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pptx(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建筑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学习目的:学习目的:(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熟悉室内给水系统常用材料。(2)熟悉给水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3)了解给水方式的合理选择以及给水系统的设计思路。(1)给水系统常用材料。(2)给水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3)图集给水排水标准图集给水设备安装(S1 2004版)。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及附件安装(S4 2004版)。相关规范、图集:相关规范、图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一、分类和组成
2、一、分类和组成二、给水方式二、给水方式三、管路布置和敷设三、管路布置和敷设四、增压、贮水设备四、增压、贮水设备五、管材、附件五、管材、附件六、水力计算举例六、水力计算举例一、一、 给水系统分类和组成给水系统分类和组成(一)分类1. 生活给水系统u包括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饮用、包括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u根据水质需求,可分为:饮用水(优质水)、杂用水、根据水质需求,可分为:饮用水(优质水)、杂用水、建筑中水系统等。建筑中水系统等。生活给水要求:生活给水要求: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需要;水质应
3、符合国家规定的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需要;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2. 生产给水系统u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的用水系统。包括供给冷却、原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的用水系统。包括供给冷却、原料和产品洗涤,产品制造过程中其他用水。料和产品洗涤,产品制造过程中其他用水。u可分为:循环给水系统、重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可分为:循环给水系统、重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系统、纯水给水系统等。系统、纯水给水系统等。生产给水要求:生产给水要求:根据生产工艺不同,生产用水对水压、水量、水质的根据生产工艺不同,生产用水对水压、水量、水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求各不相同。3.
4、 消防给水系统u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消防设备的用水。u可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要求:消防给水要求: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水质要求不高。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水质要求不高。(二)组成1. 引入管、水表节点引入管、水表节点2. 给水管网给水管网3. 配水装置与给水附件配水装置与给水附件4. 增压、贮水设备增压、贮水设备5. 局部处理设施局部处理设施6. 计量仪表计量仪表给水系统组成部分给水系统组成部分1.1.引入管、水表节点引入管、水表节点
5、 引入管的定义引入管的定义: 引入管也称进户管,是连接室内、外供水管网引入管也称进户管,是连接室内、外供水管网 的联络管,引入管上带有给水控制阀门或水表节点。的联络管,引入管上带有给水控制阀门或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水表节点:安装在引入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泄水装置的总称。总称。户内水表节点:其表后允许不设阀门和泄水装置户内水表节点:其表后允许不设阀门和泄水装置(其前或后宜设橡胶隔振过滤器)(其前或后宜设橡胶隔振过滤器)热水冷水建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等,用于水建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等,用于水的输送和分配。的输送和分配
6、。干管干管支支管管立立管管2.2.给水管网给水管网3.3.配水装置与给水附件配水装置与给水附件配水装置配水装置指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指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以及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以及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给水附件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指给水管道上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水位和保证设备仪表检修用的各种阀门。流方向、水位和保证设备仪表检修用的各种阀门。单把立式菜盆龙头面盆单把龙头单出口消火栓液压水位控制阀可调式减压阀比例减压阀消声止回阀泄压阀4.4.增压、贮水设备增压、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 为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水压、水量或供
7、为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水压、水量或供水稳定性、安全性,而设置的水泵、气压给水水稳定性、安全性,而设置的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水池等设备。设备、水箱、水池等设备。水水 泵泵水水 箱箱气压给水设备气压给水设备5.5.局部处理设施局部处理设施 用于在对给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生产、生活用于在对给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生产、生活用水场合,对市政管网给水进一步处理的设备,用水场合,对市政管网给水进一步处理的设备,如锅炉给水的软化水处理设备。如锅炉给水的软化水处理设备。6.6.计量仪表计量仪表 水表 流量计 压力计指计测水量、水压、温度、水位的仪表。指计测水量、水压、温度、水位的仪表。 二、二、 给水方式选择
