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七篇.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七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七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七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精确性表达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表达着思维的规律性,语言的多样性表达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力量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进展同语言的进展又严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力量,就必需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从而促进思维力量的进展。 1、给学生供应语言训练的时机。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与进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进展又能促进语言力量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
2、说话的时机。可实行: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相互说、小组内轮番说、让学生小结等形式。说的内容有很多,今日这节上可以说的东西也是比拟多的,比方:说角的特征、说操作过程、说推断的理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学生操作的学具、教师的教具以及板书等,向学生供应鲜亮的感性材料,帮忙学生思索、理解、把握学问。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供应语言训练的时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时机,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形式进展争论,争论后请一名代表沟通。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时机,也有听别人说的时机;既有面对几个人
3、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时机。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索、倾听、组织,敏捷运用新旧学问,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仿照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供应精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当怎样有条理地说。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当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精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规律性强。这节课中邹教师在学生熟悉了顶点和边后,加以示范性的说明并协作手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标
4、准了顶点和边。在之后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并说一说的时候,也给与了师范性的演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规律思维力量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3、动手操作,进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进展思维,培育学生数学力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进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做一些角,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加活动,可以到达统一和谐。在制作角后的沟通中学生也有许多亲自指一指的时机,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学生有了角有大有
5、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规律思维的力量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教材在教学各个内容时安排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增加感性熟悉,逐步到达抽象化。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想的过程明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思维的进展与语言的进展是亲密联系的,增加语言的培育就是增加了对学生思维的培育,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4、学会倾听,成为数学语言的中介 我们低年级的绝大局部学生在课堂里说话最初都是需要高级“翻译”的,这个翻译从哪里来?就是我们的教师。数学语言不是简洁的书面语言,更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精确、
6、简洁和严谨,具有教强的规律性,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规律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力量比拟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学问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说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中介,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力量特别有限,回答下列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在平常的上课中,仔细倾听学生发言,准时收集信息、发觉问题准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精确。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今日,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熟悉第三课时:比大小。 2、教材简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郑强和李明参与
7、演讲竞赛,郑强得9.87分,李明得9.90分,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得分高,然后给出张华得9.96,让学生排知名次,最终是道理解题,分数比拟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拟大小的方法一样,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在关注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上,为学生供应熟识的情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问,自主学习,并在与同伴沟通的过程中学习新方法,本节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打下根底。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学问与技能方面: 通过活动,把握比拟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娴熟地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 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把握比拟几个数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将几个小数按挨次排
8、列。 在比拟小数大小的过程中,进展学生推理力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比拟、沟通中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拟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重点:学会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挨次进展排列,从而培育学生的推理力量。 难点:能够把握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拟它们的大小。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比拟大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内容也比拟枯燥,但其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着亲密联系。新课程注意小数的现实意义,适当让学生经受一些现实情景,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比拟小数大小的意义。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创设
9、生动详细的教育情景,激活学生的有关阅历和体验。创设生动详细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使他们自主的投入学习。我在本节中首先通过展现少年演讲这一情景,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加的愿望。 鼓舞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应当转变角色,开展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供应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与空间。 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敬重不同的学习效果 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同,承受力量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习新学问时,应给学生消化汲取的空间,不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承受新学问。 【教学
10、程序】 设计这一课时,我以学生亲自参加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尝试 1、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入手 引导学生观看,为学生供应自主学习的素材,也隐含着数学学问的生长点。 2、立足探究发觉,在合作沟通中获得新学问 在引入的根底上,以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这一活动贯穿始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在“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 在小组沟通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恰当赐予确定,然后通过引导,概括出比拟的方法,实现学问的整合。 3、稳固练习 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 让学生在准时的练习中稳固所学的技能,让学生沉醉在解决问题的欢乐中,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应
11、用力量。在这节课上,我们或许看不到步调全都的和谐,但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 4、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最终教师鼓舞总结。 总之本节课的整个过程,力求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中心,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在为学生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熟悉图形中的第一课时熟悉角 教材分析: 我们都知道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根底性学问,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展描述,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熟悉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
12、境,引导学生从观看生活中的实物开头,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熟悉。学生能娴熟地把握这局部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学问奠定根底。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熟悉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阅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力量较低。这局部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拟抽象,承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忙学生更好的熟悉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索,合作探究去熟悉角,发觉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角。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实立: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到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
13、活的亲密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熟悉角,感受角的大小。 3、 让学生经受从现实中发觉角、熟悉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对角的熟悉还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熟悉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熟悉,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地熟悉角。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加探究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看、操作、演示、争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把握学问、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
14、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行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说课内容: 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数和百以内读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写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根底。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由于:(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稳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熟悉,而且能为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和读写算盘上万以内数打下根底。(2)把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满意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学习万以数四则计算制造条件,也能为以后学习
15、多位数的读写打下根底。 课本编排了2道预备题,2道例题和6道习题。预备题主要复习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例4通过计数器讲数的组成,由于读数就是把数的组成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这也是读数的根底。例5是通过数中间不带0,中间带0,未尾带0,中间未尾都带0等7个数。讲怎样读数,并概括出读数的4条方法。试一试中的4个数,包括了读万以内数的各种状况,练一练中的第2、3、5题主要练习正确理解数位和位数,第1、4题是把数的组成和读数结合起来练,第6题主要练习读实际数据。 说本节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读数,难点是带0的数的读法,由于0在读写中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例如读数时,0在数中间要读,但不管
16、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而0在数的末尾都不读。关键是读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包括一万。 2、使学生把握万以内数的数位挨次,理解数位意义,进一步熟悉计数单位万和千,稳固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详细数据的读数,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教学程序设计: (一)预备练习: 1、十里面有()个一,一百里面有()个十, ()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我们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意图:新课前充分复习旧知,能唤起回忆,引起旧知表象再现,为新授奠定坚实的根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17、(1)在计数器上拔364,问: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拔4356,问:它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意图:利用数的组成,引出数位表,利用数位挨次,为读数奠定坚实的根底。例4的教学主要是借助计数器,以突出数位的作用,为读数做好预备。 2、教学例5。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数位挨次表,分层教学,分三层次,中间带0读法,末尾带0读法,中间和末尾都带0的读法。 (1)请同学们自编几个有0的三位数的四位数。 例如:30750801000020237303800等等。 (2)请学生分类(按0摆放的不同位置来分并说说分类的现由) 分3类:中间有0:301208 末尾有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数学 说课稿七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