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敲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班教案敲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教案敲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班教案敲门小班教案敲门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的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 2、了解做客的礼仪学问,培育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3、学习动词:捶、踢、喊、敲。 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5、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1、多媒体课件 2、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的礼貌行为图片7张。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头局部 1、谈话导入:做客师:小朋友,你们去好朋友家做客,假如他们家的门是关着,你会怎么办?(敲门、按门铃) 2、师小结:小朋友想的方法真好。我们来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二、根本局部 1、播放多媒体课件 (1)这里有哪些小
2、动物?(小羊、小猫、小鸡、小鸭) (2)他们想干什么? (3)师:天气多好呀!小猫、小羊、小鸭和小鸡想找小兔一起做嬉戏。他们来到小兔家门口。小兔家的门是怎样的?(关着)。提问:小兔在不在家呢?幼答: (4)小动物们也想知道小兔在不在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2、逐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动物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师:小猫说:“喵、喵、喵,我来用劲把门捶,咚、咚、咚”门没有开;小羊说:“咩、咩、咩,我来用力把门踢。咚、咚、咚”门没有开;小鸭说:呷、呷、呷,我来放开喉咙大声喊:“小兔在家吗”?门还是没有开;提问: (1)小兔究竟在不在家呢? (2)小猫是怎样敲门的?(锤门)锤门的声
3、音大吗?(很大声)这么大声锤门,会把门怎样?(锤坏)小羊又是怎样敲门的?小鸭呢? (3)幼儿学说动词:锤门、踢门、大声喊。 (4)你们喜爱他们的敲门行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不礼貌的行为 3、播放多媒体课件,我们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师:小鸡说:“叽、叽、叽,我来轻轻把门敲:小兔在家吗”?小兔快乐地翻开门说:“你们好!小动物。我在家呢”!小鸡说:“小兔,你好”!小猫、小羊、小鸭生气的说:“为什么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不开门”?小兔答复到:“由于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小猫、小羊和小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 (1)是谁敲开了小兔家的门,(小鸡)。为什么?(由于小鸡是轻轻的、有礼貌的
4、敲门) (2)幼儿仿照小鸡轻小扣门。 (3)这些小动物,谁是有礼貌的行为、谁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小结: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到别人家做客要学会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4、推断图中小朋友谁的行为有礼貌、谁的行为没有礼貌。 三、情景嬉戏 师设置场景让幼儿到别人家做客,学习有礼貌的敲门。 四、完毕局部 小结:今日小朋友学会了很多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我们一起去共享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这节课能够适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做一个好宝宝。但是有些幼儿不能主动协作教师,这方面有待加强。可以利用其他一些东西吸引幼儿的兴趣。 小班教案敲门2 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5、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预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睛或帽子等。 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盼望妈妈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翻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舞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想、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欢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
6、和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盼望爸爸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翻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展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着幼儿一起完整学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盼望谁来敲门? 3、鼓舞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小班教案敲门3 活动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预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镜或
7、帽子等。 活动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2、为什么你盼望妈妈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翻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宝宝会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和妈妈抱一抱,亲一亲。)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舞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象、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欢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2、为什么你盼望爸爸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翻开门
8、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展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1、带着幼儿一起完整先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盼望谁来敲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鼓舞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附:故事奇妙的门 从前,有一座古城堡,大门总是紧闭着,小镇里的人谁都没有进去过,人走过这座城堡时,也只是奇怪地望一望那紧闭着的大门。 小镇上有一个木匠,他有三个孩子。一天,他把三个孩子喊到身边,叮嘱他们肯定要想方法到城堡里探个毕竟。 于是,木匠的三个儿子一起来到城堡前,大儿子第一个跑了上去,他使尽了全身轻力气“咚咚咚”把门敲
9、的震天响,并一边敲门一边喊道:“快开门快开门” 但是门的里面始终没有应答,门依旧关得严严实。二儿子观察哥哥这么用劲都敲不开,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拿铁锤来敲门!他赶快回家取来一把大铁锤,用完全身力气朝着大门砸了过去,他一边砸一边想:“这下,门总该要砸开了吧”!可谁知,门还是照样关得紧紧的,丝毫没有要开的样子。 这时,木匠的最小的孩子一个文文雅静的儿子说话了:“哥哥们,你们都忙了好一阵了,现在让我来试试好吗?”两个哥哥同意了他的要求。男孩快乐地走到门前,用食指轻轻地敲了三下门。这时候,奇迹消失了!门竟然翻开了!“这是真的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可是,这就是真的!城堡的大门就是放开着的。 三兄弟当心
10、翼翼地走了进去。城堡可真大呀!起码也能住得下小镇上全部的人!这时,一个美丽仙子姐姐迎面对他们走了过来!只见她微笑着对老三说:“你知道吗?你现在就是这个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了,由于你懂得了如何礼貌地敲门,你将受到全部的人的欢送的!现在让我送给你一本书吧!有了它,你的人生将会更加漂亮!”话音刚落,仙子姐姐很快就消逝了,小儿子轻轻地翻开仙子姐姐送给她的书,书扉页上 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只有懂得礼貌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原来,这是一本宝贵的礼仪书。 后来,小男孩把这本书送给了镇上全部的人读,从今,小镇上的人一个个变得有礼貌起来,再后来,这本书就传到了我们手里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无形的门,只要
