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八章_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ppt





《(精品)第八章_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八章_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ppt(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Treatment&DisposalofSolidWastes 环境工程系杨治广Tel:150937573222011、92011、12第八章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原则:使固体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使之永远不致对人类以及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第三节填埋场的防渗技术第四节渗滤液的产生和处理第五节终场覆盖与封场第六节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处理和处置的区别固体废物的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理(Treatment)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
2、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固体废物的处置固体废物处置(Disposal)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以保证有害物质现在和将来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包括管理处置、回收处置、排放处置和永久性隔离处置。二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1 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区别对待根据固体废物对人类所处环境危害程度的大小及危害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六类:无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未受污染的天然废矿石,建筑废物,炼焦炉的炉渣等熔融状态的废矿体有轻度暂时影响的废物:矿业故态废物、电厂粉煤灰、钢渣等在一段时间内有较
3、大影响的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在较长时间内有较大影响的废物:大部分工业固体废物,如烟气脱硫石膏废物在很长时间内有严重影响的废物:危险废物在极长时间内有极其严重影响的废物:易爆物、高强度放射性废物按照废物类别,分别采取处理或处置措施,既可有效地对废物进行管理,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所需开支的费用。二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2限制接触、减少影响对那些有环境污染影响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最终的安全处置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使之与人类生物圈相隔离,以减少和避免废物中的毒性物质进入人类生活环境的转移量。二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3相对集中、消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原则。可以
4、节约人、财、物力,并有利于监督管理;同时可降低风险和危害。我国规划了30个危险废物处置场(四川两个,一个在成都附近,一个在攀西地区),300个医疗垃圾处理处置场。选址较为困难,周围居民反响较强烈,地方政府也不积极,如广东危险废物处置场选址中山就遇到很大困难。三、固体废物处置的三重屏障系统1废物屏障系统根据填埋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危险废物)性质进行预处理,包括固化或稳定化处理,以减轻废物的毒性或减少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2密封屏障系统密闭屏障系统主要由表面密封系统和基础密封系统组成,是利用人为的工程措施将废物封闭,使废物渗滤液尽量少地突破密封屏障,向外渗出。其密封效果取决于密封材料品质、设计
5、水平和施工质量保证。主要包括防渗层、排水系统和排气系统。3地质屏障系统地质屏障系统包括场地基础、外围和区域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地质屏障的防护作用大小,取决于地质介质对污染物质的阻滞性能和污染物质在地质介质中的降解性能。良好的地质屏障应达到下述要求:土壤和岩层较厚、密度高、均质性好、渗透性低,含有对污染物吸附能力强的矿物成分;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动力联系较少,可减少地下水的入浸量和渗滤液进入地下水的渗流量;从长远上看,能避免或降低污染物质的释出速度。第二节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固体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1海洋处置海洋处置是利用海洋具有的巨大稀释能力和净化能力,选择适宜的倾倒场所来消纳固体废物的
