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_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熟悉 12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3.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4.鼓舞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力量和表达力量。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家乡之美,感受家乡之情。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课文谈话: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爱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吗?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也都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画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观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2.学生自由朗读,图文结合熟悉生字。3.沟通,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板书: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4.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全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敬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确保读书活动的实效性。)三、学习生字词语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齐读。2.去掉词语中的拼音。指名读,齐读。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四、再读课文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自己选择最喜爱的段落练一练。五、稳固练习1.圈出正确的拼音奔(ben ben? ) 宽(ku?n k?n ) 市(
3、si shi) 原(yu?n y?n )2.比一比。四?匹下?虾贝?见现?宽六、写字1.出示前 4 个生字“贝、原、男、爱”,引导学生观看这些字的特点。2.选择不好写的字进展书写指导,强调留意事项。3.学生自由练写,展现评价。七、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家乡 画家乡 综合课1、熟悉“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4、让学生用最漂亮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得意的家乡。熟悉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小
4、组合作画笔 课件2课时第一课 时一、新课引入:(图片导入)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爱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你想把自己漂亮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表达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我们都有一个漂亮得意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三、在比拟中学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一)分组,以一样的生活区域为标准。(二)观赏风光美。(先观
5、赏同乡的美景)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2、请学生争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爱?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一样、不同之处。(五)观赏语句,运用语句。1、用“”划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宠爱。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根底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拟熟识的家乡。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拟熟识的家乡图片,自学。2、完成口头练习。()的家乡在()。他画的()那么()那么()。还有(),那个孩子()。3、指导感情朗读。4
6、、会观赏美的语言并背诵。五、有感情朗读有关章节。六、作业:1、选择自己喜爱的局部背诵。2、了解、搜寻自己不太熟识的生活区的有关状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检查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一样,有哪些不同?三、依据学生的沟通合作,学习有关段落。(一)分组,以搜集一样区域资料为标准。(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骄傲的是什么?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3、教学生字“虾”“
7、贝”的音、形、义。4、配乐,感情朗读。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涛涛的家乡。7、依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三)拓展:(美术课画家乡的根底上)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四、作业:1、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背诵。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板书:24画家乡那么那么山山京京画家乡涛涛青青平平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描写了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宽阔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
8、洋。连绵群山,威猛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孩子们通过观赏,能够从小喜爱我们的祖国从小喜爱自己的家乡,用他们五彩的画笔,绚丽的颜色,画祖国,画家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宽、虾”等十二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喜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熟悉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喜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预备: 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 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提问:你的家乡在那儿?说说你的家乡是什么样。你喜爱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
9、、初读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中介绍了那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 三、精读其次段,指导感悟 1、教师出示沿海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观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学生画出最喜爱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爱。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生字 图文结合熟悉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宠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表达鱼虾许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讲解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看图 这是谁
10、的家乡?他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景物? 读文 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讲解 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图画。 五、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爱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抢认生字 原、奔、密、匹、市、楼。 讲解员讲解图画。 表情朗读最喜爱的句子。 自学一样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质疑。 3、出示“读读说说”(p106),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稳固本课生字生词,指导正确书写。 2、教给学生正确、标准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稳固本课生字生词,正确书写。本课要求写的字。 教学难点:
11、 写好本课要求写的字。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学问 1、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说话。 二、指导熟悉书写本课的生字 1、观看“我会写”中的生字,找到构造的规律。 2、学生沟通后汇报 “我会写”中的生字为独体字、上下和半包围构造的字:贝、爱、男、原。 左右构造的字:虾、跑 3、探寻书写规律 独体字、上下和半包围构造的字:在竖中线及横中线四周,书写紧凑。 左右构造的字:左小右大。 4、指导书写,教师随机指导。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涛涛海边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
1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2个生字。2.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 重点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涛涛家乡的美。4.初步激发学生喜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家乡的美。 课前谈话 师:今日,沈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先来观赏观赏吧 (课件展现:各地风光图片) 配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多么漂亮,高山、绿水、草原、城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有
