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9篇】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受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生疏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预备 投影仪、不同长度的铅笔假设干、刻度尺。 教 学 流 程 共性化设计 一、导入课。 教师言语导入。 师:通过同学们,我们每天在这间教室里学习,讲台是教师的好伙伴,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今日,这两位伙伴有话要对大家说呢?大家听吗? 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今日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长
2、,小朋友们能告知我吗?还有我呢,我是课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长,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能告知我吗? 二、授 1、桌子有多长。 1估量活动。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2实际测量。 教师询问:同学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 学生答复可以用东西量。 3争论沟通。 让学生来说一说刚刚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桌子有多长。 学生们说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师总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这样说起来真是麻烦。 那有没有方法使测量的结果都全都呢? 生说:可以用尺子来量。 4生疏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 厘米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拿出刻度
3、尺,认一认。 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个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厘米。让学生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指甲盖、鼻孔等 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1引导示范。 师:首先我们应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 让学生想想,有时候一枝铅笔不会刚好是政厘米 数,该怎么办? 应当读出较为接近的整厘米数即可。 2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呈现测量的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先估量有多长,再量一量。 2、其次题:蚂蚁搬豆。 3、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今日你知道了什么 ? 板书设计:
4、桌子有多长厘米的生疏 教师准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比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测量的工具,教师准时补充。 指导学生任意测量,再全班沟通。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猜数玩耍,初步感受逐步靠近的数学思想,进展初步的推理力气和数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根底上进展的。教材通过情境图“小小养殖场” 创设了一个猜数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运用“多一些”“多得多”
5、“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语描述,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比照旧教材,版教材在原有根底上进展了改动,如丰富了主题情境图,参与了羊和兔,让学生在猜数玩耍中感受“多得多” “差不多”等词组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在练习中,则删除了猜数玩耍。在对旧教材的反复比照解读中,进一步体会教材的设计意图,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确定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展描述,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大量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会运用 “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又能让学生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进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计:
6、 一、直观感受,体会意义 师:同学们,假设这三杯多少不同的饮料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杯呢?为什么? 引出“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比较中初步体会这些词组的意义。 】 二、自主探究,理解知。 1、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师:在这个小小养殖场中住着哪些小动物,说一说,谁多?谁少?能试着用这些词组把它们之间多少的关系描述得更具体些吗? 2、沟通比照,初步体会。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组描述鸡、鸭、鹅三者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的数字解释这些词组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中渐渐过渡到对
7、数字抽象的比较中,进展学生的数感。】 3、知运用,点拨引导。 1出示兔子图,18,26,90,97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在提示下进展猜数,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设计意图:在对知的稳固运用中,培育学生的推理力气,渗透靠近的数学思想。】 2羊的只数与鹅差不多,羊可能有多少只?让学生先说一说差不多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最终从70、26和3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三、稳固练习,扎实知 1、结合生活实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组说一说。 2、猜猜教师的年龄。 3、猜数玩耍 4、猜一猜糖果有多少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两倍
8、的多少,但学生在没有学过100以内加减法的状况下,要让学生口算出28的两倍大约多少有相当的难度,因些将原有教材中28更改为30,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5、比一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确定的标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展描述。】 四、谈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篇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力气目标:能用标准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欢快,共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
9、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快欢快活学数学,快欢快活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预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师: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小巧和小亚进展比较呢? 板书: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展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其次阶段:创设
10、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师:张教师还预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马虎的小胖给弄乱了。张教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展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展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乐观自觉地想方法进展比较活动。初步感受比的过程,由于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消逝的,所以在比较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较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舞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
11、汇报标准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时机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娴熟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预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依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标准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确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互动二:轻松一下(放) 【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于课堂的35分钟会有疲乏,在的学习阶段
12、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调整学生学习的心情,消退疲乏,又能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连续学习】 互动三: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教师,小耳朵安静听,快欢快活学数学 第四阶段:玩耍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较,三种状况 师: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玩耍,哪幅图适合来玩呢?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展观看记忆。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此玩耍的设置既将记忆力,观看力和语言表达力气的要求融为一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玩耍的情境下完毕教学,学生沉醉在玩耍的喜悦中,而对应比较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思维中】 一年级数学教案模
13、板 篇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生疏=、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进展初步的观看力气、思维力气和语言表达力气。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生疏,今日我们将来生疏“=”、“”、“”,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授。 1、教学例题。 1出例如题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小兔
14、有几只? 学生答复,教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小猴有几只? 学生答复,教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教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教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答复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15、学生答复,教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看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 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教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忆一下,刚刚学习了“大于号
16、”,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 教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 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看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 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刚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教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
17、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日你生疏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学
18、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快活的玩耍和现实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观看、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教学重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森林里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效劳员。 这一天,餐厅来了很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赶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 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
19、”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 二、学问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3、试一试:263167498990 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以下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 5、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的数一样,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6、试一试:比大小。第6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稳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 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按挨次填数。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 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再说说有什么特点。 依据填好的表,把以下图中缺的数填上。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