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三篇.docx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三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三篇 一、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依据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治理规定、仓库防火安全治理规章、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结合公司实际而制定。 其次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管辖内的全部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员工集体宿舍、食堂等)和没有签定消防安全协议的出租房屋建筑及场地。 二、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 第三条疏散出口: 1、当一个厅室或房间面积不大于60时,可设一个疏散出口,当大于60时,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 2、房间内最远点与最近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m。 第四条疏散门: 1、疏散门应采纳平开门,不应采纳平移门、卷帘门及旋转门; 2、疏散门
2、应向外开启,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60且常常停留人数不多时,可向内开启。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在距疏散出口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及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第五条疏散走道: 1、疏散走道应双向疏散,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地面应保持平直,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2、疏散走道与其它部位应实行防火分隔措施; 3、疏散走道的地面、顶棚及隔墙等不应采纳可燃材料装修,严禁采纳燃烧后产生剧毒气体的材料进展装饰或装修。 第六条疏散楼梯: 1、疏散楼梯应便于人员疏散,踏步布置匀称通畅,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贮存室,不应敷设空调风管和易燃、可燃液
3、体管道及可燃气体管道; 3、疏散楼梯宜通至上人屋面,且在各楼层的平面位置不应转变,其首层应能直通室外。 第七条安全出口: 1、办公室、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内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层数不超过3层,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但必需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帮助疏散设施。 2、除特别状况外,人员密集场所的窗口、阳台等开口部位不应设置防盗窗,当必需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开口部位应设置帮助疏散器具。 第八条安全疏散标识: 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纳“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4、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米,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米,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米。设置在地面上的应急标志灯,应保证视角连续,且间距不应大于5米; 3、内走廊型的办公室、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其疏散走道及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线或间距不大于4m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4、设置在疏散走道两侧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线应保持连续,设置在疏散路线地面上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纳嵌入式,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的激发光源或自然采光量应到达规定要求。 第九条应急照明灯: 1、安全出口和面积不大于60房间的疏散门的正上方“安全出口”指示
5、标志没有连续不断的应急灯光的,应安装应急照明灯; 2、疏散路线上的楼梯间每层都必需安装应急照明灯; 三、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治理 第十条分公司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治理责任职能部门为分公司安全技术室,治理责任人为其所在班组的负责人。 第十一条公司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治理责任职能部门为安全生产部,公司机关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治理责任人为安全生产部安全员。 第十二条安全疏散设施治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制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2、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3、需要常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疏散 设施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