6、方法。过去人们一直把海洋看作容量没有限制的巨大处置场,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曾采用这种方法处置工业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如美国仅1968年就在墨西哥湾等海域投弃工业废物450万吨,包括58%的废酸,12%的废油,7%的废农药,还包括废碱、卤代烃类、造纸黑液、酚和氰化物等。海洋处置费用低。1972年在伦敦缔结了防止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资污染海洋公约,但目前各国对此争议较大,我国对海洋处置基本呈否定态度,还制定了海洋倾倒固体废物管理条例,日本1993年才批准该公约,1996年原则上禁止海洋投弃处置。主要的海洋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倾倒利用海洋的稀释能力,危险废物或放射
7、性废物需固化或稳定化。远洋焚烧投弃。2地表处置(堆存法、土地填埋法、土地耕作法、地面贮液塘)堆存法土地堆存法:不溶解、不扬尘、不腐烂变质的固体废物筑坝堆存法:粉煤灰、尾矿粉(攀钢矿山公司尾矿场)土地填埋法土地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土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是一种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方法。操作方式:由堆、填、埋(覆盖)向包容、屏蔽隔离的工程储存方向发展。分类:一级填埋场:惰性废物填埋场或堆放场,是最简单的土地填埋处置方法;二级填埋场:即矿业废物处置场。电厂的粉煤灰、类似于熔融状态的废物,其中的污染物质可导致水域有轻微的、暂时的影响的废物处置;
8、三级填埋场:用于处置一段时间内会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一般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对选址、工程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管理、封场后监管等有严格要求,如要求防渗层k107cm/s;四级填埋场:即工业废物土地填埋场,用于处置一般工业有害废物,如烟气脱硫后的石膏。场地的设计操作原则不如安全填埋那样严格,如场地下部土壤k106cm/s;五级填埋场:称危险废物土地安全填埋场(有时亦称低放射性废物浅地层埋场法),用于处置危险废物。对选址、工程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管理、封场后监管等有特殊的严格要求,如防渗层k108cm/s;六级填埋场:称特殊废物深地质处理库,或深井灌注。用于处理须封闭处
9、理的液体、易燃废气、易爆废物及中、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等特殊废物。土地填埋处置工作程序: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如防渗)处理填埋操作和封场维护监管土地填埋处置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广,已成为固废最终处置的一种主要方法。土地填埋处置主要问题:渗滤液的收集、控制;因法律颁布和污染控制标准的制定,填埋要求更严格,故使处理费用不断增加;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填埋场的功能:A储留功能:是填埋场的基本功能,正逐步弱化。利用形成的一定空间,将垃圾储留其中,待空间充满后封闭,恢复该区的原貌。B隔水功能:是填埋场的主要功能。隔断垃圾与外界环境的水力联系,须设防渗层和渗滤液集排水系统,以防止垃圾分解及与降水接触产生
10、渗滤液对水体污染,同时还须设降水(场内周边)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排水系统和封闭系统(每日、中间、最终)。C处理功能:是新近为人们认识的一种功能,主要针对垃圾填埋场。有两方面含义:填埋场要对渗滤液及排出的填埋气体进行必要的处理;垃圾在填埋层中的生物和其他物化作用下达到稳定的过程。(3)土地耕作法(土地处理法)土地耕作处置是指利用现有的耕作土地,将固体废物分散在其中,通过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及风化作用,使固体废物污染指数逐渐达到背景程度的方法。用于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石化厂的固体废物,但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废物不能用该方法。要求:废物能被降解,土地较平(以免流失),土壤空隙率较大,含水率在622%之
11、间,场地无断层,距离水源地150m,耕作层在地下水位1.5m以上。地面贮液塘液体废物在处置前使其中的残渣和游离成分保留而水分蒸发、渗透和释出。3地下处置废液深井灌注深井灌注处置是指把液状废物注入到地下与饮用水和矿脉隔开的可渗透性的岩层中的处置方法。要求:适宜的地层条件,并要求废物同建筑材料、岩层间的液体以及岩层本身具有相容性。在石灰岩或白云岩层,容纳液体的主要是岩层具有的点穴状空隙、断裂层和裂缝;在砂岩,废液的容纳主要依靠存在于穿过密实砂岩的内部连通的孔隙。处置固体和气体时,需溶解在液体中形成溶液、乳浊液或液固混合体。场址要求:处置区必须位于地下饮用水源之下;有不透水岩层把注入废物的地层隔开,