8、给水方式选择供水方式供水方式确定因素确定因素建筑类型建筑类型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水质、水量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水压的要求市政水源市政水源供水条件供水条件 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最不利点最不利点所需要的水所需要的水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H1+H2+ H3 + H4 + H5 = H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mHmH2 2O O。管路水损,管路水损,mHmH2 2O O。水表水损,水表水损,mHmH2 2O O。流出水头,流出水头,mHmH2 2O O。富裕水头,一般按富裕水头,一般按1 13mH3mH2 2
9、O O计算。计算。H H1 1H H2 2H H3 3H H4 4H H5 5H2+H3H2+H3H1H1H HH:总水压总水压H4:流出水头流出水头H5:富裕水头富裕水头H4+H5H4+H5水表水表H1:最不利配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入管起点的标高差高差H2H2:管路水损管路水损H3H3:水表水损水表水损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3.5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压力( (自室外地面算起自室外地面算起) :) : 层为层为 m Hm H2 2O O (100kP
10、a) (100kPa) 层为层为 m H2O (120kPa) (120kPa) 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 4 4 m H2O思考:某思考:某7 7层住宅楼,层高层住宅楼,层高2.8m2.8m,市政管网供水,市政管网供水水压为水压为200kPa200kPa,选择哪种供水方式最为经济?,选择哪种供水方式最为经济?(一)低层(一)低层建筑给水建筑给水方式类型方式类型1. 直接给水直接给水2. 设水箱给水设水箱给水3. 设水池水泵给水设水池水泵给水4. 设水池水泵水箱给水设水池水泵水箱给水5. 设气压给水装置给水设气压给水装置给水6. 分区给水分区给水1.1.直接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特点
11、:特点: 系统简单,投系统简单,投资省,充分利用外资省,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供水。但外网水压供水。但外网停水,室内立即网停水,室内立即断水。断水。适用场所:适用场所:水量、水压在水量、水压在任何时候均能满足任何时候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用水要求。下行上给式下行上给式水平干管水箱2.2.设水箱给水方设水箱给水方式式特点:特点: 系统简单,投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但是水外网水压,但是水箱容易二次污染;箱容易二次污染;水箱容积的确定要水箱容积的确定要慎重。慎重。适用场所: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供水水压偏高或不供水水压偏高或不稳定时采用。稳定时采用。上行下给式上行下
12、给式 交叉交叉水泵 3. 3.设水泵给水设水泵给水 (A A)特点:特点: 系统简单,供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较多。箱,但耗能较多。为了充分利用室外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时,管网直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应设旁通管。适用场所:适用场所: 室外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采用。水池水泵3.3.设水泵给水设水泵给水(B B)特点:特点: 系统简单,供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水泵启动频箱,但水泵启动频繁,耗能多。繁,耗能多。适用场所:适用场所:水
13、压经常不足,水压经常不足,用水较均匀,且不用水较均匀,且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管允许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时采用。网抽水时采用。下行上给式下行上给式水池水箱水泵4.4.设水池水泵水箱设水池水泵水箱给水给水特点:特点: 水泵能及时向水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供水可靠,的容积。供水可靠,投资较大,安装和维投资较大,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复杂。修都比较复杂。适用场所: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水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且室内用所需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水不均匀时采用。气压水罐5.5.气压给水气压给水特点:特
14、点: 供水可靠,无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高位水箱,但耗能多、造价高。多、造价高。适用场所:适用场所: 外网水压不能外网水压不能满足所需水压,用满足所需水压,用水不均匀,且不宜水不均匀,且不宜设水箱时采用。设水箱时采用。水箱泄水管水表水池室外给水管水压线室外给水管水压线6.6.分区给水分区给水特点: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外可以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供水安全网压力,供水安全,但系统复杂、投,但系统复杂、投资大,维护不易。资大,维护不易。适用场所:适用场所:市政供水能满足市政供水能满足下部楼层供水要求下部楼层供水要求,上部供水由加压,上部供水由加压装置提供。装置提供。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不利因素:高层建
15、筑给水系统的不利因素:l由于压力过高,造成零件磨损,寿命降低,漏水由于压力过高,造成零件磨损,寿命降低,漏水增加,检修频繁;增加,检修频繁;l由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水锤及水锤噪声;由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水锤及水锤噪声;l维修管理费用和水泵运转电费增加;维修管理费用和水泵运转电费增加;l下层水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龙头开启,水会呈下层水龙头的流出水头过大,龙头开启,水会呈射流喷溅影响使用,还使顶层水龙头产生负压及抽射流喷溅影响使用,还使顶层水龙头产生负压及抽吸现象,形成回流污染。吸现象,形成回流污染。(二)高层建筑给水方式(二)高层建筑给水方式l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生活给水系
16、统中,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0.60MPa0.60MPa;l竖向分区的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各分区最不竖向分区的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都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并且利配水点的水压,都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并且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0.55MPa;l对于水压大于对于水压大于0.35MPa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置减压或调压措施。宜设置减压或调压措施。l一般可按下列要求分区:住宅、旅
