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五篇.doc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五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优秀教案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玩耍活动,让学生觉察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照旧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觉察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天平玩耍,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照旧成立。 教具、学具: 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 教师课前给每个组预备了一个天平。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日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玩耍,通过玩耍同学们将会觉察一些特别好玩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阅历根底动身,引导学生
2、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能否用一个算式表示:5=5 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觉察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4、假设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 5、通过
3、上面的玩耍你觉察了什么?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照旧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假设天平都减去一样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体会到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照旧保持平衡后,让学生进展猜测和验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思维力气。】 7、通过刚刚两组玩耍,假设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觉察什么数学规律?小组沟通。(通过天平玩耍,觉察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照旧成立) 8、 120+( )=
4、120+35 234-123=234-( ) 345-( )=345-( ) 三、解释运用 1、(出示图片)这时候天平平衡吗?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你知道这道题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2 (留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 (2)X=2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来证明一下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自己体会,独立完成解方程的题目,然后再由教师进展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高效。】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独立完成,全班反响,沟通。 3、全课小结。 通过
5、今日的玩耍,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问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学问根底上,探究生活中一些不规章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学问的理解和深化。 2. 力气目标:经受探究测量不规章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学问测量不规章物体体积的活动阅历和具体方法,培育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力气。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学问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2、听故事,曹冲称象(大象的质量
6、转换为石块的质量)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的体积转换成水的体积)。故事对于我们的这节课学习是不是会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呢? 3、观看(石块土豆)的外形,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章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章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章,指出今日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试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1. 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依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 方案一 ,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留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
7、好能让石块浸没而上升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方案二,取水,在空器中倒满水,然后把石块渐渐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2. 小组汇报各自做法,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上升局部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一样。 3.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说说看, 我们班是不是会消逝曹冲其次呢? 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参与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
8、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上升的这局部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有称重的方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依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预设五:用橡皮泥代替水做也可,把石块放入长方体空器,往容器内塞入橡皮泥,直到塞满为止,取出石块,再塞入橡皮泥(压平,测量橡皮泥的高度,把底面积乘容器高度与橡皮泥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三、稳固提高 今日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教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 一个长方体容
9、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 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确定量水的量杯中,依据水面上升的状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试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章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气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 2、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把握统计的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北师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