12、使废物不致流到有用的地下水源和矿藏中;有足够的容量,面积较大,厚度适宜,空隙率高,饱和度适宜;有足够的渗透性,且压力低,能以理想的速度和压力接受废液;地层结构及其原来含有的流体与注入的废物相容。水力地下压裂处置利用高压将混有水泥砂浆的具有一定毒性的废液注进地下探明的深层页岩中,待此种混合液凝固后即成为该页岩层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在地下长期禁锢剧毒性危险废物的目的。深地层埋藏主要用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置的影响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鼠类以及鸟类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
13、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2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场址选择评价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程污染因素分析:污染源种类、数量、排放方式施工期影响评价:生活污水、噪声、振动、扬尘以及对生态的影响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非正常渗漏以及渗滤液处理系统故障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释放的气体可采用面源模式;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防渗层破裂的补救措施;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减振降噪措施环境经济损失效益分析:评价污染防止措施投资以及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其它评价:土地、生态、土
14、壤、景观、气体爆炸等风险评价、公众调查等3环评要求:施工期、运营期和封场后监管期均要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填埋场的防渗技术填埋场的防渗技术1防渗系统的功能: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控制气体的迁移,控制地下水污染。2填埋场防渗材料无机天然防渗材料天然粘土材料;人工改性防渗材料(粘土的石灰、水泥改性,粘土的膨润土改性)人工合成有机材料主要是塑料卷材、橡胶、沥青涂层等,常称为柔性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氯乙稀(PVC)、氯化聚乙烯(CPE)、氯磺聚乙烯(CSPE)、塑化聚烯烃(ELPO)、乙烯丙稀橡胶(EPDM)、氯丁橡胶(CBR)、丁烯橡胶(PBR)、热塑性合
15、成橡胶、氯醇橡胶等,渗透系数均可达1011cm/s。其中,HDPE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填埋场防渗柔性材料。3防渗系统垂直防渗系统垂直防渗系统:我国广泛应用于山谷型填埋场中,填埋场下方存在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杭州天子岭、南昌麦园、长沙、贵阳、合肥等填埋场采用包括:注浆墙,喷射墙,板桩墙,窄壁墙,挤压和换层防渗墙,截槽墙水平防渗系统水平防渗系统:分为天然防渗系统和人工防渗系统(包括单层防渗系统、复合防渗系统和双层防渗系统)4标准要求现行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自然防渗自然防渗:天然粘土及改性粘土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7cm/s,场底及四周厚度不应小于
16、2m人工防渗人工防渗:应采用复合防渗系统,地下水贫乏地区可采用单层防渗系统,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的库区底部采用双层防渗系统。美国:82年前单层粘土防渗层,82年开始试验单层土工膜防渗层,83年改用双层土工膜防渗层,84年又改用单层复合防渗层,87年开始广泛使用带有两层渗滤液收集系统的双层复合防渗层。5天然粘土防渗层的设计与施工合理选择土料渗透率公式渗透率与空隙大小的平方呈正比。粘土防渗层对土料的要求包括:粒径小于0.002mm的粘粒含量大于10%;塑性指数大于10%,但不宜过大(因为塑性指数大于30或40时施工会非常困难,这种土干燥时很硬,潮湿时又非常粘);砾石(不能通过孔径4.76
17、mm筛孔的粒料)含量最好不超过10%;不能含有直径大于2550mm的石块;土壤级配需合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土料一般不宜直接用于防渗层施工中,除非通过土工试验证明其能满足防渗要求。对填埋现场易得的且渗透系数比较接近防渗要求的土料,还可采用土料改良的方法,即在土中加入石灰、膨润土、粘土等成本较低的改良剂使其满足防渗要求同时又节约费用支出。恰当控制含水量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压实密度下,高于最优含水量的土层的渗透系数远小于低于最优含水量的土层的渗透系数。为避免防渗层压实时过干而导致过高的渗透性,考虑含水量的防渗层正确设计程序为:a在实验室中分别将修正、标准和降低的击实力按普氏击实程序作出d击实曲线,每一
18、种击实力应取56个不同含水量的样本进行击实;b对压实土样进行渗透试验以确定每一压实土样的渗透能力,分别对不同击实力形成的土样的渗透系数以含水量为横轴作k图;c将k值符合要求的实验点重新表示在d图上构成防渗层防渗可接受区;d在可接受区域内再参考剪切强度、可施工性、当地习惯等因素进行修正,最终形成防渗层可施工区。严格履行施工规程经过压实粘土层的水流绝大部分发生在粘土土块之间的相对较大的孔隙中。为减少甚至消除块间大孔隙,施工时除了要采用较高的含水量使土块相对湿软易被重塑外,还要使用较重的碾压机具使土块被压碎。同时要求压实后每层土层厚度不得超过15cm,以避免土层过厚而出现上紧下松的现象。另外为避免不
