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5篇)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1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3、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具学具: 教师预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预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教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得意的
2、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兴趣。 学生小组内沟通,并且教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沟通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展有序观看。 通过教师参加,渗透分类观看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教师依据汇报状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展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沟通、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二、馈实践 1、谈话:教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根本含义,使学生
3、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进展数感。 2、谈话:教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和教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知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挨次 1、逐次感知15的挨次。 2、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3、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熟悉,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看等活动中获得对线
4、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熟悉,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熟悉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预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厘米400厘米=()米 3米=()厘米700厘米=()米 2
5、、量、画线段。 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量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答复。 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量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推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头,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6、。 相互沟通,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推断锐角、钝角?。 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3 教学内容:p62例1、例2 三维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熟悉,进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预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嬉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7、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应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
8、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争论答复,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助算一算。 三、稳
9、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赐予嘉奖。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0字范文4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看各种物体,帮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外形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1100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