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班数学活动教案.docx





《大大班数学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大班数学活动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 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四等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局部,局部小于整体。2.愿意探究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预备: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教学过程: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助分面包?(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设请你帮助,你怎样分呢?2.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
2、对边折。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课件讲解,实物展现。)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小结:具体说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叙述,然后教师演证。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拟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3.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两只小熊假如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课件讲解,实物展现。)小结:观看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
3、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索并操作把正方形进展二等分、四等分。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假如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究,教师观看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现各种分法。小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展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看叙述。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假如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日,教师给小朋友预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
4、样才能把它们进展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知教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谈话后小结:生活中许多东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苹果等,有许多东西可以按数量如糖块、书本、衣服、椅子等,许多东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还有许多东西按容积分如水、油、牛奶等。6.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生活中许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展等分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预备了一袋本,(出示预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5、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7.抛出问题,完毕活动。假如教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教师们说“再见”。活动延长:假如教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一样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假如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一样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教学反思:折纸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这节课我通过让幼儿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折成相等两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纸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让幼儿在折、剪、比、拼这些操作活动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学问,熬炼了幼儿的动
6、手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第2篇、大班数学活动买菜教案反思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肯定的马上,但字实践运用中比拟欠缺。此外,我们常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忙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连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目标:1.让幼儿在嬉戏的情境中,进一步马上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2.在编题表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法结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预备:小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西红柿2.00
7、、大白菜3.00、鱼6.00、肉7.00、螃蟹8.00.供幼儿操作的小菜图卡各18张,调价标牌2个。幼儿操作记录纸1份,笔1支。过程:一、了解价格1.今日,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2.今日的菜价有什么变化?分析:从幼儿原有阅历动身,关注调价牌,调动孩子参加的积极性,运用了情境嬉戏的创设来激发幼儿参加的兴趣。二、调价1.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加价的菜。例:谁能用三句话把青菜价格的变化说出来?提问: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2.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减价的菜荤菜价格有什么变化?(降2元)例:您那个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价格变化吗?第三句话有什么不同?3.降价了你是怎么算的?请幼儿摆
