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猜想探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猜想探究教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班科学猜想探究教案20篇第1篇教案 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细心整理的小班科学探究教案:变了变了,盼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时,我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阅历动身,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觉获得有关的阅历。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就以嬉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教案目的】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好
2、玩现象,情愿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探究中进展幼儿的观看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3初步培育幼儿喜爱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案预备】 透亮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教案流程】 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奇怪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教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嬉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过渡:教师还有一个本事,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头时留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导入局部,我设计了一
3、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根本一样的木耳,动手试验师:你们知道教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教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展猜测,并说说为什么木耳变大了;木耳变小了;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局部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大很稚嫩,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舞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由于那是孩子们才智的火花在闪耀。) 5幼儿验证猜测结果,并观看和比拟干、
4、湿木耳的区分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教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助,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忙的.口吻,更简单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展生活阅历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舞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8师幼共同嬉戏:变呀变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做预备,教师随音乐叙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相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
5、言表现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教师以美丽形象的语言引导幼儿观看、观赏菊花在杯子里渐渐“开放“的过程,体验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究的嘉奖,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由小变大的感知和理解。)活动延长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自从参加了省级试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讨论以来,面对进展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意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假如按教材上进展也会上得很顺当,对幼儿来说把握起来也比拟简单,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
6、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供应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肯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嬉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神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拟好,幼儿对活动内容特别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渐渐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完毕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拟好的缘由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识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儿亲自验证,感受变化,满意了参加活动的愿望; 三是活动是在比拟轻松的气氛中进展的。 第2篇教案 活动目
7、标: 1.理解故事内容,猜猜故事中小动物要的“”各表示什么。 2.能依据生活阅历叙述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大胆画。 活动预备: 1.小动物的图片(小猴、小兔、小鸭、小猫、小老虎) 2.故事中消失圆的物体图片(闹钟、游泳圈、圆镜子、足球) 3.生活中圆的实物图片 4.画“”的纸片 活动过程: 1.谈话方式导入 师:出示画“”的纸片,小朋友,你觉得这会是什么东西呢?你在哪里见到过?(引导幼儿想一想并说一说) 2.故事开头进入主题 师:有个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小猴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小朋友情愿帮忙他么? 师:小猴是儿童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出示小猴的图片),它很会动脑筋。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出示小兔的图片)
8、,小猴说:“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呢?”,小兔手里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画着个“”(出示“”的纸片),“咦,这“”是什么意思呢?”小猴糊涂了,它摸摸脑袋想方法。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是什么?(让幼儿猜测。留意幼儿的语言表达,我觉得)师:哦,小朋友想了许多,小猴便问小兔:“你买它是干什么用的啊?”,小兔说:“有了它啊,我每天就可以准时起床,上幼儿园不迟到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是闹钟。(出示闹钟的图片) 小结:小兔买的是圆圆的闹钟。 店里又来了一位顾客(出示小鸭的图片),小猴说:“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呢?”,小鸭手里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也画着个“”(出示“”的纸片),“咦,这“”是
9、什么意思呢?”(连续让幼儿猜测)师:哦,小朋友想了许多,小猴便问小鸭:“你买它是干什么用的啊?”,小鸭说:“我用它是要学游泳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是游泳圈。(出示游泳圈的图片) 小结:小鸭买的是圆圆的游泳圈。 店里又来了一位顾客(出示老小猫的图片),小猴说:“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呢?”,老小猫手里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也画着个“”(出示“”的纸片),“咦,这“”是什么意思呢?”(连续让幼儿猜测)师:哦,小朋友想了许多,小猴便问小猫:“你买它是干什么用的啊?”,老虎说:“我要用它来梳头、还看看我的脸洗洁净了没有。”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是镜子。(出示镜子的图片) 小结:
10、小猫买的是圆圆的镜子。 店里又来了一位顾客(出示小老虎的图片),小猴说:“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呢?”,小老虎手里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也画着个“”(出示“”的纸片),“咦,这“”是什么意思呢?”(连续让幼儿猜测)师:哦,小朋友想了许多,小猴便问小老虎:“你买它是干什么用的啊?”,小老虎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球鞋,我预备买上它踢着玩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是足球。(出示足球的图片) 小结:小老虎买的是圆圆的足球。 三、开阔幼儿视野 1.让幼儿思索,说一说还有哪些是和圆有关的物体,教师可以提示,吃的方面,用的方面 2.集体观看关于圆的实物图片,特殊讲解一下刚刚孩子没有想到的实物。 四
