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找因数》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找因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找因数》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找因数教案_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教研内容: 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识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把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育学生观看、比拟、概括和推断的力量,以及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力量。 3、在讨论过程中体验胜利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
2、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分。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突破: 1、从讨论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排列出来,思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讨论,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学会推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沟通、评判,以到达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熟悉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展分解,然后从学生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展沟通,
3、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格式,然后学生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教学要点: 1、熟悉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查找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思索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观看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根底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展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2、分解质因数。先安排学生列塔式分解式对详细数进
4、展分解,让学生清晰地熟悉的到质因数时一个合数的因数,同时还必需是质数的双层含义。在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让学生根据:了解格式,试算,对分解步骤进展归纳这三步完成的。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3页“倍数和因数、可能性”第12题,练习二十九第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把握2,3,5的倍数特征。 2培育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展学生的观看力量、分类力量和归纳概括力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问回忆,沟通联系 教师:讨论倍数、因数的学问是在什么范围内讨论的
5、? 引导学生说出:讨论倍数、因数的学问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讨论的。 教师:依据算式48=32和546=9分别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答复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倍数和因数是相互联系的,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不能单独存在。 教师:42的因数有哪些?60呢?56呢?5的倍数有哪些?能找完5的倍数吗? 学生答复后,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因数是它本身。 学生练习143页“倍数和因数、可能性”局部的第1题。学生完成后全班订正。 教师:自然数2,3,5的倍数分别有什么特征?什么样的数是偶数?
6、奇数呢? 学生争论、汇报沟通。 教师: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来分,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争论,明确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来分,可以分成1、质数和合数3类。 教师: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质数和合数最主要的区分是什么? 学生争论后答复,教师补充。 教师: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学生练习:把42,60和12分解质因数。 教师:42的质因数有几个?42的因数有哪些?一个数的因数和质因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质因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是合数和1,但一个数的质因数必需是质数。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可以把这节课复习的内容进展整理,板书如下: 倍 数 和 因 数倍数一个
7、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奇数 偶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0或5 3的倍数的特征: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因数是它本身 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质因数 合数分解质因数 1 二、稳固提高 1推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7.2是3的倍数。 (2)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它的质因数。 (4)把18分解质因数是233=18。 (5)全部的偶数都不是质数。 2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 4376228303654 3选择正
8、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假如A=235,那么,数A的因数一共有个。 A.6B.8C.3D.9 (2)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全部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全部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42的质因数有8个。 D.0.2是4的因数 (3)最小的一位数质数与最小的两位数质数的积是。 A.11 B.22C.26D.33 (4)在24这个四位数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这个四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种不同的填法。 A.5 B.6C.7D.8 4把26,39,46,57,85,95,119,161这8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中的4个数的积都相等。 三、小结 教师:通过今日的复习
9、,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第143页“倍数和因数、可能性”局部第2题,练习二十九第2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熟悉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力量,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5 162123 100252204 184254 2431504 2086学
10、生口算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看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
11、,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答复,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刚同学们的答复,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留意,为了便利,我们在讨论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找因数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 因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