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 一、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一)圆柱和圆锥 结合详细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重视操作与思索、想象相结合,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经受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稳固所学学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供应详细情境,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互依靠的量。供应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征反比例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问之间的联系。在画图或解决问题等的活动中体验比例
2、尺的应用。 (三)一至六年级总复习 重视沟通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注意整理和应用相结合,注意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 二、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外表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学问解答比拟简单的应用题。 3、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稳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学问,更好地培育比拟合理的、敏捷的计算力量,进展思维力量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力量。 三、单元教学目标 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熟悉
3、圆柱和圆锥,把握它们的特征。熟悉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熟悉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展观看、操作、猜想、估量. 5、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拟、抽象、概括和简洁的推断、推理的力量。 6、培育学生观看和熟悉四周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4、,能够正确推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学问解答比拟简单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学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依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复习: 1、使学生比拟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根底学问,具有进展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力量,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敏捷地进展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稳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坚固地把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展名数的简洁变换,能够进展简洁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坚固地把握所学的几何
5、形体的特征,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稳固所学的简洁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把握所学的统计学问,能够看懂和绘制简洁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平均数进展简洁的分析、比拟。 5、使学生坚固地把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拟敏捷地运用所学学问解同意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熟悉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学问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学问解同意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
6、比例之间的联系。 3、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学问得到稳固和加深,计算力量和解同意用题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到达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班级状况简析及措施 全班共40人。大局部学生能从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动身,猎取学问。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肯定的进展。根底学问把握坚固,具备了肯定的学习数学的力量。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沟通、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敬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索,把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个别学生根底学问差。对数学不感兴
7、趣,学习被动,上课不仔细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殊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拟聪慧,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育合理、敏捷地进展计算的力量。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拟和综合力量。 3、培育抽象、概括的力量和推断、推理力量,以及迁移类推的力量。 4、培育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 5、培育综合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6、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拟简洁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力量。 8、能把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同意用题的”力量。 9、增加动手操
8、作的时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把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展名数的换算。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进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进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讨论的抓手,打造一支共性鲜亮、团结协作、布满才智的讨论型教师团队,塑造擅长思索、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布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谈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讨论和教学活动的
9、设计,准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依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展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根底教育”理论;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新根底教育”的根本理念讨论一些根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发扬门户放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穿插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讨论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展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力量,逐步转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仔细读好“新根底教育”的三本书,定期进行读书沙龙活动,沟通读书心得,初步了
10、解相关理论的根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根底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供应对话沟通的平台,针对“新根底教育”的学习进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沟通,准时了解新根底教育的讨论动态,确定数学专题讨论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治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展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进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状况进展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依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根底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
11、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常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讨论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动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根底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讨论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加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根底教育”的根本理念。 (三)教师进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讨论 教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
12、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展课堂教学讨论。详细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仔细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展课题展现与沟通。各小课题的讨论做到“四重”要求:重讨论、重过程、重实效、重积存。 2、自主进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1)积极参与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养竞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准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根底上,总结阅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相互听课,每人每学
13、期至少听课20节。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二(7)班学生根本上具备肯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力量及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力量;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局部学生对计算比拟娴熟。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别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学问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同时二(7)班还有少局部学生学习习惯特不好,作业速度特殊慢,学习懒散,自控力量又较低,学习依靠性也较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熟悉,简洁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
14、,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 1.表内除法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熟悉。 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熟悉、10000以内数的熟悉,但更强调培育数感。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 4.量的计量 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熟悉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连续探究稍简单的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外形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