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洁生活问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查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节课我连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复习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不仅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记忆,更为后面的两步解题做好预备。 在探究新知时,我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新知,鼓舞他们开动脑筋、仔细思索、找出不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沟通碰撞中很快就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即: 方法一: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 算式:108=80(人)80
2、3=240(人)或1083=240(人) 方法二:先求出3个方阵一行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8行的人数。 算式:310=30(人) 308=240(人)或 3108=240(人) 方法三:先求出3个方阵一列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10列的人数。 算式:38=24(人) 2410=240(人) 或 3810=240(人) 在学生重点汇报完几种不同方法以后,我并没有急于完毕此题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思索:通过刚刚的讨论,你有什么新发觉?问题一出,原本喧闹的教室立即变得宁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很快就有学生发觉:同样是一道题目,由于我们开头选择的信息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这对于以后用多种方法解题是多
3、大的一个启发啊! 从课题效果看,我发觉多数学生在表达完解题思路后的答题更清晰、正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2 始终以来,“计算”就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计算,计算课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代名词。而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重又相当大,这就要促使我们改革计算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计. 始终以来,“计算”就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计算,计算课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代名词。而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的比重又相当大,这就要促使我们改革计算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教学中为学生供应详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探究数学模型
4、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计算教学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计算不仅仅是计算法则的把握,计算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以用引算。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别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供应丰富的现实背景”,就是要通过现实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开动脑筋进展学习,把握数学学问,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到计算方法上,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的计算学问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明确了所学学问的现实意义。 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用促算教
5、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盼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殊剧烈。”既然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利用学生熟识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让自己所学的学问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就是生活的一局部,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问题分别列出不同的算式,这些算式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口算方法的教学。在口算方法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展现不同的算理并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这样不仅让
6、学生经受了口算学问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受了应用口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学问,把握肯定的学问技能,同时也获得用数学的胜利体验。算用结合,以用促算,让学生经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加强计算应用力量,以算激用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一切可能来进展学生的实践力量。”可见,学学问是为了用学问。其实在生活中到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等都要用到计算,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看现实生活,培育他们运
7、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生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鼓舞学生去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效劳于生活。计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开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从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数学应用的意识,增加实践应用的力量。 由此可见,有效地进展“算用”结合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力量、技能共同进展,使学生学得轻松,练习得扎实,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和良好的数感,体验到学习计算的重要性,促进课堂教学师生和谐进展并收到扎实的效果。 小学数学
8、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3 熟悉小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熟悉小数,内容比拟简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学问和问题,对这局部学问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洁的小数进展表达和沟通,进一步进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局部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熟悉了万以内的数,初步熟悉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根底上进展的,这局部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根底。 我在理解教材、敬重教材的根底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学生找到带有
9、小数的物品等,把学习内容再详细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熟悉小数,表达教学生活化。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展教学。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布置学生跟随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留意观看商品的标牌,以及同学间互量身高,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小数,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熟识的文具价格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受和已有学问,促进学问阅历的迁移。 小学生的许多生活阅历,以及他们所学的有关学问,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阅历和相关学问根底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学会的力量。 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识
10、的实物,依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板书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加到学习活动中,经过“观看猜测尝试初步熟悉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当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将理论熟悉升华为实践力量,真正理解小数的含义这一核心学问。 3、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中,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熟悉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 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参加学习过程,到达了“情意共鸣、信息反应、思维活泼流畅”的最正确境
11、地。 4、合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整节课,我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难点环节我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思索的空间、展现的时机留给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屡次的反应强化,拓展了学问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能亲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结合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承受情感的陶冶。接下来的新课稳固练习,围绕刚刚建构的“零点几就是非常之几”的分数意义,运用线段图和正方形平分为10份的分数示意图,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表到达小数表达,由看图写数到笔填口述,递层推动且富有变化
12、地稳固所获得的小数意义认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喜爱生活、喜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局部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参要求,我对这节课定出教学的根本环节是:复习旧知,产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活动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活动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发觉。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
13、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先估一估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接着用1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并把结果填一填,再议一议自己的发觉,然后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推出公式。由于是学生自己发觉的,所以在感觉上非常亲切,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加剧烈,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与概括,他们在观看、分析中,逐步悟出了规律,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这种学问的建构,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大量感性阅历支撑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公式的推导,空间观念的拓展,还有一种自主发觉的欢乐感。 固然也存在着缺乏: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在长方形的外表摆满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着长、宽各摆一行;有的是用尺子量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画1
14、平方厘米的格子。这些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中都有表达,假如能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2、在教学时为了避开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课上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个误区,学生在探究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时,有的学生把求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x4与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混淆了,导致局部学生对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模棱两可。 总而言之,这节课上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还是较清晰,并能够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根本的问题,到达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5 预备这节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
15、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很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殊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根据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展教学,也没有多少创意。 课上完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写、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拟扎实。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拟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简单讲出。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
16、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觉的规律,让学生思索,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当这样?引起学生的思索,通过小组争论沟通,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学问帮忙解释,到达熟悉非常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还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假如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确定能起到肯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 另外本节课让我觉得可以设计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然后让孩子观看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
17、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比照,孩子们可能立刻就能答复出来。我觉得为了让孩子知道非常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会更利于让孩子们比拟、体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6 简洁的小数加减法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熟悉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娴熟把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小数的性质到五年级上学期再学,所以整数减小数、得数末尾是0的计算都不涉及)。 在课前对5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展了解时,全部学生都能说出0.3+0.9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
18、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拟简单理解把握。 依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点心店买点心的情境。四种点心及其价格分别是馒头- 0.5元、豆浆 -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通过提出问题求其中两种点心的总价和价格差引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洁也供应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索“任意选两种食品,求它们单价的和与单价的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状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育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细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
19、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缘由。本课学习内容简洁,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盼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五道练习中,第1、2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3、4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和力量,总体来说都比拟简洁。经过思索,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由于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舍弃了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而且像第3题“水中插竹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展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展。同时重新设计了两个练习: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进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育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进展学生思维。 3
20、制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进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其次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肯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导师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简单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展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当心”。曾经听曹教师做过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学问缺失的讲座,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学问没有精确的熟悉和把握
21、,再奇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7 这节课上课的效果不是很好,下面我主要说说我的缺乏: 1、在课堂的把握力量上,我虽然有些进步,但和有阅历的教师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学生说跑偏了,我不能赐予准时的订正。 2、上课说话不够严谨,随便性大。 3、思想上知道要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但没有做到。分析缘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才能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 4、重点强调不到位,有些地方很重要,教师只说了一遍,学生听了,但没有记住。 5、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在讲竖式除法时,需一步一步用标准的语言帮忙学生理解,教师设计的梯度不合理,不能有效帮忙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8 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