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评课稿.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评课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评课稿_二年级有余数除法教案 优点我就不说了,我说些建议 1、这堂课引入有余数除法时只涉及到了包含除(几个一组)而没让学生平均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如让学生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学生认真观看表格,把分的几种状况进展比拟并分类。学生通过观看比拟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而剩余的局部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在现
2、实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课外拓展的还不够,因此学生把握状况无法很好地进展比照。应再出示以下几类: 请你来当小教师,推断对错.144=32 132=53 194=43 183=53 猜数嬉戏.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 为什么 假如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假如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假如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 今日,我听了王艳红教师的一节有余数的除法课,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王教师在课堂上的大方和稳重以及良好的课堂组织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要感谢王教师为这节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首先说教材,有余
3、数的除法这局部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长和扩展,两局部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根底,后者是前者的延长,同时也是今后连续学习除法的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需学好。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意义,把握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我认为王教师在这节课上有以下亮点: 1、王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有亲和力,根本功扎实,随机应变力量强。这是王教师的一贯作风,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为学生制造一种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 当学生答复不出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点时,王教师再巧然点拨,学生便豁然开朗。 2、王教师用手指嬉戏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4、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主动参入到课堂中来。 3、王教师大胆对教材进展重组,在把握教材学问点的状况下,敏捷处理教材内容。王教师不是直接讲解例2,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针对学生消失的问题再讲。 4、王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奇怪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引导他们去探究和合作讨论。这样做为学生供应了更多的讨论和探究的时机,也使学生的力量得到培育。王教师从现实动身,从学生熟识的摆小棒入手,明确摆小棒是有余下的小棒,从而引入一个新的数余数,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理解余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使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5、王教师细心的教学设计
5、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到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目的,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更新奇。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王教师却是在讲台上边讲边板书竖式,而学生也再讲台下面边听边列竖式,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新授的印象。这也是我今日的收获。 课堂永久是我们探究的阵地,再完善的课堂都有缺陷,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整节课虽然学问连贯,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时间有一点紧凑,如能以改错或推断的形式,出一些稳固题,让学生观看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为下节课打根底,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就更完善了。 2、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
6、的写法时,教师应当多强调商、余数以及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和“最多能摆几,”这样直接关系到以后试商时能上几,由于试商时商和除数相乘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并且最接近被除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最终我要感谢王教师为了这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感谢她给我们学校的教研带来耳目一新的一课,带给我们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看、比照等活动,使学生发觉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状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育学生全面思索问题的意识。2通过操作、计算、比拟等活动,让学生经受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
7、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力量以及恰当地进展数学表达的力量。3使学生初步把握试商的根本方法,并能较娴熟地进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育学生的运算力量。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连续把握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状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状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状况(余数不为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讨论的内容。在除法计算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
8、“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拓展。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这种亲密联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比照更有利于学生对这局部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相应地,详细内容也进展了一些调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局部:第一局部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其次局部是解决问题。教材详细编排构造如下。有余数的除法是今后连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根底,由于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根底,并且这局部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这局部学问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局部学问对于学生连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学
9、年段的调整,教材在编排的层次上有以下变化。首先,不断将有余数的除法与刚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两种状况比照呈现,并借助大量的操作帮忙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关系。其次,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竖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为试商的教学作好预备。最终,单独编排试商的例题,突出试商的方法:求商时要想几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并且保证余数小于除数。同时,为保证试商的精确性和速度,教材在练习中还增加了单项练习,如练习十四第4题和第6题等。2教材编排特点在教材内容的详细编
10、排上,教材表达了如下的编排特点,从而使得学问更简单为学生所理解,也表达了更科学的数学学问的构造。(1)注意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相关学问的理解。与表内除法单元借助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编排全都,本单元教材的编排连续借助操作等直观,帮忙学生理解所学学问,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来进展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学问。又如,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竖式中的每个数所对应的操作中的详细对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外,
11、在解决问题的例6中,同样借助画图这始终观手段,帮忙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余数所代表的事物,进而帮忙学生学会解决问题。(2)通过比照帮忙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为帮忙学生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展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根底,通过比照加以编排,主要表达为下面4次比照。第一次是例1中平均分物过程的比照。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忙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两种状况。在比照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熟悉,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比照。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比
12、照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第三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比照。借助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与横式的比照,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第四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与表内除法的竖式的比照。借助操作,在比照中帮忙学生连续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由上面的表达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比照,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问之间的联系,为建构合理的学问构造网络供应支撑点,同时,还能培育学生分析、比拟、归纳的力量。(3)针对难点增加教学试商的例
13、题,帮忙学生经受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本单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编排,与表内除法的试商是全都的:都是先通过操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究求商的方法并进展相应的计算。在本单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过操作分物得出来的,从例4开头离开详细情境直接用竖式计算,这就必定要用到算法。这个算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编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竖式,要求学生想乘法口诀,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这样的数学,既教给了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为后面连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了根底,由于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就是屡次进
14、展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4)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培育,并连续落实“四能”目标。加强对解决问题力量的培育,将培育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局部数学学问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修订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这样的编排,为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供应了清楚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详细到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5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并用“进一法”确定问题的答案;例6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问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在详细编排上,教材连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受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查找策略解决问题、回忆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思维水
15、平、不同思索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敬重学生的进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可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促进学生思维力量的进展。此外,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教材尽可能地给学生供应时机,让学生经受了从现实生活或详细情境中发觉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存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阅历。长此以往,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三、教学建议结合前面的阐述及本单元学问的特点,下面对教师教学提出一些总体的教学建议,供教师进展实际教学时参考。(1)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几何直观是标准(2023)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
16、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图想事,借图促思,据图说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进展正处于详细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离不开详细事物的支撑。而几何直观正好凭借其直观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简单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索、探究,突破学习难点,提醒问题本质。因此,在教学时应留意充分运用(几何)直观,详细表达如下。首先,借直观帮忙学生建立最根底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根底学问,这些例题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直观的根底上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和比照,帮忙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余数除法 小学 年级 数学 有余 除法 评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