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三篇).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三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篇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把握因数的含义以及其的特点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这局部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根底学问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根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据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力求到达以下三维目标: 1、学问与技能:理解和把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经受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
2、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把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为: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熟悉和高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强、擅长表达的特点,我设计把“启发诱导”、“情景教学”、“试验操作”、“开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穿。力求让学生们在和谐开心的气氛中主动探究新知,意在把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详细化、形象化、生动化。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学生经受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半独立的
3、状态下进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这种学法的指导意在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依据教材特点、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进展水平,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用嬉戏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知,同时也为新学问的学习做好铺垫。 8名学生每人都拿着一张数字卡片。听口令,手中的卡片是16的因数的同学快速跑到左边集合。待全体同学确认了是否正确后,再听口令,手中的卡片是12的因数的同学快速跑到右边集合。结果有一局部学生马上从左边跑到了右边。从而引发冲突,“你们是16的因数,现在怎么却又跑到12的因数里面了呢?”从而导入课题“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 (二)其次个环节是“创设情景、抽象概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首先通过铺方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学生的应用意识。 然后,让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或者用学具摆一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受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讨沟通,学生们发觉,可以用边长1分米的地砖铺地,也可以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地,还可以用边长4分米的地砖铺地。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需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dm、2dm、4dm,最大是4dm。 学生在操作
5、探究中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初步建立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的表象。 最终,利用集合圈帮忙学生抽象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意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概念,同时也渗透了集合思想。 对于概念的描述,课程标准虽然只要求会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但是在总结、归纳、抽象概念时,应考虑从更广泛的角度上描述。不说两个数而是说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第三个环节是“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和把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的根底上,这局部教学我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
6、生们自学探究。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27的因数,进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三是先找27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8的因数,进而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过比拟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拟简捷。假如有个别学生提出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在时间允许的状况下,可以一起探讨。假如时间缺乏,应当对发觉这方法的同学特殊提出表扬和鼓舞,并提议其他学生课后可以依据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小学问了解一下这种方法,下节课再一起探讨。本环节中,鼓舞学生尝试多种角度思索问题,表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在学
7、生感悟、理解的根底上,由学生进展方法的最优化。 (四)第四个环节是“学以致用、体验胜利” 新课程标准要求稳固练习要表达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 我首先安排了根底练习,练习十五第1题,以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其次是进展性练习。教材第81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通过观看、争论,发觉如下规律: 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中较小的数。 1和其它非0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两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最终是提高练习。教材第83页第7、8题。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
8、 练习的设计从熟悉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意在扎实学生的根底学问,又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五)第五个环节是“自我评价、大胆质疑” 本课完毕时,我抛出最终一个问题:在今日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你对自己今日的学习做个评价好吗? 让学生自主回忆归纳所学学问内容,重构认知,也为进一步学习新学问扫除了障碍。 板书设计是重要的教学帮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我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呈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猎取学问的思路图。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的因数:1、2、3、6、9、18 27
9、的因数:1、3、9、27 本节课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们在开心的气氛中主动的探究新知,进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予以批判指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搭配说课稿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受从现实生活中发觉角、熟悉角的过程。 2初步熟悉角,知道角各局部的名称,会初步比拟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初步的动手操作力量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
10、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 2、提问:从图中你发觉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觉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教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刚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搭配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