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举度: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举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举度: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推举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百日行动总结推举度: 相关推举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规划按要求到达估计目标。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欢送大家共享。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一、目的和内容为进一步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防止和削减事故发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2、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三、定义1、事故隐患的含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治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急状态、人的担心全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觉后能够马上整改排解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肯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
3、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级1)一级重大事故隐患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殊严峻,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3)三级重大事故隐患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
4、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四、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公司性隐患自查带头工作,并签发全公司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展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良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公司安全办公室;公司安全办公室负责对全公司性隐患整改状况的验收。2、车间主任负责各自车间隐患自查工作;并签发车间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车间班组长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展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良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
5、隐患整改状况验收。3、公司安全办公室负责公司隐患排查工作:并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展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良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安全办公室;公司安全办公室对隐患整改状况验收。4、公司安全办公室编制安全检查规划,治理各项安全检查表。5、定期评审修改安全检查表。6、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五、工作要求1、隐患自查企业开展全厂性隐患自查每月不少于1次;车间开展隐患自查每周不少于1次;班组(工段)每天或每班应检查各岗位、工艺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状况,是否存在事故隐患。企业主要
6、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应亲自参与全厂性检查活动,并随机抽查车间、班组隐患自查状况,对发觉的重要状况应准时讨论整改;企业安全办公室应深入车间班组,催促、标准和指导隐患排查工作。2、重点部位“十必查”企业在隐患排查中应突出重点,做到“十必查”:一是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企业供电、供水等部位的安全运行状况必查;二是工艺技术治理、仪表治理、“工艺变更治理”制度执行状况必查;三是设备维护保养、主体设备、特种设备等设备安全制度执行状况必查;四是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执行状况必查;五是设备检修作业、厂内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环节的防火
7、、防爆制度执行状况必查;六是企业防雷、防汛、防构建筑物倒塌、防静电等治理制度和措施落实状况必查;七是岗位操作人员承受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劳动爱护、自觉执行操作标准和应急处置技能状况必查;八是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物资储藏状况必查;3、隐患排查状况定期报告企业建立车间(部门)、企业、安监部门逐级报告隐患自查自改状况的机制,即:班组自查发觉的事故隐患上报给车间;车间自查发觉的事故隐患上报厂级安全办公室;企业每月25日前要向乡镇(街道)报送隐患自查自改状况表,企业当月排查和整改的较大隐患,应以书面形式上报。企业发觉重大隐患和紧急状况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应马上报告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8、。 六、重大事故隐患治理1、重大事故隐患申报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当地县监局申报,由县安监局公示并监视生产经营单位整改;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市安监局,由市安监局监视生产经营单位整改;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安监局,由省安监局监视生产经营单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缘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为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视治理,防止意外损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安全,依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学校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
9、的责任主体,校长对学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二、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实时检查、巡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地点、工程、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准时发觉并排解存在各类事故隐患。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展。四、对于检查发觉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准时的登记,建立档案或隐患治理台帐,对学校制定的重大隐患整改规划、整改责任人等有关状况资料备案。五、每周召开一次班子会议,讨论解决隐患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六、学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每月对学校安全隐患进展一次全面检查,发觉问题准时处理。发觉难以解决
10、的重大问题时,准时报告校长,校级领导讨论打算后上报主管部门。七、学校准时向县教育局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状况。八、学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嘉奖机制,对未定期排查事故隐患或未准时有效整改事故隐患的处室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对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处室和个人予以嘉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及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治理暂行方法提取费用的规定,结合本学校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一、根据暂行方法规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专项费用,在义保经费中列支,特地用于完善和改良学校安全办学条件,治理安全隐患,确保隐患整治资金的落实。二、安全
11、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应当根据“工程规划、确保需要、标准使用”的原则进展治理。财务处应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学校财务安全费用规划,保证专款专用,并催促监控其合理使用。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应当用于以下事项:安全隐患或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和其他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直接或相关的支出。四、总务处应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隐患费用的数额、支付规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治理工作完毕,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主办会计治理。五、校长对安全隐患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规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状况年度报告。六、财务部负责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进展统一
12、治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规划、安全经费使用等,依据年度安全隐患排查规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快速准时。七、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审核、汇总并编制学校安全费用投入规划,审核安全投入报告,监视检查安全投入落实状况,汇总并建立学校安全经费投入台帐,编制年度安全经费提取和投入状况报告。八、安全排查治理费用实行专户核算。学校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排查治理费用缺乏的,超出局部按正常根据有关规定再行列支。九、安全领导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对有关专业安全排查治理费用的使用实施监视治理。十、发觉安全费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学校
13、将按情节严峻程度严厉处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治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进展制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退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一、隐患排查制度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把握隐患的存在,分布状况,分析产生隐患的缘由,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
