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彩线连彩点》.docx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彩线连彩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彩线连彩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彩线连彩点_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人教版 第3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制造的乐趣。、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展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教学预备:(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颜色纸。(2)供学生观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选。教学活动过程;()引导阶段:、观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
2、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通过观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颜色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一样点:外形瘦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看他们的外形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进展阶段:、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采纳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鼓舞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
3、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小学美术教案:彩线连彩点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好玩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提醒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观赏作品 1、教师展现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4、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现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索: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预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纳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颜色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展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忙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爱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
5、象。 2、组织学生进展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展表扬和鼓舞。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完毕的整理和整 五、整理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设计思想: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无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进展为本设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布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观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沟通、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进展。 教材分析:
6、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 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根底上进展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挨次,能正确进展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需的根底。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稳固对运算挨次和计算方法的熟悉。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这一学问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学问根底、生活阅历,
7、充分引导学生联系详细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挨次,把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详细情境多观看、多争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悟并把握学问。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详细含义,会进展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育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猎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使学生经受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过程,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力量。 4、使学生在理解和把握学问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欢乐。 重点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挨次,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
8、预备: 图片、小棒、正方形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准备好了去乡下的奶奶家玩(贴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动身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 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一路上,芳芳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处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芳芳赶忙跑过去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彩线连彩点 小学 一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