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上课讲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上课讲义.doc(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长江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研室二OO五年八月实验一四种麦类作物的识别一、目的1.认识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幼苗特征和穗部结构;2.了解五种小麦栽培种的穗部结构。二、材料及用具放大镜;铅笔;笔记本;四种麦类的幼苗和穗子;五种小麦栽培种的穗子等。三、内容(一)四种麦类幼苗的特征表1四种麦类幼苗及种子的主要形态区别麦类名称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学名TriticumestivamHordeumSativuJessSecalecerealeAvenanudaL胚根数目3
2、65843胚芽鞘颜色绿、紫淡绿紫、红绿淡绿叶片宽窄窄最宽较窄较宽叶片颜色绿色灰绿苗期紫浅绿叶鞘茸毛有短茸毛无茸毛长茸毛无茸毛叶舌特征叶舌较短叶舌宽大叶舌短叶舌最短叶耳特征叶耳细小有茸毛叶耳宽大无毛叶耳细小无毛无叶耳植株特征紧凑肥大细高松散种子顶端茸毛有或少无有茸毛有茸毛子粒表面光滑光滑或有皱纹稍有皱纹有茸毛易擦去形状椭圆、长圆或卵圆长椭圆两头尖较圆长、顶端平齐长圆形、顶端尖颜色白、红黄色青灰色,黄褐色黄色(二)四种麦类的穗部特征1.小麦:小麦为复穗状花序。花序由穗轴和小穗组成,穗轴由若干穗轴节片构成,小穗着生在每个穗轴节片的顶端,互生排列,每个穗轴节片上着生一个小穗,每个小穗最外为两片护颖,内
3、部着生几朵小花(一般为39朵)。基部小花结实(通常结实为25粒)。2.大麦:大麦为穗状花序。每个穗轴节片上着生3个小穗,每个小穗只有1朵小花(叫做单花小穗)。因小穗在穗轴节片上的排列方式不同,就形成六棱大麦(从穗轴顶部看,六个小穗互成60o夹角),四棱大麦(六个小穗中,中间小穗与穗轴夹角小,其它四个则夹角大,因而从穗轴顶部往基部看时,六个小穗呈四边形状态,故叫四棱大麦),二棱穗大麦(中部小穗结实,两边小穗退化,故整个穗子呈现二列)之分。注意:青稞和大麦的区别是青稞为裸粒,大麦带壳,故有皮大麦之称,但二者护颖均退化成尖条形。3.黑麦(洋麦):穗状花序。穗轴节片较多,一般在2030个,故整个穗子比
4、较长。每个穗轴节片着生一个小穗,每个小穗内只有23朵小花,通常结实两粒,穗形扁平,每个小花的外颖有明显的呈锯齿状的颖脊,脊顶延伸成芒。4.燕麦:圆锥花序。穗轴有49个节,每节上轮生分枝,下部分枝多,上部节分枝少,分枝上可产生小分枝。分枝顶端着生小穗,护颖膜状。每小穗内有25朵花,结实23粒。芒着生在外颖背部。栽培燕麦:外颖较薄而光滑,芒短,端直,无拐角,基部无扭曲。它有两种,一种为裸粒的,一种为带壳的(叫做皮燕麦)。野生燕麦:外颖坚硬,密布茸毛,芒长,中部有拐角,芒基部扭曲。芒干缩时产生弹力帮助子粒入土。(三)四种麦类穗部性状的主要区别1.在花序上,大麦、小麦、黑麦为穗状花序,燕麦为圆锥花序。
5、2.在小穗着生于穗轴节片的方式上,小麦每个穗轴节片上只有一个小穗,小穗中又有39个小花;大麦是每个穗轴节片上着生三个小穗,每个小穗中产生一朵小花;黑麦是每个穗轴节片上着生一个小穗,每个小穗中产生23个小花;燕麦是每个穗轴节产生分枝(分枝呈轮生状态),分枝上可产生小分枝,分枝顶端着生一个小穗,每小穗中产生25朵小花。3.就芒来说:小麦的芒着生于外颖上部九分之一处;黑麦和大麦则是外颖顶部;燕麦则在外颖背部的中部。但它们都着生在外颖上。(四)中国小麦栽培种的穗形性状主要介绍普通小麦、密穗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的穗部形状。表2主要小麦栽培种的主要特征小麦名称穗芒护颖籽粒茎杆冬春型普通小麦蔬
6、松,长有芒或无芒短密或分散草质,约与花颖等长,上部龙骨微突,下部无裸粒,圆形,茸毛明显,断面粉质,很少角质中空冬型和春型密穗小麦紧密,很短有或无芒短,分散草质,上部龙骨等长,上部龙骨微突,下部无裸粒,圆形,茸毛明显,断面粉质,很少角质中空冬型和春型硬粒小麦紧密,有芒很长,平行草质,约与花颖等长,龙骨明显突起,直达基部裸粒,有棱角,茸毛不很明显,断面角质上部充实或有空隙春型圆锥小麦紧密或蔬松有芒很长,平行草质,较花颖1/31/2,有明显龙骨,直达基部裸粒,短厚,通常断面是粉质/主要为冬型波兰小麦/长或短膜质较花颖长或等长裸粒很长,一般断面是角质充实或中空主要为冬型四、作业1.根据观察结果填写附表