14、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急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学问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治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治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准时发觉和制止;危急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状况。4、对排查出的隐患,根据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退报告制度执行。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舞广阔职工积极参加和监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准时发觉的重大安全隐患进
15、展举报,根据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嘉奖。6、积极协作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担心全状态和治理上的缺陷。只有准时实行措施消退隐患,才能把事故毁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准时消退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1、隐患整改的根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六定:定安全隐患工程、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求、定整改验收部门。五不准:凡个人能整改的不准推到班组;凡本班能整改的不准推到下班;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到车间(或分厂);凡车间(分厂)能整改的不准推到公司;
16、凡马上能整改的不准延迟时间。2、各级各部门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应准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3、职工发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状况时,有权停顿作业或者在实行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4、对严峻威逼安全生产的隐患,基层有条件整改的工程,要马上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马上整改到位;不能马上整改的,必需实行牢靠的防范措施,照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急因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马上停产整改。5、建立隐患整改督办验收制度。安全员要对发觉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催促责任单位按时整改到位后,由安全员负责组织验收,并签
17、署验收意见。6、对车间能整改的安全隐患,车间应马上制定整改方案,报安全员审查同意后整改。7、凡本部门无力制定整改措施规划的,应报安全科,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整改措施。8、整改责任单位,必需按规定的时间进展整改,不得相互推诿、扯皮,拖期、延期。9、各专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验收人对安全隐患的整除结果担当验收责任。10、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临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有关部门要写出书面报告,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列入下步整改规划。11、物资供给部门应对安全隐患整改所需的物资、器材的准时供给和产品质量负责,严禁购进假冒伪劣产品或“三无产品”。12、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仔细填写,并经有关人
18、员签字后存档。13、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惩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14、对安全生产监视治理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发觉的安全隐患,要按指令要求和时限整改到位,由公司安全科组织协调整改到位后,书面申请下达整改指令的部门组织验收。三、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退报告制度1、设立“两本台帐”即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明确专人负责填写、上报和存档备案工作。2、对排查出的隐患,根据隐患的等级进展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根据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资金,确保隐患整改到位。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准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主管负责人接报
19、告后应依据隐患等级作出马上整改打算或报告请示主要负责人。4、一般隐患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在隐患治理台帐上记录并销号,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申请主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验收销号。5、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完毕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销号。6、局面复查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隐患类别,隐患部位,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资金,整改到位状况以及整改责任人。7、对排查出的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消退状况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总报告,承受上级单位的指导和监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派查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公司安全隐患派查
20、治理工作,彻底消退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削减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觉后能够马上整改排解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肯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 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觉后应马上整改排解的隐患。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公司将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临时局部或者全部停产停业使用的强制措施打算,并催促有关部门进展限期彻底整改。其次条、任何个人发觉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
21、公司举报。公司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根据职责分工马上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所举报事故隐患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当准时移送,并履行交接程序。第三条、事故隐患的范围1、危及安全生产的担心全因素或重大险情。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3、建立、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害。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5、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6、在敏感地区进展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7、丢弃、废弃、撤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撤除,废弃危急化学品的处理等)。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
22、效劳。9、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第四条、结合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每周应会同各相关部门,对厂区进展隐患排查一次,每月进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所排查的安全隐患,由公司同相关部门编制整改措施,并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各车间、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第五条、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实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解前或排解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急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设置戒备标志,临时或者停顿作业,对难以暂停或停产停业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负责人应准时向公司有关部门
23、报告,报告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缘由、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第六条、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车间、部门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车间、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七条、整改工作完毕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由公司领导组织检查验收。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退的应停顿其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使用。直到检查验收合格前方可恢复运行。第八条、公司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奖惩机制,对未定期排查事故隐患或未准时有效整改事故隐患的部门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对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赐予嘉奖。第