8、减法算式。分析:运用编题的三要素,学会以陈述的方式叙述调价的过程,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尝试编带提问句的应用题。发觉幼儿在编题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方式表达,编题的严密性不够,而且自己在执教的时候,也不敢回应孩子,如有的幼儿说:青菜原来是1元钱,现在涨价了1元钱,现在又变成了多少钱?编题的两个条件和提问的精炼不够,对于孩子懂的意思,课堂上的我只是提示了孩子们留意表达更清楚,忽视了编应用题的严密性和孩子们适当要选择富有规律的编题关键词。如原来现在,应当给与孩子们更为准确的表述。三、买菜算钱1.假如我给你10元钱,你可以买2样什么菜?2.幼儿买菜3.算两种菜的价格(1)谁能用你们买的菜来编一道三句话的应用
9、题?(提示:第三句话要问问别人。)(2)算得出你用了多少钱吗?请把算式列在红线上。4.算还剩多少钱(1)拿了10元钱去付钱,营业员该找给你多少钱?用什么方法算?(2)算算,还要找你多少钱?完毕:你们会用加法算自己买菜花了多少钱,还会用减法算出营业员找你多少钱,那我们一起领钱去菜场玩买菜的嬉戏。分析:该环节是控股幼儿编应用题的力量,让幼儿学会随情景转换编题,并列式计算。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买菜之后,表述一共用掉多少钱是可以的,根本编题的元素也是能够表达的。但是在算还剩下多少钱的时候,孩子们拘泥于操作的材料,对自己花掉多少钱在课堂上没有针对性的提示,因此孩子们在编这道题目的时候,消失连减的方式编题
10、,如我有10元钱,先去买了青菜2元,又去买了鱼6元,请问还剩下多少钱?这个编题的失误最大的缘由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个环节作为延长活动,因此没有考虑孩子们照旧有很大的兴趣去编题和计算,因此对用掉多少钱这个局部数没有给与孩子们强调,所以消失连减,以及总数是10元钱还是用掉的8元钱没有让孩子们清楚。而且买菜环节中设计的是幼儿自主购置两样菜,没有规定不超过十元,所以有的孩子超支了,有的孩子刚好十元,这个就导致了最终算账环节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够编题,有的孩子等于0的计算还比拟模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省略,只要个别幼儿编题以及列算式,对于特别状况做回应即可。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首先要能够以一对用用
11、相应的雪花片数量去买相应价格的蔬菜,否则就会算错价格,最终在菜篮子里的菜就不是10元了。但是在活动的检验环节,还是有局部孩子没有买对菜,并且对于价格和雪花片数量不能一一对应。所以我就扮演买菜人。幼儿扮演菜宝宝,每一位菜宝宝依据自己的价钱再去找一位好朋友,两种菜的价钱合起来是菜篮子上的价钱。然后一同跳到菜篮子中。以这样相互检查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检验。另外,在检验环节,孩子们的数连加力量也要提高,否则孩子是没有方法进展自我检验的。第3篇、大班数学活动左右方位区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把握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2、初步理解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教师和幼儿在课前玩过区分左右的嬉
12、戏。2、物质预备:田格纸一张、4只卡通兔子头(颜色分别为黑、黄、红、蓝)、4张数字卡片(分别是2、3、5、6)。活动过程实录1、出示田格纸,引导幼儿说出田格纸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提问:这张大纸上有4个小格子,有两个格子在上边,两个格子在下边。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上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下边?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其中有两个格子在左边,两个格子在右边。谁能说说,哪两个颜色格子在左边?哪两个颜色的格子在右边?假如我想说其中一个小格子我应当怎么说?(说对一个方位,教师出示汉字表示正确)引导幼儿说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玩嬉戏我来找对刚刚的了解的四个方位进展稳固。出示作业纸,完成连线
13、。2、出示小房子,引出小兔子。兔子要搬新家边说边操作教具,出示4只卡通兔子头图片。固定在大田格纸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小格子里。引导幼儿分别说出这4只兔子住在哪个格子里?提问:小黑兔住在哪个格子里呢?小红兔?小黄兔?小蓝兔?引导幼儿把4只兔子都说到。3、教师让小兔子到邻居家做客,说出从到。小兔子想和朋友们一起玩,所以要去邻居家做客请小朋友到前面边说从到边操作。4、教师出示4张数字卡片,引导幼儿用黑、黄、灰、白兔子分别代表数字2、3、5、6。提问:有一天,兔子们去拔萝卜,黑兔拔了2个萝卜,黄兔拔了3个萝卜,灰兔拔了5个萝卜,白兔拔了6个萝卜。那么教师手里的卡片应当怎么摆呢?教师引导幼儿到前边把
14、卡片八到4个格子里。5、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兔子代表不同的数字,出两个数相加的加法题。提问:现在教师用兔子代表数字给你们出题,看你们会不会算。黑兔和白兔拔了几个萝卜?教师变换不同数字让幼儿练习几次。6、教师可引导幼儿出类似的题目,展现出来让大家算。活动反思活动前,在玩辨别左右的嬉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肯定的已知阅历,所以在完成目标熟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拟简洁的。在活动中,前者是区分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根底,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第4篇、大班数学活动切蛋糕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
15、相等的两份或四份。2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3体验切蛋糕方法的多样性及解决问题获得胜利的乐趣。活动预备:1教具:布娃娃4个。2学具:按小组预备,油泥制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蛋糕若干(可在前一天和幼儿共同预备好)。人手一把泥工刀,画有蛋糕图案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回形针若干,人手一把剪刀。活动过程:(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1教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化魔术,好吗?2教师:小丑要为布娃娃分蛋糕了,请认真看好。(二)为生日的布娃娃分蛋糕。1教师出示一个蛋糕和4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有几个娃娃过生日。教师:4个娃娃过生日,分一个蛋糕,小丑
16、是怎么样分的呢?教师:小丑分出的4份蛋糕是不是一样多?怎样证明4份是一样多的?2同伴间相互沟通自己的证明方法。(三)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蛋糕请幼儿帮忙小丑二等分、四等分。1教师出示不同外形的蛋糕2教师向幼儿提出活动要求。教师:请帮忙小丑把不同外形的蛋糕分给4个娃娃,每份一样大。分好后,想个方法证明自己分出的4份一样大。3幼儿分组切分蛋糕。4鼓舞幼儿尝试多种外形的蛋糕的等分。比拟等分后的局部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局部哪个大?哪个小?(四)沟通共享,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1请个别幼儿展现等分蛋糕的方法,介绍操作方法。2共同验证是否等分成4份, 4份是否一样大。教师:怎样知