7、3、4。2.简述五种小麦栽培种的穗形结构,并绘出结构示意图,说明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表3四种麦类幼苗特征记载表麦类名称叶色颜色叶鞘茸毛叶舌特征叶耳特征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表4四种麦类花序构造特点麦类名称花序类型每个节片上的小穗数小穗中的花数备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一、目的要求(一)学习观察小麦幼穗分化的方法,了解小麦结实器官的形成过程。(二)掌握小麦幼穗各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三)掌握小麦幼穗各分化时期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二、材料和用具小麦穗分化期间的植株;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剪刀、刀片、尺子。三、内容和方法(一)观察时间:小麦(TriticumaestivumL
8、.)幼穗开始分化的时间,因播期和品种不同而异。在秋播条件下,一般适时播种的冬性品种,穗分化于返青以后开始;春性强的品种或播种过早的冬性品种,亦可在冬前开始。所以,开始观察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从开始(伸长期)到结束(四分体期)的观察次数,以研究的内容、人力和物力条件而定,一般3天左右观察一次较好。(二)取样:要选取具有代表性或事先标记的植株,一般每次取20株,从中选510株进行观察。实验课中每组可以用有标记的小麦植株35株进行观察。(三)记载小麦植株的外部形态:包括株高、主茎叶片数(可见叶、展开叶)、分蘖数、次生根数。(四)观察方法:小麦主茎幼穗分化开始较早,
9、分蘖较迟。一般以主茎为观察对象。首先把选取的植株去掉一部分根,留下适量的根和地上茎,以便剥取幼穗时用手掌握。然后由外向内将叶片和叶鞘逐层剥去,在剥取过程中注意观察各个叶的形态。当露出发黄的心叶时,用解剖针从纵卷叶片的叶缘交接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基部把叶去掉。当剥到肉眼不易分辨叶片时,可放在解剖镜下,继续用解剖针剥,直至露出透明发亮的生长锥。注意观察幼穗正、侧面,基部、中部和上部,以获得全面的概念。最后以幼穗中部的形态特征为准确定穗分化期。观察雌雄蕊分化时,切下一个小穗观察比较清楚。观察四分体时,要选微黄绿色的花药。用镊子将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出四分子,用醋酸洋红染色,然后在
10、显微镜下镜检。图1生长锥未伸长期123图2生长锥伸长期图3单棱期生长锥及相应的植株形态注:1.生长锥2.苞叶原基3.幼叶1223(五)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小麦在开始穗分化之前及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见图1、2、3。四、作业报告(一)绘出本次观察的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形态图,标明各部位。(二)根据上述观察,说明穗分化时期与植株外部形态、生育时期的对应关系。实验三小麦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成熟期(收获后)单株性状的分析方法。(二)了解根据小麦收获后的考察结果计算理论产量的方法。二、材料和用具不同处理(或不同品种)的小麦成熟单株;钢卷尺、1%