24、九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指责(一)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全保卫部,详细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日常工作。(二)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2、定期组织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根据事故隐患的等级进展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3、对一般事故隐患马上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准时向有关部门报告。4、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监视、检查、通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景,准时分析总结工作情景;6、保证生产事故隐患分类和排查治理工作
25、程序二、安全生产隐患分类和排查治理工作程序(一)事故隐患分类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觉后能够马上整改排解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必需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二)隐患排查治理程序1、检查人检查出安全生产隐患后,应马上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能现场整改的除外),整改通知书上应有:隐患单位、检查时间、隐患情景、整改期限、检查人、被检查人。2、被检查人接收“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展整改,并将整改证明文件、资料,交由检查人存档备查。3、检查人在接收到整改证明文件、资料后,应
26、马上进展复查,复查合格前方能签字确认。4、检查人确认安全隐患已消退,应仔细填写隐患整改记录,并附上隐患整改通知书、整改证明文件、资料等,由所属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保安部存档备查。三、重大事故隐患的跟踪、检查、反应检查人员发觉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准时催促被检查人进展整改,并把握事故隐患整改善度,并准时反应整改的信息,彻底消退重大事故隐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准时排查、治理煤矿安全生产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其次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第三条煤矿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矿长对本矿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
27、理负全面责任,各分管矿长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责。第四条矿安全科等业务科室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工作负有监视检查和查处的职责。第五条煤矿应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报告责任。其次章隐患排查第六条每周对本矿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1次;煤矿科、队、班组负责人和安全治理人员随时进展隐患排查。第七条矿安全科每周召开一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第三章隐患治理第八条煤矿应建立健全隐患登记建档和重大隐患挂牌整改制度。第九条煤矿安全生产隐患实行分级治理。一般隐患由矿长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马上整改或限期整改。重大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根据定时间
28、、定人员、定资金、定措施、定标准的“五定”原则进展停产整改。第十条对确认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区域,由矿安全科下达停产整顿(停顿作业)处理打算书。打算书应包括系列内容:(一)下达停产整顿(停顿作业)指令,明确整改内容和期限;(二)根据矿安全科安全隐患惩罚方法,对科室及相关责任人员进展惩罚;(三)视状况通报有关部门。一般隐患要下达马上整改或限期整改通知书。第十一条各科室、区队自接到停产整顿(停顿作业)处理打算书之日起,必需马上根据要求实施停产整顿(停顿作业)。由科室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停产期间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整改方案,并上报矿安全科。停产整顿期间,停产单位组织职工进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二条全部
29、隐患都要根据“零闭合”治理原则,逐级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实效。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由矿安全科组织验收,安全矿长签字后留安全科备案。重大隐患整改完成,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矿安全科提出书面恢复生产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整改内容、自检结果,并由矿长和安全矿长签署验收意见。第十三条矿安全科收到煤矿恢复生产申请,由安全科组织验收合格,向生产单位下达准予生产(作业)指令后,可恢复生产(作业)。第四章隐患报告第十四条发觉煤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时,矿调度室必需马上向矿安全科报告。第十五条每月28日前,各科室、区队要将本月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状况书面报告安全科。书面报告要科室、区
30、队负责人签字。报告包括隐患的缘由、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结果。第五章罚则第十六条对不按规定限期整改隐患或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执行上级煤炭监管部门和矿安全科停产整顿指令而擅自组织生产的,根据煤矿安全隐患惩罚方法进展惩罚,并依据情节轻重,给与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罚款或者停班处理。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矿安全科。第十八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一、工作目标仔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根底上,突出重点,深入排查治理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仔细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制度中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立,以治理安全隐
31、患为重点,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根据“排查要仔细、整治要坚决、成果要稳固、杜绝新隐患”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短期治理与长期标准相结合,对加油站全面掩盖,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三、排查治理内容1、制度措施制定与落实状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状况;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与落实状况;3、安全附件、机具检测检验状况,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的运行记录和检测记录;4、生产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状况;5、安全教育培训;6、特别工种持证上岗状况是
32、否到达要求;7、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状况满意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应急设备是否合格;四、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1、对部门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准时按规定进展查实,并仔细协调、催促企业进展彻底整改。2、加油站领导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状况的监视检查,准时发觉和消退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3、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准时实行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马上上报,由站领导负责协调解决;站领导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即时上报加油站负责人,召开领导办公会讨论解决措施;加油站无法协调解决的,马上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深刻熟悉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大意
33、义,加油站领导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工作责任层层分降落实,做到各个环节责任到人,但凡由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仔细、疏漏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到位,造成严峻后果或构成犯罪的,将移送zzz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8(一)防火巡查、检查制度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2、消防工作归口治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公司进展防火巡查。定专人每日对网吧进展一次防火巡查,每月对单位进展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3、检查中发觉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根据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4、检查人员应将检查状况准时通知网吧负
34、责人,对检查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准时整改。5、对检查中发觉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准时整改的,依据奖惩制度赐予惩罚。(二)安全疏散设施治理制度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2、应按标准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播送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掩盖。(三)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单位负责人应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
