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4篇.doc
《小学数学教案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4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案4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测定直线是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知道测定直线的一些简洁工具。 2、通过实践活动,把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的力气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把握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预备: 测量工具假设干套标杆、卷尺、测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什么叫距离? 2、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二、授。 1、测量土地的意义。 结合本地建立实例,如:群星要建校,要确定学校的面积有多大,都需要测量土地。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 2、生疏测量工具。 1标杆:测定直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 2卷尺和测绳:测量距
2、离时所使用的工具。 把上述工具给学生看,介绍怎样看卷尺、测绳上的尺度。介绍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时在两点中要拉直。 3、学习测量距离的方法。 1量地面上较近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请两个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门口到窗户的距离。 2量比较远的距离。 量比较远的距离如学校到市场,用卷尺不能一次测出距离,量几次就会歪斜,不行能在一条直线上,所得距离不准,所以要在两点中先测立一条直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题、“试一试”,第464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景中经受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进展初步的观看、比较、抽象、概括
3、力气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3、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情愿与别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星期天到了,才智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学问。只要我们寻常多观看,就会觉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看情景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依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内争论,沟通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争论结果。 三、建立模型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种方法更能表达图意呢? 1学生评价,教师引导。 2学生争论并列出算式。7-3=4 7-4=3 2、“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洁表述想法。 四、应用拓展 同学们刚刚
4、学得真好!才智爷爷很欢快,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列式。 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 2沟通时重点探讨第3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和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 4、“想想做做”第5题。 7只蜻蜓,飞走几只,还剩几只呢? 填完7-=后,再沟通。 5、“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答复以下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育提问题的力气。 6、“想想做做”第4题,“吃蛋糕”竞赛。 蛋糕上写着3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5、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才智爷爷带我们到课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得到他的礼物的? 六、教学后记: 1学生根本上能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2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学问。 3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局部学生不能利用。 4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局部学生不能快的反响出来。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育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育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根本训练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
6、34= 1、先口算 2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 1、依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86-30=56 56-4= 3、试一试 8600-3400= 想:869个百-349个百 4、小结 三、课堂练习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速算 73-61= 86-54= 67-
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计算 4、找朋友 5、综合练习 四、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第十单元是总复习局部。复习,就其根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临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学问进展重学习。这种重复学习并不是对已学学问的简洁重复,而是进展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小学数学总复习,不是学问的重复讲解,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的各局部学问进展归纳整理,以到达稳固提高、融会贯穿的目的。小学数学总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担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切实做好这一单元的教学。 一、特点分析 总复习是分两局部安排的,
8、一局部是对学问的整理,另一局部是供练习用的习题。教材与旧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一样的特点: 1复习的内容集中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生疏图形,生疏钟表,用数学。并且在编排时留意突出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把数的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进展复习,这样便于学生进展整理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生疏,培育了学生灵敏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气。 2复习的线索清楚 本单元的复习用醒目的黑体字,以标题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复习的五局部内容。这样以标题作为整理学问的线索,一方面学生依据这些线索全面再现所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依据这些线索将分散的
9、学问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和把握水平。 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总复习的编排上有以下不同: 1复习的导向不同 复习的导向关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对,才能避开总复习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个标题是“应用题”小华买了一颗纽扣用了6角钱,买了一根针用了3角钱,他买东西用了几角钱?,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教材将“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生活联系亲切的具体实际问题,作为“用数学”的问题,是以现实情境图示的方式呈现的。如121页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呈现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页,今日看了8页,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更主要的是为了让学
10、生知道学习数学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复习的目标不同 原教材的总复习是稳固所学的学问。教材不仅停留在稳固的根底上,而且在学问领域中进展了延长。表现在以下两个复习中: 1在“生疏钟表”的复习中,引导学生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在此复习中,一方面稳固所学的学问:生疏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如117页第6题,另一方面,通过练习会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如120页第9题,说一说,大约是几时。 2在“用数学”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 通过前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依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
11、有学问的根底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假设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要解决“现在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需利用“又开来了6辆车”这个信息,从而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又如,121页11题,画面上画的是9个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时又跑来几个小朋友。假设只看画面,无法确认又跑来几个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知道“又来了9人”,利用这个信息,从而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人”这
12、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稳固,计算力气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一学问与技能 1能娴熟地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序数含义及数的组成。 2能娴熟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准确地识别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 4会看整时和半时以及接近整时的钟面。 5能合理地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6能把学过的学问进展整理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选择有用信息进展简洁的归纳。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考。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乐观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数学与
13、生活的亲切联系。 3养成自觉整理学问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理念 本单元教学要充分表达理念: 一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 数学与生活有着亲切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复习学问生活化,要转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复习学问动态化。 二数学学习要准时反思 反思,简洁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受的再生疏。数学学习反思包括过去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行为方式。对学生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受,只有当经受提升为阅历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反思后,我们就能从经受中提炼出阅历来。可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性地学习。因此,复习时要通过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
14、思。 三数学学习要主动建构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课程应侧重于“学科的构造”。他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根本构造。重视教授和学习学科的根本构造,布鲁纳认为有四个目的:第一,有利于对数学学问的理解,“懂得根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加理解”;其次,有助于对数学学问的记忆,“获得的学问假设没有完善的构造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学问”;第三,有利于对数学学问的迁移。他认为,“领悟根本原理的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第四,能够缩小高级学问和初级学问间的差距。数学学问本身是有构造的,数学根本概念、根本原理规律都依据确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确定
15、的构造,这是教材的学问构造。这个构造是系统的,有条理的。 认知构造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应付与处理学习情境或问题情境的内在学问系统。认知构造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阅历系统,也就是学问构造,它是获得学问的根底;二是心智操作系统,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认知操作方式,它是获得学问的操作根底。学生在复习数学学问之前,数学学问内容及智力活动方式在学生头脑中依据确定关系或联系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这就是学生该学科的认知构造,这时候的认知构造是零散的,复习教学就是要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认知构造。 要优化学生头脑中的认知构造,必需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对学问进展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
16、生,整理的结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给学生,这个建构过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需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问的整理过程,主动经受数学学问的应用过程,养成自觉整理学问的良好习惯。 四要关注学生的进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根本动身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进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力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进展。 1关注学生进展的全面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