17、道4份一样大?分开的1份和整个蛋糕比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活动延长:1区域活动:将各种外形的蛋糕投放在数学活动区,请幼儿探究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以及不同的方法将一样外形的蛋糕等分成4份。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供应等分的时机让幼儿练习。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开心的课程,由于整节活动中嬉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时机比拟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娴熟把握、敏捷运用却不是那么简单。第5篇、大班数学学习4的分成教案反思设计意图:由于刚刚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不过前两次主要是由教师拿实物进展分合,帮忙幼儿理解分合的含义,然后让孩子们能用语
18、言进展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那么,在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下,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来学习4的分成,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摸索中去获得学问,找寻答案。一、活动目标:1、在嬉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分成。2、进展幼儿动手操作力量,观看,规律思维,推理力量。3、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究数的多种分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二、活动预备:教师:4条大鱼,3个鱼缸,12条小鱼。幼儿:每位幼儿4条小鱼图片、一张记录表、操作题。三、活动重难点:让幼儿在探究操作中学习4的多种分法。四、活动过程:1、嬉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复习3的分成。今日,我们一起做我们
19、都是好朋友的嬉戏,请3个小朋友手拉手,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3个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3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和22、幼儿操作:分小鱼,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究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教师:徐教师接到了猫妈妈的电话,她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猫分小鱼,把条小鱼分成2局部分到两个小鱼缸里,可以怎样分?(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4条小鱼分成了几条小鱼和几条小鱼?(用完整的语句答复)幼儿:4条小鱼分成了1条小鱼和3条小鱼。教师:那么4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4可以分成1和3.(请全班幼儿复述,教师帮忙记录在黑板上)教师:猫妈妈请大家想一想,4条小鱼分成2局部还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篓子里每
20、人拿4条小鱼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并把它记录下来,写在记录表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单独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练习)教师:请你介绍下你是怎么分的,4条小鱼分成了几条和几条?4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4条小鱼分成了1条和3条,4分成了1和3;4条小鱼分成了2条和2条,4可以分成2和2;4条小鱼分成了3条和1条,4可以分成3和1.教师:很好真棒,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分法吗?幼儿: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幼儿表达教师记录)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好记吗?幼儿:好记。教师: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第一种叫按序法,其次种叫倒序法。猫妈妈很快乐我们班小朋友帮她把
21、小鱼分好了,她觉得我们班小朋友都很聪慧。4、稳固嬉戏:分组练习。猫妈妈说: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请小朋友帮她分一分水果。请小朋友听清晰要求:1,2,3组小朋友填一填依据图片,用数字表示分式;4,5,6组小朋友分一分将水果分到2个盘子里并用圆圈表示;7,8,9组小朋友数一数,依据图片内容数一数并用数字表示出来。请小朋友一人拿一张操作题做题目。留意铅笔不要对着其他小朋友,不要戳到自己或者小伙伴,做完请认真检查一遍。做完后请个别幼儿展现练习成果。5、今日我们学了的组成,猫妈妈很快乐觉得我们班小朋友帮了她大忙感谢我们班小朋友。她请我们班小朋友到户外做嬉戏,让我们一起去吧。活动反思:四等分的概念对大班下学
22、期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难,但要让幼儿真正理解详细的方法也不简单。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究,从而得出各种图形的不同的分法。活动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和操作特点。从幼儿的操作状况来看,大局部幼儿都能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大胆想出各种图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把握根本的分法。对于个别难的分法,也能在教师或同伴的提示讲解下得到启发和提升。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把握了四等分的学问,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表达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发觉在操作材料上预备得还不够
23、充分,可能是计算错误,另外在摆放操作材料时还要考虑得更周到,这样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加完善。第6篇、大班数学绘本活动蜘蛛和糖果店教案反思设计意图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想将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推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想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忙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舞孩子依据自己已有的数学阅历去推理、猜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数学 活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