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5篇.doc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5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和试验等活动,感受到简洁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洁推理的阅历。 2、培育初步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教学预备: 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神奇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1、2个条件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才智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依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展简洁推理的时候,可以依据提示排解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
2、,猜一猜 课件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件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隐秘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 独立思索同桌相互说。 (2)反应沟通: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立刻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些简单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依据提示排解一些状况,使问题变
3、得简洁。 (3)假如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头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依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解,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陈教师通过两个猜想使学生感受简洁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洁推理的阅历,很好地把握了简洁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好玩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准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准时地赐予确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昂扬的学习热忱,营造了民主、公平的课堂气氛,气氛活泼、和谐。 有了前面最简洁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
4、而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力量。通过比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把握简洁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奇妙地设计了多重条件的推理。练习的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量。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2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 学生:溜溜球。 教师:想来玩玩吗? 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 教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 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讨论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 点评:玩具“溜溜球”
5、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表达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表达“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新课 1.发觉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 学生:能。 教师:但请留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争论,一边连。 教师巡察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量学生操作的结果也许有四种状况:图4 3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表达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表达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问的严密联系,这
6、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系 2.熟悉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也许分为三类。我们先讨论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现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教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动身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 教师:(课件依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拟一下 教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 学生:第条线最短。 教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许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 (板书:线段)线段
7、两端的点叫“端点”。 (课件闪耀端点) 教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现台上量。 教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 (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现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直线画在黑板上) 教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 教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 学生 :能。 教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教师:教师刚刚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 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 学生:由于直线是可以无限延
8、长的,是无限长的。 教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 (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射线画到黑板上) 教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 教师:(课件依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教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 (板书:射线) 教师:你能找诞生活中的射线吗? 学生答复(略) 教师:熟悉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分吗? 学生争论后答复。 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动身分类讨论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别,构造明显、层次
9、清楚,学生简单理解。学生成为参加讨论的主体,更能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欢乐。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3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熟悉自然数。 3.熟悉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把握千亿以内的数位挨次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把握千亿以内数位挨次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生活中每一天我们都离不开数,那数是怎样产生的,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本,把书翻开,自己先来学习
10、一下。(学生自学书16-17页)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由于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很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创造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便利了许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响?(
11、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不知道他要买多少斤茶叶对吧?由于在罗马数字当中这个数字表示的是306,而在我们中国不是这样表示的(出示算筹表示形式)这样沟通起来不便利,这单生意能做成吗?这些商人最渴望什么呢?(生:创造一种在世界各地都能用的数字)你太了解他们的心声了,于是后来就消失了什么?(阿拉伯数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阿拉伯数字的来源吗? 师:每天和我们打交道的这些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带着这些阿拉伯数字我们再回到古代,他们分别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分别表示4、5、7)是不是特别便利?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
12、然数)对吗?刚刚他读的时候你发觉,这里面没有发觉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为什么没有0呢?教师给大家讲一讲,以中国数为例,看不见的物体人们是不数的,就用空位表示,后来用方框来表示,大约在700年以前就用圆圈来表示,渐渐的才演化到现在的数字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特别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全部的自然数都称为整数。这些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呢?出示几个问题PPT,以同桌为单位争论一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举例说明)太棒了!你真会学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无论我们说出哪
13、个自然数我们都能找到比他大一的自然数对吧?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其次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 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答复) 师:我听这位同学说到十亿,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计数单位对吧?那么十亿和一亿有者怎样的关系呢?(生:十个一亿是十亿)是这样的吗?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四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