11、、绘画“圆的联想” 请小朋友轻轻拿起小椅子,到指定地点作画。 要求:画小朋友心里想的那个关于圆的物体,画出来之后,请爸爸妈妈猜猜你画的是什么?要求小朋友要把你画的那个物体的特征说给他们听,猜对了之后把你的画送给他们。 教师巡回指导,准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 中班语言活动小猴卖圆教学反思 教师:张雁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育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忙幼儿进展语言的方法。我依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的语言活动-故事猜测小猴卖圆。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第一个活动环节首先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为下一步奠定根底。 其次个活动
12、环节开头叙述故事内容,边讲故事边出示小兔、小鸭、小猫、小老虎的图片,以先猜测后出示答案的方式,引导幼儿依据圆的物体绽开想象,让幼儿推断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在这个环节中,大局部幼儿都能够积极地去想象。 第三个活动环节依据幼儿自己的生活阅历想一想,说出关于圆的物体。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吃的方面、用的方面并观看教师收集的一些圆的图片,开阔幼儿视野,为下一环节做预备。 第四个活动环节是让幼儿把心里想的关于圆的物体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用语言来说明这个圆的物体的特征来让家长猜。 最终通过送家长礼物来完毕整个课程。 三、教学活动中的优点 首先选材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倾听故事和观看图片,培育了幼儿的
13、专注力和倾听力,最终在绘画圆的联想这个环节中,又增加了幼儿的动手力量和想象力,这节活动始终围绕“圆”进展设计,幼儿主动参加地积极性很高,使幼儿在这节教育活动中都到达了目标。 四、教学活动中的缺点 这节课应通过情景表演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对孩子的要求和规章要先说明;在幼儿回答下列问题这个环节中应要求孩子语言表达要完整。 五、今后的改良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应当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赐予准时地鼓舞和确定,帮忙每个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到达目标,欢乐地成长! 第3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究发觉利用一张纸使
14、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预备: 物质材料预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学问阅历预备:幼儿有玩球的阅历,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发觉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教师给你们预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察引导幼儿发觉小球在桌面简单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忙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舞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15、。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忙小球站稳. 2.教师观看,引导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 四、沟通。 1.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展现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究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忙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快乐,想再请你们帮忙它一次,你们情愿吗? 2、师提出问题:用教师给你们预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完毕: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忙教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第4篇教案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思维详细形象,生活阅历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推断有所偏差。如:
16、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嬉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推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忙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拟特别的概念,我设计了“开超市”的情节。在材料的供应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留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意不同力量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究、体验来积存阅历,并用比拟简洁的语句,叙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推断“有”和“没有”,情愿用简洁的语言进展叙述。3、进展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以及口语表达力。 活
17、动预备:透亮类、不透亮类的各种食品包装若干、有的装东西,有的不装东西。 活动过程:一、观看激趣: 观看空货架,激发幼儿做理货员的欲望 二、尝试操作1、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不要的。2、幼儿操作,教师观看: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推断“有”和“没有”。3、沟通小结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三、再次操作1、鼓舞 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进很多货。指导: 力量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力量强的幼儿各种方法推断。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2、相互介绍。四、 开超市。 第5篇
18、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气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嗅觉感官,利用嗅觉来感知我们身边四周的实物。 2、通过用鼻子闻气味,然后找出糖的位置。 活动概要 - 五感中利用嗅觉来感知我们身边四周的实物,闻一闻教室里宝贝地图的气味然后找出糖的位置。 预备活动 -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探究气味(它有什么味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动画片【探究气味】,了解嗅觉灵敏的昆虫。 - 闻一闻我们教室的气味,有什么味呢? - 有哪些昆虫的嗅觉很灵敏呢? - 蚂蚁,蜜蜂,蝴蝶 【绽开】 2. 观看试验视频【探究气味】后,了解试验目标,备品和试验方法。
19、- 今日我们要做的试验叫什么? - 做试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看一下试验挨次。 1)预备好班级教室的照片。 2)在教室里藏好糖果。 3)在照片上表示出糖果的气味。 4)闻一闻宝贝地图的气味,查找糖果。 【活动:闻一闻宝贝地图上的味道查找糖果的位置。】 3. 让一名幼儿环顾教室找好藏糖果的地点,然后把糖果藏好。 4. 在教室照片上表示出糖果的气味,然后让其他幼儿拿着宝贝地图查找糖果。 5. 活动完毕后,说一说活动时的感受。 - 你是怎样知道藏糖果的地方的? - 你认为活动中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完毕】 6. 活动完毕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探究气味(用鼻子可
20、以闻出气味。)写出试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用鼻子闻气味找东西是否具好玩味性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蚂蚁用分泌液来传达信息,这个分泌液是可以让蚂蚁与其他蚂蚁相互交换彼此信息而放射出的化学物质。即五感中的嗅觉,用气味交换信息。 第6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和胜利的乐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区分清水。 3.能把自己的发觉大胆地表述出来。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预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亮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3.彩色玻璃小球或彩色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区分哪杯
21、是清水。 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幼儿分组试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区分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猜想是否全都。 2.沟通共享。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助才找出清水 活动反思 每一个科学活动的设计、开展、总结反思都需要教师的细心设计,也需要孩子们的切实协作。而一个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当,更是表达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如材料的预备和摆放、恰当的引导语、合理的试验记录单、每个环节的小结等。当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比拟充分之后,详细实施的时候也就会得心应手! 第7篇教案 目标 1.体验探究和胜利的乐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区分清水。 3.能把自己的发觉大胆地表述出来。 预备 1.在日常活动