17、馆、医院其最一般可按下列要求分区:住宅、旅馆、医院其最低卫生器具的静水压宜为低卫生器具的静水压宜为0.30.30.35MPa0.35MPa;办公楼、;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宜为教学楼、商业楼宜为0.350.350.45MPa0.45MPa。解决办法:竖向分区解决办法:竖向分区1.1.分区并联(并列)分区并联(并列)给水方式给水方式各分区独立设置水箱和水各分区独立设置水箱和水泵,各区水泵集中设置在泵,各区水泵集中设置在底层或地下室水泵房内。底层或地下室水泵房内。优点:优点:独立给水系统,互独立给水系统,互不影响,集中布置,维修不影响,集中布置,维修管理方便。管理方便。缺点:缺点:水泵出水高压管线
18、水泵出水高压管线长,分区水箱占建筑空间,长,分区水箱占建筑空间,布置困难。布置困难。2.2.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分区串联给水方式各分区独立设置水箱和水各分区独立设置水箱和水泵,各区水泵分散设置在泵,各区水泵分散设置在技术层中,低层的水箱兼技术层中,低层的水箱兼作上一区的水池。作上一区的水池。优点:优点:设备和管道较简单,设备和管道较简单,投资较省,能耗较小。投资较省,能耗较小。缺点:缺点:水泵分散布置,管水泵分散布置,管理维护不便,水泵连同水理维护不便,水泵连同水箱所占设备层面积较大,箱所占设备层面积较大,供水可靠性差。供水可靠性差。3.3.分区减压水箱给水方分区减压水箱给水方式式整个楼层的用水量
19、全部由设整个楼层的用水量全部由设置在低层的水泵提升到屋顶置在低层的水泵提升到屋顶总水箱后,再分送至各分区总水箱后,再分送至各分区水箱,分区水箱起减压作用水箱,分区水箱起减压作用(释放静水压力)。(释放静水压力)。优点:优点:水泵数量少,费用降水泵数量少,费用降低,水泵房面积小,各分区低,水泵房面积小,各分区减压水箱容积小。减压水箱容积小。缺点:缺点:屋顶总水箱容积大,屋顶总水箱容积大,水泵运行费用高,供水可靠水泵运行费用高,供水可靠性差。性差。4.4.分区减压阀给水方分区减压阀给水方式式整个楼层的用水量全部由整个楼层的用水量全部由设置在低层的水泵提升到设置在低层的水泵提升到屋顶总水箱后,再分送
20、至屋顶总水箱后,再分送至各分区,各分区设减压阀各分区,各分区设减压阀起减压作用。起减压作用。优点:优点:减压阀不占设备层减压阀不占设备层面积。面积。缺点:缺点:水泵运行费用较高。水泵运行费用较高。5.5.无水箱分区给水无水箱分区给水方式方式 特点:特点:供水可靠,无高位水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用水不均匀生活给箱,用水不均匀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变频泵。水系统宜采用变频泵。适用场所:适用场所:高层建筑下部供水压高层建筑下部供水压力过大,室内用水不均力过大,室内用水不均匀匀. . 各分区最低点的静水各分区最低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压力不宜大于0.35MPa0.35MPa。三、三、 管道布置和敷设管道布置
21、和敷设1.1.管道布置原则管道布置原则n利用外网压力;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的距利用外网压力;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的距离输水;力求水利条件最佳离输水;力求水利条件最佳。(经济原则)。(经济原则)n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管道宜沿墙、梁、柱布置,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管道宜沿墙、梁、柱布置,但不能有碍生活、工作、通行,一般可设在管井、吊顶内但不能有碍生活、工作、通行,一般可设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或墙角。(实用原则)。(实用原则)n确保管道不受到损坏确保管道不受到损坏。(安全原则)。(安全原则)n便于安装维修便于安装维修。(便于维修管理原则)。(便于维修管理原则) n 明装明装
22、:在室内沿墙、梁、柱、顶棚下、地板旁暴露敷设。:在室内沿墙、梁、柱、顶棚下、地板旁暴露敷设。n 暗装暗装:敷设在地下室顶棚下或吊顶中,或者在管井、管槽、:敷设在地下室顶棚下或吊顶中,或者在管井、管槽、管沟中隐蔽敷设。管沟中隐蔽敷设。2.2.管道敷设方式管道敷设方式4.4.管网布置形式管网布置形式安装准备安装准备预留孔洞预留孔洞预制加工预制加工干管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消毒冲洗管道消毒冲洗3.3.管道敷设工艺流程管道敷设工艺流程n 枝状: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单向供水。枝状: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单向供水。n
23、环状:不允许断水的建筑或生产设备。环状:不允许断水的建筑或生产设备。环状式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高。
24、5.5.管道敷设要求管道敷设要求(1 1)引入管敷设要求)引入管敷设要求n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管(防水套管)。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管(防水套管)。 n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0.2m,覆土,覆土0.7m0.7m以上。以上。n室内覆土:金属管室内覆土:金属管0.3m0.3m; n 塑料管塑料管DN50mmDN50mm,0.5m0.5m;n DN50mmDN50mm,0.7m0.7m n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1m;室内给水;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
25、得小于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0.15m。n 引入管数目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及消防要求等因素确定。引入管数目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及消防要求等因素确定。(2 2)室内管道敷设要求)室内管道敷设要求n 给水横管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口,预埋穿楼板应预留洞口,预埋金属或塑料套管。金属或塑料套管。穿墙套管穿墙套管穿楼板套管穿楼板套管 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管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管道的接口不得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给水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