13、几个小朋友呀还把自己的家乡画了下来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课题画家乡 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2、质疑:读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谁在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画自己的家乡呢? (板书:谁画?在哪里?为什么画?) 3、师:你们都很奇怪,沈教师也很想知道,那就让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拼一拼。 (2)想一想,谁画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 师:小朋友们读得多仔细啊,我们的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了,你能认出它们吗? (1)自
14、己先读一读。(生字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你读下来,在字音上有没有要提示大家的呢? (2)开小火车检查生字的认读。(利用生字卡片读) 随机分析局部字的字形,如:虾、捡、原、贝等。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真好,现在生字宝宝躲进了句子里,你还能精确地读好它吗? (1)出示句子: 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B、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C、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立刻赶着羊群。 (指名读,对于错误的句子可以齐读。) 4、课文内容梳理 师:句子也读得这么正确和流利,小朋友,你们真棒呀!那么,课文里
15、讲了谁画家乡? (指名说一说) 师随机板书:涛涛 山山 平平 青青 京京 师:你能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出示:课文里讲了 、 、 、 ,还有 在画家乡。(指名说) 那么,他们各自的家乡都在哪里呢?(指名说一说) 出示句子: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齐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师:是呀,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乡,可是他们为什么要画下来呢? (生:由于漂亮、爱) 出示: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漂亮的家乡。 谁来读一读?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呢? (让学生理解“爱”和“漂亮”) 齐读 四、精读第2自然段,指导感悟: 1、
16、师: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出示课文第一幅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会说:蓝蓝的大海,捡贝壳的涛涛,海鸥在飞来飞去,一艘艘的轮船,五颜六色的贝壳等等)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看,说得多好啊,那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呢?(第2自然段) 2、出示第2自然段: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师: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并想想哪里让你感受到了美? 3、指名沟通,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师:你觉得哪句话很美,美在哪?(这里的学习次序可以随着学生的答复来呈现) 句A: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那么那么”在这里说明白不是一
17、般的“蓝”和“宽”,而是特别的蓝,特别的宽,表达了对大海的宠爱。 理解“蓝”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宽”写出了大海的无边无际。 师: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句式训练: 那么 ,那么 。 再回到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句B: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师: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理解“一艘艘”和“装满” (哪里看出鱼和虾许多? ) 谁能把鱼虾的多带给大家呢?(指导朗读) 句C: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 看图让孩子们说说,如:“金黄的海滩”“漂亮的贝壳(说说贝壳的样子)”“赤着脚”等来感受涛涛的欢乐心情。 读读句子,感受涛涛
18、欢乐的心情。 4、师:小朋友,你喜爱涛涛的家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5、师: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呢! 让我们帮忙涛涛把他漂亮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吧 (齐读第2自然段) 6、小结(师生共同回忆课文内容)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板书)。那么,其他几个小朋友的家乡又美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观赏。 五、稳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淘气的生字宝宝也喜爱上了漂亮的贝壳,你还能正确地读出它们吗? (指名读) 2、指导书写:“贝、虾” 六、回到质疑,擦去问号: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知道了“谁画家乡?”(生: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擦去第一个问号)“他们的
19、家乡都在哪里呢?”(生齐说梳理课文内容时的五句话)(擦去其次个问号)至于“为什么要画?”我们已经知道了涛涛画家乡的缘由是生:他的家乡很美,想让大家一起来看看。不过,这个“?”沈教师还不能把它擦掉,等我们了解了全部的孩子画家乡的缘由时再擦掉它吧。 七、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海边 谁画? 山山 在哪里? 平平 为什么画? 青青 京京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综合课1、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2、积存有关春天的词语。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短文、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训练练习法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学生搜集关
20、于春天的词语、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并画一幅春天的画三课时第一课时情境导入: (出示挂图):春天来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熟悉他们吗? 我会认 1、出示生字卡片: 哥-歌 直-植星-醒 古-故 底-低丁-灯 鸟-鸣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沟通:小组里相互沟通一下,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觉? 3、集体沟通: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小黑板: 平-评(评论) 油-邮(邮局)方-访(访问) 桥-轿(轿车)齐-挤(挤满) 线-钱(花钱)根据刚刚发觉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来熟悉这些生字,看哪个小
21、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相互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说说怎么记这个生字。 展现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熟悉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相互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你想熟悉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 其次课时 我会读。(复习导入) 1、过渡:春天的风光真美呀!我们来读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正音)。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许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什么
22、句子(学生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提示学生要按田字格的位置写)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美丽?(学生书写) 5、小组相互评议,推举写的好的同学在展现台展现。 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花园果园。 3、小组相互读短文(正音)。 4、小组相互沟通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把短文背会。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配画面背诵。 第三课时 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提醒课题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春 风拂面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1、指名读、齐读。2、说说你发觉了什么?3、谈话揭题:是啊,春
23、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查找漂亮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大家都很喜爱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在这美妙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B、分小组沟通。 C、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A、既然大家都
24、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悦耳的歌声、五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B、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C、明确要求: 请创意组的同学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唱歌春天。 请剪贴组的同学依据收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或课文。 依据三个组的内容,预备几个问题向对方提出。 D、三个组依次上台展现介绍,承受对方组的提问并答复(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总结 1、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我真快乐你们送给我这么多漂亮的图画、好听的歌曲、还有那么动人的故事,感谢!”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