19、同土层界面间形成高透水率地带而出现界面水流,前一土层压实表面应先扒松后再施工下一层土层。因此,防渗层的压实密度对其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当含水量相同时,压实功能越大,土层越密,土块被重塑的可能越大,此时土粒被重新排列,土层中大孔隙数量减少同时连贯性也降低,渗透系数自然也就相应降低。另外,压实功能增加时,最优含水率也相应降低,更易使土层中各点落在最优含水量曲线之上。故在设计防渗层时,在考虑经济性以及压实机具性能前提下压实土层的密度应尽可能高。防范环境要素影响在设计防渗层时必须考虑填埋场当地气候特征,克服可能的气候干燥、霜冻、昼夜及季节温差变化等的影响,预防已竣工的或正在施工的防渗层干裂而增大渗透系
20、数。6渗滤液通过防渗层对地下水污染的考虑渗滤液实际渗流速度:渗滤液穿透防渗层所需时间:由于渗流非均匀性,实际时间将远小于计算时间。对于可降解污染物,其浓度变化有:防渗层的有效孔隙率e五填埋作业工艺与设备1垃圾填埋场的典型填埋工艺填埋工艺的确定原则:分区作业,减少垃圾裸露面压实多填,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控制源头,落实环保措施超前规划,采取合理的填埋方式,缩短稳定期,有利于填埋场的复用。2填埋作业定点倾卸设卸料平台,或采用倾斜面作业。摊铺由推土机完成,每次垃圾摊铺厚度为60cm左右。压实作业专用压实机完成,或用推土机替代。限时覆盖日覆盖的作用:改善道路交通;改进景观;减少恶臭;减少风沙和碎片飞扬;减
21、少疾病通过媒介传播的危险;减少火灾危险等。一般选用砂土进行,15cm左右。中间覆盖用于填埋场部分区域需要长期维持开放(2年以上)的情况,作用是:防止气体的无序排放;防止雨水下渗;将降雨排出场外。一般选用粘土,厚度30cm左右。分区填埋在平坦场地,可采用水平填埋或垂直填埋两种作业方式,后者能减少渗滤液产量,被广泛使用。在斜坡或峡谷地区,也可采取水平填埋或垂直填埋两种作业方式,垂直填埋作业又分为顺流填埋和逆流填埋,一般采用顺流填埋方法。分区填埋作业示意图分区填埋作业示意图注:111表示填埋顺序3填埋设备推土机、压实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破碎和筛分等预处理设备(需要时)、杀虫剂喷洒设备。第四节
22、第四节 渗滤液的产生和处理渗滤液的产生和处理渗滤液渗滤液是指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而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污染废水。1渗滤液的产生渗滤液的来源及影响因素渗滤液的来源降水入渗、外部地表水入渗、地下水入侵、垃圾中的水分、覆盖材料中的水分、有机物分解生成水(1961年美国加州水污染控制委员会研究表明每米厚度的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为42mm,与降雨相比甚小。)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严格布设防渗系统和覆盖系统,准好氧填埋场蒸发量降水: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填埋场覆盖情况、填埋垃圾的含水量和持水能力地表径流:地形、填埋
23、场覆盖材料、植被、土壤渗透性、表层土壤的含水率和排水条件(坡度等)。渗滤液控制措施入场垃圾含水量的控制控制地表水的渗入量控制地下水的渗入量渗滤液的产量估算平衡估算法L=P+W+Q1+Q2E1E2Q3Q4H式中,L为渗滤液产生量;P为填埋场作业区的降水量;W为垃圾中的含水量;Q1为作业区域的地下水入渗量;Q2为地表水径流流入量;E1为填埋场地表自然蒸发量;E2为填埋场地表植被叶面蒸发量;Q3为填埋场地表流失量;Q4为作业单元底部防渗层渗透量;H为填埋垃圾持水量。SSW=WSW+WTS+WCM+WA(R)WLGWWVWEWB(L)式中,SSW为渗滤液产生量;WSW为引入固体废弃物的含水率;WTS为
24、引入污泥的含水率;WCM为覆盖材料的含水率;WA(R)为表层入渗的水量;WLG为填埋场气体形成过程中损失的水量;WWV为随填埋场气体排出的饱和水蒸气所携带的水量;WE为填埋场表面蒸发作用损失的水量;WB(L)为从填埋场底部防渗层渗漏的水量。Q=(WpRE)Aa+QL式中,Q为渗滤液年产量,Wp为年降水量,R为年地表径流量,E为年蒸发量,Aa为填埋场地表面积,QL为垃圾产水量。经验公式日本田中等人提出,当表面透水性能较好时Umax=0.251+(C1)lg(1.4R0.3)Wmax/R0.6当表面透水性能较差时Umax=0.25CWmax/R0.6式中,Umax为最大渗滤液发生量(mm/d);W
25、max为最大月间降水量(mm/月);C为流出系数;R为渗滤液渗出延迟时间(d)浸出系数法Q(C1A1C2A2)P式中,Q为渗滤液产量,P为降水量,A1为填埋作业区面积,A2为已封场面积,C1、C2均为系数,一般C1取0.5,C2取0.3。实际上,受进场垃圾含水率特点、降雨季节差异等影响,渗滤液水量波动较大。一般可逐月求出渗滤液产量,根据平均产量设计渗滤液处理系统规模,再设计调节池容积。渗滤液的水质特征污染物种类多:郑曼英对广州大田山填埋场渗滤液分析表明,渗滤液中检测出77种有机物,其中可疑致癌物1种,辅助致癌物5种,而77种有机物仅占渗滤液COD的10%左右。Oman对多个填埋场渗滤液分析中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第八 固体废物 最终 处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