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7篇).docx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7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7篇)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挨次,加深对百以内数的熟悉。 2、过程目标:使学生通过观看“百数表”,探究并发觉“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育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进展数学思索,进一步增加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沟通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对100以内的数按挨次进展整理,把握百数表中数字排列的根本规律。 【学习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敏捷运用规律。 【学习预备】 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完成“百数表”,明确数的挨次
2、 今日,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们正在进展竞赛,看谁先找到自己的家。你们看,哪些数字宝宝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 让学生先整体观看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2、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你是怎么知道的?(横着数十行,竖着数也有十排) 我们把它叫做“百数表”(板书:百数表),今日我们就通过百数表来学习百以内数的挨次。板书课题:数的挨次 你能帮其他的数字宝宝找找家吗?请小朋友们把它们全部写出来吧! 3、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察。 4、核对,检查。 5、找数活动 如:请学生从36读到44 请学生从57往后数5个数 师问:
3、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生答)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与50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二、观看“百数表”,引导发觉规律 师:刚刚,小朋友们很快就帮数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那你们想不想帮它们涂涂颜色?下面我们就来进展涂色竞赛。请男生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女生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一)1、横着找规律 (1)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学生完成后,问:十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齐读这行数。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生:这些数十位上(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 个位呢?(就是依次多1) 谁来完整地说说我们的发觉?还有谁想说的? (2)你也选几行读一读,
4、说说你有什么发觉?和同桌说说你的发觉。 (3)全班沟通(指名2位学生)(我读的是我发觉了) 横着看,第2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第3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2,第3行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觉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一样,最终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4)师小结:横着看,每一行,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最终是个整十数。 (5)练习 2、竖着找规律 (1)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学生完成后,问:个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5、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2)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觉呢? (3)全班沟通。(我读的是我发觉了) 竖着看,第1排的个位上都是1,第2排的个位上都是2,第3排 找一找:个位是5的数有哪些?(第5排)个位是0的数呢?(第10排) (4)师小结:竖着看每一排的个位都不变,十位从上到下依次多1,也就多了1个十。从下往上看呢?(依次少1个十)也就是说,上下两数相差10。 (5)生自己说一说竖排的规律。 (6)练习 (二)、斜着找规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给一些数字宝宝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也想涂一涂颜色,你们情愿帮帮它们吗? 给个位和十位数字一样的数涂上粉色。 学生完成后
6、,问:个位和十位数字一样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 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读一读。 (三)、你从表里还能发觉哪些好玩的排列? 斜着看: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 三、勇闯才智岛 第一关:我会填 (1)、比99多1的数是()。比60少1的数是()。 92后面连续5个数是()。 (2)根据百数表的挨次填数。 3388 其次关:我会选 35、57、75、95、25、56、28、15、50、55 个位上是5的数是()。 十位上是5的数是()。 第三关:我会猜 王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已经看了多少病人? 四、回忆全课,整理收获。 今日我们一起通过整理百数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挨次
7、,你知道了哪些百数表的学问呢? 五、重填“百数表”,启迪新的思索 启发:这节课我们通过填教科书上的“百数表”以及看表、用表,进一步熟悉了100以内数的挨次,并发觉了很多好玩的规律。想一想,除了刚刚的这种填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填“百数表”吗?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按自己的设计再填一填。 板书设计: 数的挨次 十位是3的数有:30313233343536373839 个位是3的数有:3132333435363738393 个位和十位数字一样的数:112233445566778899 【教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之后进展教学的。在教学开头前,通过对上
8、节课内容的简洁复习让孩子对于新的学问不是那么的生疏。在听了各位教师对我的课程点评之后发觉这节课中有许多的缺乏之处。 首先是课前的预备还是不是很充分,在课堂进展当中对于自己课件的熟识程度不够深。 其次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对于学生在回答下列问题时消失的不完整没有进展准时的订正。 最终就是对于课程中消失的“百数图”中规律的研只是浮于外表,没有进展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同时,这次讲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板书很不到位。 今后我会有意识地自问:我备课了吗?没有仔细研读课标与解读也是我的一大弊端。今后肯定抽出时间仔细学习理论学问,为自己充电。 在讨论教材、教参的过程中,肯定要反复考虑本课的
9、学问点,思索每道题目的出题意图,联系整套教材,以便迁移与运用。思索教学目标,切实根据目标进展课程设计。重、难点以及用何种方法突破。最终再落笔进展教学设计。总之要好好仔细细致地备课,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2 教材分析 从“小欧拉智改羊圈”的数学家故事引入,接着为学生创设两个活动情景: 1.用100米篱笆,在空地上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并对实践中获得的各项数据进展比照分析,探究得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 2.用100米篱笆,利用一堵足够长的墙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在实践中发觉“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
10、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小”,与前一结论“自相冲突”。 最终,借助多媒体资源的直观性特点进展示范、启迪,让学生发觉圆形设计方案没有利用墙,从而激发学生出“灵感思维”100米篱笆,靠墙围成半圆形养鸡场面积最大,不仅解决课前“养鸡场怎样围面积最大”的问题,使学生的熟悉水平进展得到再一次的飞跃,也为进展学生的实践力量和创新精神供应了时机。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思维进展的根本特点,是从详细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并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但这种抽象规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旧靠感性阅历的支持。所以,本节课一方面要留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断激活学生已经
11、把握的平面图形学问,为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学问铺垫;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规律思维,诱发灵感思维。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学生在具有生活背景的问题探究中,经受动手实践、观看、比照、分析、归纳和推理的实践活动过程,探究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 2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几种主要平面图形的熟悉,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解决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 1.熟悉到运用图表分析法收集信息、探究规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学会“问题实践探究-解释再实践、反思结论”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力量。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
12、验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强化“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在不同条件下,养鸡场怎样设计“面积最大”。 难点:同样长的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那个面积最大的验证方法。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一、教学目标: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13、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四、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 2、小组预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置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
14、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学问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知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 1熟悉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熟悉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熟悉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
15、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番掂一掂,悄悄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头吧。 (3)找一找: 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比照着掂一掂;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听了每一
16、小组的汇报,发觉大家全都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教师还发觉大局部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教师想请盘秤来帮助。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组都是西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果真是大约1千克,你们估得真准。像这样大的一个西瓜约重1千克。 3、4小组都是香瓜,请你们拿上来验证一下。是1千克,你们也估对了。像这样大的一个香瓜
17、大约重1千克。 第5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6小组呢?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第7、8小组没有水果,但是他们有一筒面,他们认为是1千克,请来验证一下。果真,这样的一筒挂面也约重1千克。你们找得可真准。 刚刚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 (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真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刚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
18、,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熟悉感知1克 (1)刚刚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悄悄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头吧。 (3)说一说: 有什么感觉?(特别轻) 与1千克比呢?(1克特别轻,1千克特别重,相差很远) 对,所以平常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找一找: 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用刚刚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19、药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盘子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肥皂。分别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员收盘子。 4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 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 认真观看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便利人
20、们商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千克=1000克 5.小结: 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今日我们熟悉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知道1千克=1000克 6熟悉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熟悉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熟悉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
21、一下。 三、稳固拓展 1确实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 (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个4千克问:刚刚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盘秤是用千克作单位的) 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好玩的小学问。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