25、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漂亮的春天吧! 3、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 教后记: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咕咚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究竟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很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缘由,最终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提醒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当盲目地跟着别人跑,
26、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教具预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教学思路: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提醒的道理;最终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1.上新课前,教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设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教师今日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
27、咚。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究竟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求:认真听,仔细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3.指名朗读课文,进展朗读指导。4.出示小黑板,思索回答下列问题。全文共有_个自然段,_幅图,讲了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也跟着跑,只有_没有跟着跑。帮忙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四、指导看
28、图,说清图意。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根据“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挨次,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图意参考: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挡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观察了?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五、小结过渡。刚刚,教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挡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
29、?(想)教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连续学习课文。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3.它有没有认真看一下?(没有)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可怕)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
30、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留意停顿、重音、语气)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特别可怕)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留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其次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
31、拉得长一点)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惊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喧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8.比拟“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一样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10.
32、就这样,很寻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会、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很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挡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观察了?)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晰“咕咚”是什么。它挡住了大伙儿)3.(出示“挡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4.野牛挡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再问_、_、_、_、_,最终问_”的句式答复。)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五、阅读
33、课文六、七自然段。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拟朗读后思索:(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3)“咕咚”毕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
34、真相后,觉得自己刚刚的行动非常可笑,所以笑了)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展合抱负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六、总结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特别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观察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挡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观察了。最终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爱谁?不喜爱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爱野牛,由于它遇到事情不惊慌,能先问个为什
35、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爱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由于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二、表演故事。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展表演。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朗读,教师订正读音。(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知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说,不怕摔跤,
36、最终学会站起来了的事。)2.对比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参考图意: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呢!(2)依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索答复:(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信任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习,最终站了起来。)(2)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知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可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信任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制困难,获得胜利。) 板书: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晓 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熟
37、悉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春天美妙,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预备1布置学生观看四周自然景物的变化。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2提醒课题。熟悉“晓”,读准课题。二、简介和课文1:唐代诗人孟浩然。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觉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突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3范读课文。三
38、、自读课文,教师巡察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熟悉的生字,读正确。四、检查自学状况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留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五、指名朗读、背诵1朗读古诗,留意诗句的节奏,的心情。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六、指导写字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留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拟字形的异同。雨:仿佛
39、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终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稳固练习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一样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3补充诗句吟诵。自古以来,人们都宠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推举朗读的诗句:(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芳香月有阴。(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一文,盼望“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画家乡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我们还为您精选预备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