11、天平、台秤、计算器。三、内容和方法小麦植株各部分的性状及所占比例,直接影响小麦的单株生产力,进而影响群体生产力或产量,而植株各部位性状因品种、种植环境和栽培技术的不同而有变化。调查单株性状是进行科学试验、评定品种及分析环境和栽培技术合理性必不可少的步骤。考种时先将收获的样本按单株成穗分类,然后按比例选取50100株,组成考种用的样本。要注意植株的完整性。本实验用23个处理的单株,每个处理选20株进行考种,3人一组,分析1个处理,做完后相邻2组交换资料,并计算产量。考查项目如下:(一)株高:从分蘖节至最高的穗(一般为主茎穗)穗顶(不带芒)的长度(cm)。(二)节间长度和粗度:一般测量主茎各节间,
12、但也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测定有关分蘖的各个节间。一般自上而下逐个测量各节间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测量节间粗度用卡尺量节间的中间,以毫米为单位。本次实验只测量基部第1、2节间的粗度。(三)单株有效穗数:全株能结实的穗数。穗子上只要有1个小花结实就算有效穗。(四)穗长:分别测量每个穗子的长度,自穗基部量至穗顶(不带芒)。以厘米为单位。(五)每穗总小穗数:每穗上所有的小穗。(六)每穗不孕小穗数:每穗上整个小穗各小花均不结实的小穗的数目。不孕小穗一般在穗的顶部和基部。(七)结实小穗数:每个穗子上的结实小穗数,一个小穗内有1粒种子,即为结实小穗。一般用每穗总小穗数与不孕小穗数的差计算。(八)每穗粒数(简称
13、穗粒数):每个穗子上的结实粒数。(九)穗粒重:将考种的麦穗混合脱粒,风干后称重,除以总麦穗数,即为穗粒重。以克为单位。(有时可用穗粒数乘粒重计算)。(十)千粒重:从考种的样本籽粒中,随机数2组各500粒分别称重,以克为单位。如2组重量之差不超过2组平均重量的3%,则将2组重量相加即为千粒重。如2组重量之差超过2组平均重量的3%,应再数第3份,取3组中重量相近的2组相加即为千粒重。(十一)谷杆比:样本的茎杆(包括麦糠、穗轴)与籽粒的重量之比。以籽粒为分母1,以X:1表示。(十二)经济系数:籽粒重量占该样本全部重量(不带根)的百分数。(十三)理论产量:按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14、每平方米穗数可以在田间定点计数,也可以通过早期调查的基本苗数与单株穗数的乘积计算。但一般以田间计数为准。由于产量一般以公顷(hm2)为单位,所以要将每平方米的理论产量乘以10000,即可得到每公顷的理论产量(kg/hm2)。(十四)实际产量:实际收获的产量。试验田应分别单打单收,得出实际产量。如因劳力紧张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单收单打时,可采取收割小区推算产量的方法。方法如下:在成熟时,在试验田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小区35区,小区面积46m2。脱粒晒干后,称重推算出每平方米或每公顷产量。四、作业报告(一)将所调查的小麦单株性状填入下表内。(二)根据单株考察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结果,以基本苗225万/hm
15、2计算,求出每公顷的理论产量。小麦单株性状考查表品种:日期:调查人:株号12345678910平均单株穗数株高(cm)节间长度(cm)节间粗度(cm)穗长(cm)每穗小穗数穗粒数芒穗粒重(g)千粒重(g)谷杆比备注实验四油菜苗情调查一、目的掌握油菜床期田间观察记载和苗情考查的方法;熟悉冬季不同苗情的长相指标。二、内容说明油菜的种植方式有育苗移载和直播两种。育苗移栽能在苗床中适时早播,充分利用有利生产季节,有效地解决多熟制中心油菜与前作的委节矛盾,又便于集中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在移栽时有足够适宜的苗龄,长足一定数量的绿叶数;另一方面还要求一定的长势长相。油菜的长势相看
16、苗诊断的中心内容和外观依据,通过苗诊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使不利于高产的长相向有利于高产方向转化。油菜苗床期常见有四种类型秧苗长相,即壮苗、旺苗、弱苗和僵苗。壮苗株型矮健紧凑,叶密集丛生,根颈粗短;叶数多,叶大而厚,叶色正常,叶柄粗短;主根粗壮,支根、细根多;无病虫害;肯本品种固有特征。旺苗叶数虽然较多,但叶柄过长,虽然根颈也较粗,但缩茎部明显伸长成为“高脚苗”或叫“长茎苗”。瘦苗叶数较少,叶片细长,缩茎开始抽长,根颈粗度小,又叫“细线苗”。僵苗叶数少,叶片小而短,缩茎短,根颈小,俗称“马兰头”秧苗。应用生长调节剂可以培育矮壮苗,通常用得较多的有多效唑稀效唑,两种调节剂的作用原理一样,但稀
