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篇).docx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篇) 教学目的: 1、结合课本供应的详细情境,探究发觉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让学生经受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循环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看、分析到达熟悉理解并能应用相关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理解、概括力量和自主合作学习力量。 4、创设综合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请同学们集中精神听录音,想一想火车行进时车轮滚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 生:咔嚓,咔嚓重复的消失。 同学们,请观看这是什么图片?(出示自然界水循环的动态图片) 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像水一样的不断消失的循环现象? 学生举例 师:讲的好,同学说的都对,你们的学问可真丰富!其实我们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好玩的循环现象,大家想不想理解数学中的循环问题? 二.自学探究,发觉新知 (一)、熟悉循环小数 1.出示算式,提醒冲突 现在我们来一组好玩的做题竞赛(电脑出示)每组完成一题,看哪个组的同学先完成,每组选一名代表黑板来做 2. 444 13 58.611 3.455 尽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计算。在算中让他们去感知去体会“无限”与“有限”,“循环”与“不循环”的数学现象。
3、教师评出冠军组,待学生发觉不公正后请同学说出其中的道理。 2争论: 第(2)(3)最难在哪儿?假如连续除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 商为什么会重复消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导致除不尽的缘由是余数重复消失,商也依次不断消失。那你怎么表示这种状况的商,省略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写出几个像这样的小数吗? 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3.总结循环小数的定义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几个循环小数的小数局部看看他们有什么一样点,和不不同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把你的想法可以和同桌或小组人商议一下。 依据学生的答复:“依次不断”,“重复消失”,“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从某一
4、位起”引导学生概括出以上特点。 由学生概括出循环小数定义:一个小数,从小数局部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消失,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小结:同学们真不简洁,教师把你们总结的感念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这个概念默记在心里。 5.现在我们利用这个定义推断下面的小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1.5353 0.19292 8.4666. 5.314162. 5.745547. (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刚刚我们熟悉了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有自己的写法,请同学把书打到27页,自己看一看,你都知道了什么?其次种写法比第一种简便 写出板书中的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三).熟悉无限小数和有
5、限小数 看板书中的循环小数,他们小数的位数是怎么样的? 像这样小数局部是无限的小数,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那么黑板上(1)和(4)中他们的小数位数怎么样?谁情愿到黑板写出什么是有限小数 (四)小结 刚刚我们通过讨论发觉,原来数学王国也有循环现象,那就是循环小数,接下来我们连续开动脑筋,用学到的学问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四.强化练习,促进内化 1.比拟大小 2.把下面的三个数按从大到小挨次排列 3.推断正误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循环小数,从你们的姿势、眼神及课堂反响中,教师感觉到这节课同学们听得特别用心,那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反思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上
6、期教学内容,是一个新学问,这局部内容概念较多,又比拟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进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对“循环”、“无限”等过去没有抽象的熟悉。我就采纳学生熟识的火车声音、自然界水循环这一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依次不断、重复消失”。这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并对这几个难懂的词有了初步的熟悉。通过竞赛谁先求出商,让学生在不公正的“除尽”与“除不尽”的竞赛中发觉问题,初步感知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这种数学现象,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数学学问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加,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问,本
7、节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想一想、观看、比拟、争论中获得循环小数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供应了一个思索与合作沟通,创新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仆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讨论问题,猎取新知。再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以及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发觉新知,培育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习惯和自学的力量。 三、教学手段和练习设计配套。用多媒体出示循环小数的相关学问点和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律思维力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依据小学生直观半直观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稳固所学学问,再通
8、过争论、师解、生自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进展,享受了不同的胜利。 四、通过回忆,思索,弄清本节课所获得的新学问,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学问要点对所学学问得到了准时的稳固、提高、升华。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猜想、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等活动,找出简洁大事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相互沟通,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展符号感。 3、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经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念。 教学预
9、备: 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一起进入好玩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与,你们情愿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恳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盼望大家能够帮忙她。 师:既然是参与游乐活动,就要穿的美丽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教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引导争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
10、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组织学生争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预备了丰富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假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沟通。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挨次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
11、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觉组数的规律。 其次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知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教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竞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竞赛一场,一共要竞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把竞赛场次清晰、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
12、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知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翻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全部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根底上拓展: 假如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翻开? 假如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翻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
13、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 四、机动练习 假如教师想给今日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索,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假如教师也参与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索。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自主熟悉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疼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14、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预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预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 谈话:刚刚,我们进展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日,我们就共同来熟悉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熟悉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认真观看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觉。 (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
15、 (3)学生反应: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师:1秒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认真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精确。 小结:刚刚,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的确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
16、可以做许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铺张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知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认真观看钟面,自主探究。 (3)学生反应。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
17、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熟悉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精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精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适宜的时间单位。 补充: 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竞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急剧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完毕,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发动
18、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宁静,快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信任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仆人。 (五)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熟悉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根底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根底,而且有助于进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学习力量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状况分
19、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头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进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规律推理,有的擅长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简单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胜利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究者、讨论者、发觉者,所以本课以试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肯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亲密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把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
20、作协调,及迁移、类推力量和抽象概括力量。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试验这一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熟悉。并经过启发、争论和独立思索、学生主动参加、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熟悉水平、实践力量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试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学问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把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预备: 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
2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试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学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拟适宜?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适宜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查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单元 教学 设计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