22、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亮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3.彩色玻璃小球或彩色橡皮泥若干。 过程 1.区分哪杯是清水。 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幼儿分组试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区分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猜想是否全都。 2.沟通共享。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助才找出清水的。 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肯定不是清水。嘴巴尝一尝: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事可真大。 建议 1.在区分哪杯是清水的时候,应留意
23、先让幼儿试验、感知,再一起沟通、共享结果。 2.依据实际状况,还可以增加盐水、白酒等多种无色透亮的液体供幼儿感知和区分。 3.若预备牛奶有困难,可用豆浆替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材比拟贴近孩子的生活,所选材料是孩子常见的材料。在引导幼儿区分哪杯是清水时留意引导幼儿多种感官的参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方式。幼儿通过自身的尝试从而获得了对水的认知:无味,无色,透亮。这样的探究方式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乐于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思索,擅长发觉,而且还能大胆地表述出自己的发觉,体验了探究发觉的乐趣。 第8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究发
24、觉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 4.培育幼儿对科学现象进展探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 物质材料预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学问阅历预备:幼儿有玩球的阅历,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发觉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教师给你们预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察引导幼儿发觉小球在桌面简单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
25、,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忙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舞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忙小球站稳. 2.教师观看,引导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 四、沟通。 1.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展现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究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忙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快乐,想再请你们帮忙它一次,你们情愿吗? 2、师提出问题:用教师给你们预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完毕: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忙教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活动反思:
26、 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育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先行探究、理解,教师依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再进展引导。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 第9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蚯蚓的局部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简洁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沟通。 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究欲望,知道要爱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育探究自然的兴趣。 5、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预备】 蚯蚓若干条,试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花在谈天: 一盆说:我盆里的
27、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汲取养分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汲取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密。 为什么两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隐秘? (倒出来看看) 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密,葱绿。那我们帮花儿感谢小蚯蚓。 二、幼儿自主探究,试验并记录。 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认真的看一看、摸一摸,观看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讨论讨论。(为幼儿供应放大镜和透亮的小盒) 沟通结果:小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 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瘦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很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 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
28、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 3、小蚯蚓还有什么隐秘呢?它究竟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爱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爱光吗?我们来做几个试验讨论讨论。(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 试验一:供应尺量。 试验二:供应玻璃和马粪纸 试验三:供应手电和纸盒 试验四:供应软硬不同的泥土 另外:供应笔记录 沟通探究的结果: 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他喜爱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三、拓展讨论。 我们发觉了蚯蚓的这么多隐秘,你还知道蚯蚓
29、的什么隐秘? 蚯蚓的粪是珍宝,可以养鸡、鸭、鱼等。 蚯蚓是中药,叫地龙。 蚯蚓还是一种菜,养分很好。 现在有一些人养蚯蚓。 (出示信)中国要进行奥运会,要请小蚯蚓来帮助,这是为什么呢? 蚯蚓会处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四、延长活动。 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 2、把蚯蚓送回家。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消失幼儿兴奋紧急的场面比方: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我们要赐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心、接纳、敬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急躁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
30、受。支持鼓舞它们大胆探究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响,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准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第10篇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育对大自然的奇怪心和探究的兴趣。 3、进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试验结果的力量。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3、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4、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5、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