17、效唑接触土壤后易分解,无土壤残留问题,对后作物无影响,因而近年来在油菜中的应用有所增加。一般于三叶期叶面喷施150200mg/L的多效唑50100mg/L的稀效唑显著矮化,根颈横向增粗,分枝数目明显增加,叶色变为深绿。三、材料和用具供观察的油菜苗床或油菜田,设置不同播量、定苗早迟、喷施多次效唑等处理。米尺,游标卡尺,手持折光计,烘箱,铅笔等。四、方法与步骤于油菜移栽前或到设置对比试验的油菜田现场进行苗情考查,调查项目如下:(1)根据油菜苗的高矮、大小、叶片多少的差异程度,判断油菜苗生长的整齐度,分整齐(80%以上的植株生长一致)、中(6080%的植株生长一致),不整齐(生长整齐的植株不足60%
18、)。也可用目测判断。(2)在目测判断的基础上,每组取10株(用一品种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苗情的)进行观察比较:叶片生长情况:脱落叶数、黄叶数、绿叶数(已展开叶)最大叶片生长情况:取单株最大叶片,量叶柄最长与最宽处的宽度根颈粗度:于子叶下量植株开展度:以油菜苗上部叶片开展的最大直径为准细胞汁液浓度:取其最大叶片压挤叶汁,用手折光计测定细胞汁浓度,浓度,浓度大者苗壮,越冬耐寒力强,反之则差单株干鲜重:用代表植株,从子叶片切断,分别测地上部、地下部的干鲜重。先称鲜重,再放入105120的烘箱中烘烤1520分钟,再在80中烘干到恒重,求干重。五、作业1.将不同苗情的油菜苗考查结果填入下表:油菜不同苗情
19、考察表项目根茎粗(cm)叶片生长情况最大叶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脱落数黄叶数绿叶数长度宽度地上部地下部地上部地下部壮苗旺苗弱苗僵苗2.生产实践中培育油菜壮苗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实验五油菜花芽分化观察一、目的观察了解油菜花芽分化的顺序和过程。二、材料和用具油菜的幼苗;显微镜;载玻片;解剖针;刀片等。三、说明油菜花序是由主茎和分枝顶端生长锥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的。未分化前,生长锥很小,略呈半圆形,表面光滑,基部发生很多叶原始体。开始分化时,生长锥基部四周出现小突起,为花蕾原始体突起。对于一个花芽来讲,由原始体到花蕾形成,其分化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1.花蕾原始体形成期:在生长锥基部周围出现微小的半圆形突
20、起,即花蕾原始体。2.花萼形成期:花蕾原始体膨大后,又在其两侧出现新月形突起,即为花萼突起。这时花蕾柄已逐渐伸长。3.雌雄蕊形成期:当花萼尖端吻合包围分化原始体时,其中又出现新的突起,中间一个大的为雌突起,四周小的为雄突起。4.花瓣形成期:当雌雄蕊略有伸长时,在分化原始体基部近雄蕊突起下方出现舌状的小突起,即为花瓣原始体突起。5.花药,胚珠形成期:雌雄蕊继续分化,子房膨大,形成隔膜胚珠,花药和花粉粒也逐渐形成。同时花瓣、花萼、花柄都相继伸长,此时整个花蕾的分化即完成。整株花序分化的顺序是主花序最先开始分化,再是第二次分枝分化,各次分枝分化顺序是由上而下依次分化,一个花序的分化顺序是由下而上依次
21、分化。四、方法将采集的油菜幼苗依次剥去大叶片,然后用解剖针轻轻地将心叶挑开,一直剥至顶端生长锥裸露出来。然后将生长锥置于载玻片上,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五、作业1.观察并描绘油菜花芽分化的各时期。2.记载油菜花芽分化各时期植株的外部形态(苗高、叶片数)、品种名称和播种日期等。实验六油菜形态的观察和类型的识别一、目的要求了解油菜的植物学形态特征,掌握识别油菜类型的主要依据。二、材料及用具(一)材料:油菜3大类型的液浸根系及液浸花序,各种叶形的蜡叶标本,不同类型的果实。3大类型油菜各生育时期的新鲜植株及标本、种子。(二)用具:解剖镜、手持扩大镜、解剖镜。三、内容和方法(一)油菜形态的观察油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栽培 实验 指导书 上课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