35、当准时予以消退。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觉的火灾隐患进展逐项登记,并将隐患状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状况记录。3、在火灾隐患未消退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力量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准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四)用火、用电安全治理制度1、用电安全治理:(1)严禁随便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36、(4)制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2、用火安全治理:(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治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2)动火作业前应去除动火点四周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急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完毕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照实报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9一、隐患排查1、事故隐患就是可能导致事故的危急行为或危急因素,包括人的担心全行为、设备的担心全状态、环境的担心全因素和治理的缺陷等,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隐患进展排查,并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防止人身的伤亡事故为目的实行超前的有效预防手段,准
37、时发觉和处理各类隐患,力争将隐患毁灭在萌芽状态。2、隐患排查手段应遵循企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实行预防和掌握事故技术,查出并转变生产特别突变、掌握事故发生的目的。3、隐患排查实行安全确认制。每个职工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对欲操作的对象必需做到的确认定、的确牢靠、的确精确地去执行、4、职工在每次作业前必需开展隐患排查。自查自检,坚决做到“三不生产”(担心全不生产,隐患不排解不生产,不制定安全防患措施不生产)。5、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应做到:“一想二查,三严”,即想当天的生产工作中有哪些担心全因素,如何处理;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和符合安全要求,有无隐患;查本身操作是否影响四周的人和其他设施的因素,并准时
38、实行措施掌握事故隐患。6、各级安全治理人员,现场治理人员以及该组长,现场值班人员仔细进展现场巡回检查,观看安全生产动向。要对现场设备动态,制度执行状况,职工工作心情变化状况,文明生产状况,环境因素状况进展检查,并实行措施掌握事故隐患。二、隐患治理1、企业各级安全检查中发觉的隐患必需进展整改。隐患整改通知书应注明隐患单位,责任人,隐患内容,整改期限等。到达整改期限后,逐条对比进展检查验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过整改期限。2、隐患治理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安全技术措施上,当安全技术措施上解决不了,应放在治理措施上,并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正确根据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作为隐患治理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39、3、各类关键环节要害场所、事故多发点的隐患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安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0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治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物的危急状态、人的担心全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按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觉后能够马上整改排解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时难以全部整改到位,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肯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因
40、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详细判定依据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界定。二、工作机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持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负责、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社会和群众广泛参加的原则,实行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报、自改和政府部门监视治理的排查治理闭环治理工作机制。三、工作责任(一)政府责任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事故隐患治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治理机构应当
41、加强对本辖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的监视检查,并帮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视治理职责。村(居)民委员会发觉其所在区域内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准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对当事人进展劝导和制止。(二)部门责任各县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视治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综合监视治理。各县区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视治理。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指导、监视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三)生产经营单位责任生产经
42、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落实以下责任:1.建立全员负责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明确单位负责人、各业务部门(车间)、安全生产治理机构、班组负责人和详细岗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2.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编制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专项资金;4.对从业人员进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照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急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照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6.定期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隐患
43、排查治理状况,并准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四)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以下职责:1.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工作制度;2.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有效投入;3.定期组织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4.催促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准时消退事故隐患。(五)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治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工作责任。1.组织或者参加拟订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标准清单等并催促执行;2.组织或者参加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和培训,照实记录教育和培训状况;3.指导、催促和检查各业务部门(车
44、间)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4.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的立项审核、评估认定、登记建档、实时监控、督导督办和验收确认;5.查处未根据规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有关业务部门(车间)及其责任人员。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一)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治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以下事项进展排查:1.依法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状况;2.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资金投入状况;3.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治理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状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状况;4.存在危急或者职业病危害的场
45、所和区域的装置、设备、设施、工具的安全运行状况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状况;5.爆破作业、大型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危急装置设备试生产作业、危急场所动火及修理作业、有毒有害及有限空间作业、穿插作业、电气修理作业等危急作业的安全治理状况;6.作业场所安全生产风险、职业病危害告知状况;7.已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与落实状况;重大危急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立及措施落实状况;8.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发放和佩戴使用状况;9.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从业人员职业安康检查及建立监护档案状况;10.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及维护状况。(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在每班上岗操作前进展本岗位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前方可进展操作。岗位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事项:1.设备的安全状态是否良好,安全防护、职业病防护装置是否有效;2.规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3.所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定;4.作业场地以及物品堆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齐全、完好,并正确佩戴和使用;6.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是否明确。当班生产活动完毕后,从业人员应当对本岗位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