11、你有礼貌地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快乐地把门翻开!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友好和和平的。 小班教案敲门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欢乐的心情。 活动预备: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展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观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
12、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唱歌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读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嬉戏“小猫敲门”。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仿照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展嬉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展嬉戏两次。 3、完毕: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
13、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小班教案敲门5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运用对唱形式表现歌曲,并把握节奏型 2、体验在嬉戏过程中带来的欢乐。 活动预备:小鸡、小鸭、小猫的头饰及图片,门,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用小动物的叫声学打节奏。 1、练习节奏型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叫的?说的真好(幼:叽叽叽) 师:今日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鸡,出示小鸡的图谱 它会怎么叫呢?(幼:叽叽叽) 师:一只小鸡叫一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有延长音的小鸡节奏图谱。 师:咦,后面多了个什么?(幼:小横线)有了这个小尾巴,小鸡会怎么叫呢?谁来学一学?到了小尾巴这怎么办呢? 师:我
14、们来听一听。 教师示范,念出节奏。 师:我的声音到这怎么啦? 幼:声音长了一点。 师:听得真认真,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来学学小猫叫。 二、观赏歌曲 1、师:小朋友学的真好。今日小鸡家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图谱,并贴上小鸡的头饰)听,是谁在敲门? 师:这首歌是几个小动物唱的?(幼:2个)哪两个(幼:小鸡和小猫)他们是怎么唱的?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不是一起唱的?(幼:不是,他们是一人一句的唱的。) 三、幼儿学唱歌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他们是一人唱一句(贴头饰)来唱歌的。 2、师:歌里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撕开遮挡纸)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是怎么唱的
15、? 小猫是怎么答复他的?我们再来听听小猫是怎么答复的?(撕开遮挡纸)小猫怎么答复的?(幼:你的朋友来看你,请开门,我是小猫,喵喵喵)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唱的。我们再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又是怎么唱的 (幼:我的朋友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再次观赏歌曲 师:原来小鸡家来的这位客人是小猫,让我们完整地再来听一听这首歌,会唱的宝宝跟着唱。 3、我们跟着琴完整的学一学。 4、小朋友唱的真好听,教师想听你们唱一唱。 四、师幼嬉戏 1、教师扮演小鸡,幼儿扮演小猫 师:小朋友唱的真快乐,我想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嬉戏,歌曲里有两个小动物,你们想扮演谁? 这样吧,我们来商议一
16、下,我先来扮小鸡,你们来扮小猫,等一下我们再来换。 看好了,有小鸡头饰的局部我来唱,有小猫头饰的局部你们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师:我们来换一下,你们来扮演小猫,我来扮演小鸡,有小鸡头饰的是你们唱的,小猫的我来唱,小鸡先唱。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师:现在,想扮演小鸡的就坐在小鸡这边,想扮演到小鸡家作客的小动物坐在另一边,我们再来玩一玩。 五、完毕局部 师:今日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去告知隔壁班的宝宝吧。 小班教案敲门6 【设计思路】 幼儿在开心的嬉戏过程中大胆地说,有目的地说,这既是小班阶段目标中所要求的,也熬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小班教案敲门。整个活动还有隐性的目标,即让幼儿
17、“学做有礼貌的人”“做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动目标】 1、能开心地参与“敲门”嬉戏。 2、能在嬉戏的情境中大胆和大声地学说“咚咚咚请开门”。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新邻居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三座房子。(小兔家门上贴着头像,小狗家门口有肉骨头,小猴家露出一条长尾巴。) (二)关键提问: 1、小兔家搬来了新邻居,猜猜是谁呀? 2、提示:谁长着长长的尾巴?爱吃肉骨头的是谁? 3、小结:原来,小兔的新邻居是小猴和小狗。 二、敲门嬉戏 (一)小猴去做客 1、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猴去小兔家做客,小猴不礼貌地敲门。 2、关键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开门了吗?
18、怎样才能让敲门的声音变得好听?你来试着敲一敲,资料共享平台小班教案敲门 3、集体尝试敲门:把椅背当做门,试着敲一敲门。边敲门边说:“咚咚咚,咚咚咚,小兔小兔请开门。” 4、幼儿一起来教多媒体课件中的小猴敲门。 5、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 6、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要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仆人就会为你开门。 (二)小狗去做客 1、小狗也要去小兔家做客,可它不会敲门,怎么办? 2、幼儿沟通自己的方法。(这里教师要特殊关注幼儿对敲门方法的理解和表达。) 3、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动物敲门。 4、小结:小猴和小狗都会敲门啦!它们都知道去做客时要轻轻地敲门,敲门时还要向仆人说一句有礼貌的
19、话,请仆人开门。 (三)大家来敲门 1、交代敲门嬉戏玩法: (1)两人结伴进展嬉戏,分别扮演小兔和客人,客人将“小兔”的后背当做门,玩敲门嬉戏。 (2)嬉戏可交换角色屡次进展。(这里教师要特殊关注幼儿玩嬉戏时的心情,以及幼儿在敲门时能否说一句礼貌的话,表示请仆人开门。) 2、小结:你们真有礼貌,轻轻地敲门,有礼貌地说话,我们的朋友就开门了。 (四)一起去做客 1、动物朋友们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动身吧!(去动物朋友家做客敲门时,要能依据不同的角色精确地称呼仆人,并说一句礼貌的话,请仆人开门。) 2、播放多媒体课件进展互动。 3、和朋友们一起唱唱跳跳(播放歌曲“找朋友”)。 4、自然完毕。 【
20、活动延长】 和幼儿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让幼儿想一想,一边敲门一边可以怎么说呢? 小班教案敲门7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主题活动“小兔乖乖”,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班幼儿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特别喜爱也特别熟识,在语言方面他们也能熟识故事中的对话与人物,因此,我思索:能不能将小班的数活动结合肯定的情境绽开?翻阅小班学习活动第44页的“敲门声”这一教案,研读指南对于幼儿的数学活动提出的明确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我感觉,可以依据我们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把握状况进展适当的调整,因此,在目标1上,我把数的熟悉定位在了“4以内”,整个环节也都是贯穿在故事的情境中开展。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教案 敲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