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测评二.docx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测评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测评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阶段测评二阶段测评二(散文单元散文单元)(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基础巩固(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摄制(sh) 执拗(ni)横竖(hn)长歌当哭(dn)B.窗棂(ln)吮吸(yn)露马脚(lu)遂心如意(su)C.辑录(j)恪守(k)干细胞(n)数见不鲜(xin)D.肮脏(n)脑髓(su)文绉绉(zhu)睚眦必报(z)解析:A 项,“当”应读“dn”;B 项,“吮”应读“shn”;D 项,“髓”应读“su”。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榷 猕猴桃 声誉鹊起 不敢跃雷池一步B.坐镇制高点一诺
2、千斤初生牛犊不怕虎C.编辑经纪人对簿公堂置之死地而后生D.匮乏倒记时幸灾乐祸画虎不成反类犬解析:A 项,“跃”应改为“越”;B 项,“斤”应改为“金”;D 项,“记”应改为“计”。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2本届夏季奥运会即将举行,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美芹之献。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教育部明确提出
3、,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以及犯而不校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50 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年会。庸俗的事务主义者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A. B. C. D.解析:古人对自己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称“芹献”或“献芹”。这里形容“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的有关冬奥会的建议”,不合语境。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此处对象误用。“犯
4、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此处望文生义。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一点微小的成绩,符合语境。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 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3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解析:A 项,搭配不当。“营造”与“城市形
5、象”动宾不搭配。B 项,成分赘余。“又”与“再次”重复;“15%到 30%”是一个区间,不能再加“左右”。C 项,成分残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是一个时间状语,不能作主语,后面的两个句子没有主语。答案:D5.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B.近日,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减轻心理压力,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书“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C.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D
6、.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解析:A 项,面对别人的请教不能语言傲慢。B 项,对联中的话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D 项,“请迅速还我”语气过于强硬,表达不得体。答案:C二、阅读提升(3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1990 年以来,散文写作再度兴起,在本质上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在经历了“新时期文学”的辉煌之后,在 20 世纪 90 年代,汉语写作身陷危机四伏的语境,汉语写作者自身的困境也在此语境中呈现出来,且比以往更为深刻和复杂。在这一背景中,任何一种
7、文体的成绩都与突破这一危机有关,无论是好的小说还是好的散文与诗歌。与虚构的文学样式相比,散文更直接地表达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用语言的形式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如何表现、批评、理解,如何名士、绅士、隐士,如何描写、讽刺、委屈、缜密、劲健、绮丽、洗练、流动,都是散文中4的散文作为。但正是在这些方面,我们不无失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众多散文写作者并未真正理解何为散文和散文何为。散文的危机并非因为它日益增强的边缘化和公共化,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并不重要,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散文的要素并具备散文写作的品质。当下散文,在精神上缺乏与现实的对应关系,现实的生动、
8、丰富、复杂在散文中消失了,一个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的底线在散文中消失了。一个作者在写作中和现实是构成紧张还是松散或是暧昧的关系并无合法性问题,但显然要有穿透现实的思想能力。一个散文写作者必须保持知识分子的思想风度,对沉沦的社会保持警惕,不必剑拔弩张,但潜在的立场不可忽缺。有没有这样的立场对散文写作来说是不大相同的。为什么一些散文作者的文字虽然漂亮甚至也有些动人但最终还是从读者的心里飘忽而去?散文作者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背景,漂亮的文体又怎能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我们在现实中的处境,涉及人本的种种困境,而关注人的命运、生存意义和精神家园,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主题,因此散文可以回到历史、回到乡土、回到童年
9、,但所有的往回走或往后看,都应当是精神的重建而不是精神的消费。我赞成包括文化大散文之类的写作对历史叙事的运用,历史叙事探究文化、生命、人性的种种形态,打开中国知识分子尘封的心灵之门和与之相关的种种枷锁是必须的;但是历史的所有询问同时应当是写作者关于自我灵魂的拷问、关于生命历史的考证、关于精神家园的重建。相对而言,散文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日渐疏离。我们越来越缺少与自然、与生态对话的散文,文字在面对自然时已经越来越缺少敏感,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能抵达大自然的怀抱。我们的身体与语言文字长久没有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了。而所有的这些缺失,都表明人的思想、精神、胸襟、格调等都从散文中退出,散文中已经没有了
10、名士、绅士和隐士。现在,我们明白了散文写作为何离散文远去。(节选自散文写作如何离散文远去,有删改)6.下面对“散文危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危机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B.散文危机是由散文本身日益增强的边缘化和公共化造成的。C.散文危机表现为散文作者日渐减少,散文的文体特征日渐模糊。D.作者缺乏独立的思想背景,不能真正理解散文的要素,不具备散文写作的品质,是散文危机形成的根本之所在。5解析:A 项,不合文意。文章开头说“散文写作再度兴起”“在本质上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而不是说“散文危机”源于当代汉语写作的危机和汉语写作中的思想危机
11、。属于偷换概念。B 项,与文意相反。文章第二段开头“散文的危机并非因为它日益增强的边缘化和公共化”。C 项,与文意不合。文中说“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并不重要,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并不重要”。答案:D7.下列对当下散文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上缺少与现实的对应关系,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底线在散文中消失。B.一些散文作者文字漂亮甚至动人,但缺乏独立的思想背景。C.当下散文正走着往回走、往后看的路子,回到历史、回到乡土、回到童年,实现精神的重建。D.与自然和生态关系疏远,人文情怀从散文中退出,散文中没有了名士、绅士、隐士。解析:C 项,文中说“散文可以回到历史、回到乡土、回到童年,但所
12、有的往回走或往后看,都应当是精神的重建而不是精神的消费”,这里说“应当是精神的重建”,意即期望实现精神的重建,不能说“实现精神的重建”。答案:C8.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能直接表达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许多虚构的文学样式就不具有这一功能。B.与现实的关系明确,立场鲜明,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都是散文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C.拷问自我灵魂,考证生命历史,构建精神家园,都可以通过文化大散文中的历史叙事得以实现。D.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复杂性的增加,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日渐疏远,与自然、生态对话的散文也就越来越少。解析:A 项,不合文意。文中说“与虚构的文学样式相比,散
13、文更直接地表达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由此推断“虚构的文学样式”也可以“直接地表达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审美观”。B 项,文中说“一个作者在写作中和现实是构成紧张还是松散或是暧昧的关系并无合法性问题”,据此,“与现实的关系明确”不是散文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D 项,“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日渐疏远”是缘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复杂性的增加”,属于无中生有。6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1 题。(10 分)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
14、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
15、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 现代 诗歌散文 欣赏 阶段 测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