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一、教材分析 画鸡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通过对一只大白公鸡的描绘,表达了对公鸡的赞美与宠爱之情。这首古诗以“画鸡”为题,从绘画的角度写“公鸡”,通过描绘的过程,赞美公鸡的秀丽和奉献,培育儿童宠爱大公鸡、学习大公鸡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四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2行),具体描绘公鸡威猛神气的样子。其次层(34行),点明公鸡言行作用。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抓住古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留意学生共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进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才智,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表;二是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感
2、受美和积存语言的力气。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头比较系统地学习汉语拼音l,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够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用口头或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生疏。 三、教学目标: 1、生疏5个要求生疏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其中,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四、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进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鼓舞学生的乐观性和制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制造的自我。我们应把握课程标准的
3、根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进展”,要留意兴趣的培育、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存、学习方法的习得、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沟通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对公鸡的了解和生疏?从而提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画鸡。这时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让学生试读生字,拼读生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拼音的留意。接着,通过引导鼓舞,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以拼音为凭借生疏相应的生字词,并顺当过渡到试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指导试读古诗,学习生字: 1)让学生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间互读古诗,相互帮助学习生字。 2)
4、用手指着书,跟着录音读古诗。从而唤起学生的有意留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位置,订正字音。 3)检查,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 4)小教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教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由于,这是初入学儿童进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生疏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竞赛读 2、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诞生字。 3)灵敏运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抢答”等多种玩耍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屡次,不断与学生见面,激发学生兴趣,动静结合,最终到达准确快速认读
5、的程度。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4)教师依据汉字的构造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生字进展多种方法构建、学习。 例如:a、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特别,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b、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驰。 c、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d、看实物。门:观看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e、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f、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g、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大面积,分层次的听读、识字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整体记忆,进展
6、儿童了的语言;同时,利用拼拼音的方法和无意识的识字作用,到达识字的目的”。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洁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4、突破难点,学习最终两行。通过生疏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赏识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到达与、教材情感的共鸣。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洁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
7、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洁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生疏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其次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其次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答复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放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宠爱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由于学生预习时,大多已经将古诗背诵会了,所以该环节只需要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即可。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开。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长,积存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从而将课堂延长至课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连续保持,并促进了学生间,学生和家长间的沟通、沟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