol10 mol100%=20%,D项错误。 故本题选C。6.【答案】A。 解析:除去氯气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A项正确。NaOH固体易吸水且具有腐蚀性,应用小烧杯称量,B项错误。 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资格证 2018 化学 高级中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