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00字.doc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00字.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00字 数学看似严厉、枯燥,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颜色。但假如专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欢乐。学生学得也简洁,自然而然地情愿上数学课。要让学生情愿上数学课必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仔细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向是很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依据十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受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教师务必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作一名专心的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比方数学课本
2、中的“你明白吗”,从中有许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它是怎样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这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们,他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兴趣。 其次,从生活中捕获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 数学源于生活,只有从实际动身,才能便于操作,简单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布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详细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识的生活实际中的详细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查找
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展讨论性学习。比方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己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量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还有,在学习统筹方法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 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去琢磨,自己先专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观摩了俞_、刘_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现课,以及吴_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_等几
4、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受较深的是俞_教师的平均数和强_教师的圆的熟悉。 第一天先听的是俞_教师的平均数。首先,俞教师先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把握程度,同时活泼气氛。出示导入题目: 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教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头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当填多少适宜呢? 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 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 生:太快了。 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适宜呢? 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争论,最
5、终得出13秒是适宜的。 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平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教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 师:每次都会离13较近,(小磁铁展现,把五次的成绩平均为13秒的过程) 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消失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水平。 师:正好反映真实水平的数为平均数。接下来教师又问了几个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2)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平均数的用处以及加深归于平均数的理解。最终,教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习,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
6、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水平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 (1)怎么来比? (2)假如男生组去掉最终一个,会比拟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拟总分,也可以比拟平均数。 (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当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拟的就是平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育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终,教师总结: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水平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教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泼与学习。然后是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
7、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的其次节课是强教师的圆的熟悉,强教师的课堂气氛幽默幽默,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我个人也比拟喜爱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头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教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觉问题。 2、用圆规画圆要留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根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留意的地方。这时教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留意的点的理解。 第三
8、个环节是对圆的各局部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探讨,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教师(用一般绳子)和学生(用松紧带)在黑板上进展画圆竞赛,引入对画圆时一样点的探究。此时学生很简单总结出来一样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局部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局部的理解,教师出了两个小问题: (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习,出示图片,请学生推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教师出示推断题请学生推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
9、,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终就是课堂练习了。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晰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 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适宜?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缘由。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很多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缘由,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 听完这两个教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学问的承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学问传授的梯度肯定要把握好
10、,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学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了。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今年春,我生了一场病,请假休息在家,起初,教师们说我出差了,后来孩子们知道我身体不好,处处打听我家的住址,纷纷探望,一束鲜花,一只千纸鹤,一句纯真的问候,给病中的我带来了特有的暖意。令我震撼的是一个男孩送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真一行怯生生的字:刘教师,是我把您气病的吗?请您原谅,我以后再不马虎了,祝您早日康复! 我不能原谅的是自己,就是这个同学的一道数学题没做对,那天我大光其火,并且几天都纠住不放,看到这张明信片,我读懂了一颗心灵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善待孩子的过错,学会宽
11、容,由于,宽容,是一种才智的胸襟。学习的旅途风光无限,有清溪孱孱,有枫叶如丹,有天高云淡,有九曲回环教师应以海纳百川般的胸襟为孩子翻开一扇扇宽容的窗子。多一扇窗子,生命就多一份暖和的阳光,多一点成长的空间;多一份宽容,师生之间就会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温馨的理解。这样,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师生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 宽容,还是一种成长的力气。学会宽容能使教师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让我们每天把微笑带进课堂,使课堂沐浴人性的光芒;把自信带给孩子,让他们每天在自信中成长;把敬重带给孩子,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把宽容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使他们也能够学会用宽容来回报宽容,问人生的进展涂上
12、亮丽的底色。 “玩”数学 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倒过来想”的思维方法。单元后练习十六第10题,是道扑克牌嬉戏题:把四张扑克牌排成一行,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3张和第4张交换位置,翻开看到的结果,如下图,要求:(1)认真观看四张扑克牌位置的变化过程,说说这四张牌原来是怎样放的;(2)拿出四张扑克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在翻开看结果,请同桌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样放的,猜对的为胜。 以往学这道题,要么是教师带一付扑克牌进课堂演示一下,要么是用课件演示一下,从课堂上学生的表情看出,学生们似懂而非懂,有隔靴抓痒的感觉,这次,我再教这一教材,课前
13、布置学生带扑克牌,课上按题目要求玩扑克嬉戏,边玩边说说自己的体验,接着,同桌相互出题,玩出把戏,从课堂上学习的气氛,从学生的情趣,我知道我成了最大的赢家,那一刻,师生心愿一样,投入热忱,投入共性,投入情感,一起共享欢乐,形成一个真正的“欢乐共同体”;那一刻,师生共同体验玩的欢乐,感觉生命成长的意义,享受自我实现的满意,那一刻,孩子的笑脸无疑是世界上最光明的星辰,孩子的笑声无疑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天籁。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动的!“快欢乐乐地玩,轻轻松松地学”,莫非这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境地吗? 黄全愈先生的著作玩的教育在美国,从中美教育的比拟中,反思中国的教育现状,把“玩”提高到“素养教育的摇篮”的高
14、度来熟悉,在美国文化的字典里,欢乐玩,同人生,同教育紧紧相连。斯宾塞欢乐教育一书中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一个欢乐的人。 玩,是儿童的天性,会玩的儿童是安康的,欢乐的。愿千千万万的教育工和家长们把“童心”和“玩心”还给孩子。 感谢差生 本学期数学课队师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就是探究“圆的面积计算”。 课上学生探究20多分钟后,我请学生展现探究成果,甲学生按教材要求把圆平均分成16份,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找到长方形与原来圆的联系,推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乙学生边演边说:把圆对折,始终对折下去,把圆平均分成32份为止,每份就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依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每一份的面积,
15、再乘32就是圆的面积,听完乙同学的回报我心中为之一喜,转化的思想在这个同学的实践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合理运用,“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探究成果吗?”当我再次抛出这句话时,课堂一片寂静,这时我发觉坐在边排的一名差生丙,欲言又止,我欣然请他陈述,他慢吞吞的说:我在圆外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算出来,然后减去四个小块面积,就是圆的面积了。我追问:“四个小块怎样求?”这个差生说:我把四个小块当成三角形来求,学生丁马上站起来反对:我有意见,这四个小块不是三角形!差生丙出示他的图,我可以再正方形四角分别画一条线段,学生丁较起劲来:这样计算出来的圆面积会比原来的圆面积大!差生丙脸红了起来,不做声,我准时
16、为丙救场:丁同学说得没错,这样算出来的面积是变大了,但是丙同学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讨论圆面积的计算,值得大家学习!我为学生的精彩表现欣然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闹的掌声。 学期已经完毕,但这节课差生丙的表现记忆犹新,让我刮目相看,说实话,我自己对圆的面积的计算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这册教材我教过好几遍,唯有差生丙丰富了我的教学。 每每想起这节课,“感谢差生”四个字就会涌上我的心头。 一学年一晃过去了,62名学生如同62朵鲜花,每个孩子都带给我不同的颜色,只要你专心,你就会从这一个个小花苞身上感受到更多:任性的黄也有听话的时候,活泼的绿也有调皮的时候,独立的紫也有依靠的时候,淘气的青也有温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心得体会 8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