31、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头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2)魔术完毕,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好玩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教师给你们预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看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看自己“魔术”后白
32、布的变化。 教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由于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究植物染色的隐秘。 1、幼儿猜测猜测。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测) 2、幼儿探究验证。 (1)熟识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究竟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教师给大家预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其次次操作。 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事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
33、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爱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沟通共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答复)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阅历。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
34、物色素还有许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常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养分。 【活动延长】 刚刚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
35、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漂亮?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连续来完成好不好? 第11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爱和同伴合作探究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究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力量;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爱护意识。 4、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观看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识试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物质预备: (1)学具
36、 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其次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羊村城堡情景图、灰太狼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想图、梳理图、展现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日喜羊羊和小羊们在羊村建了新的城堡了,可是还没来得及装电灯,没有电灯晚上灰太狼就要趁黑抓小羊,怎么办呢?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鼓舞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究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37、”。 引导幼儿合作试验,探究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沟通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试验材料。 师:今日教师要请你们来做试验,教师为你们预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试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展试验; (2)做好试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立刻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试验探究活动,相互沟通自己的试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展试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看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舞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看的过程与结
38、果; (3)鼓舞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试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沟通,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胜利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舞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羊村城堡接电线。 三、探究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舞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羊村城堡刚安好的电线被灰太狼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教师介绍试验操作材
39、料,幼儿猜测: (1)设疑猜测: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测记录。 3、讲解试验及观看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试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依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试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试验; (3)每做完一次试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试验完毕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觉了什么? (5)整理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
40、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幼儿试验,教师指导: (1)提示幼儿依据记录纸间续取相应的材料做试验; (2)鼓舞幼儿两两合作试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示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试验; (4)鼓舞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看的过程与结果。 5、两两沟通。 6、集中沟通,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舞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试验过程与结果,并依据幼儿的记录状况与猜测状况进展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完毕,教育幼儿留意用电的安全。
41、1、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长】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连续探究试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导电,哪些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教学反思: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加到活动中,教师把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自己安排角色,每组有操作员和记录员,每个幼儿都带着任务仔细地操作。由于幼儿之前有了安装电池的阅历,操作起来比拟顺手,整个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特别高,动手力量很强,而且能举一反三 。通过试验,幼儿懂得多节电池连接的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电池的正极,另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的负极,试验胜利灯泡亮了。每次试验胜利,孩子们都雀跃欢呼,每组孩子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通过屡次地尝试和摸索,孩子们探究出小灯泡发亮的隐秘,知道电池大小、多少与灯光强弱之间的规律。正确的记录和表达试验结果是本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教师给与孩子一点提示和帮忙后,每组幼儿的记录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组是用图画记录,有的组是用文字加图画记录,但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虽然幼儿沟通的时候有点大声,但整个活动,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地给与孩子一点引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