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规律》.docx
《小班数学教案《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教案《规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班数学教案规律_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这篇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2、在探究查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3、培育幼儿有初步的推理力量,进展幼儿制造力。 活动预备1、趣味练习-规律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究。 1、以嬉戏:“寻宝”引入活动。让幼儿查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翻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争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觉规律。 1、观看卡片上物
2、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当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1)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展间隔排列。(2)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展间隔排列。(3)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展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舞幼儿大胆地尝试进展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小班数学教案小兔家的院子-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尝试
3、将物体按肯定的规律排序,初步体验按规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师的启发下,情愿进展思索。 3、喜爱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幼儿已有一行的按规律排序的阅历; 物质预备:幼儿用书人手一份。(教案)小兔子家院子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师带着幼儿来到布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里。 (2)教师:小兔搬新家了,这两天正忙着装修呢!瞧,院子里的地砖才铺了几块还没铺好,我来帮帮他吧! 二、按规律铺地砖。 (1)师幼观看按一一规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砖,说出地砖的排列规律:一块红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绿启发幼儿思索接下去应当怎么铺呢?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看并尝试接下去铺
4、地砖,分别询问幼儿是如何铺地砖的。 三、按一二规律砌围墙。 (1)师生共同观看砌墙的砖块外形(长方形、半圆形)并争论围墙的排列形式。 (2)引导幼儿按一块半圆形两块长方形来砌围墙,请个别小朋友先试一试,引导幼儿观看并检查他所砌的围墙是否正确。 (3)师幼再次尝试按规律把小兔宠爱的围墙砌好,师幼共同检查自己所砌的围墙是否按规律排列。 四、嬉戏找朋友。 (1)教师:小兔院里的地砖和围墙都装修好了,小兔可快乐呢,它特别感谢我们,邀请我们和它一块儿跳一个找朋友的舞蹈。 (2)带着幼儿随着音乐,与同伴、教师共同玩嬉戏找朋友。在活动区中为幼儿供应各种材料,让步幼儿有规律的排序或装饰花边。 小班数学教案数学
5、匹配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数字。 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 3、积极开心地参加数物拼板嬉戏活动。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预备 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 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 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一样数量
6、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看并验证其正确性。 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一样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看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一一叙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一样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叙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嬉戏。 引导幼儿观看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来源教案网)有多少?让幼儿依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组: (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 (
7、2)观看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 3、评比活动 幼儿间相互观摩,沟通自己的成果,体验胜利的欢乐,教师进展简洁的评比,对整理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展表扬。 活动建议 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展操作嬉戏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乘车 这篇小班数学教案:乘车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乘车 活动目标1、熟悉数字1、2、3,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以内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2、在嬉戏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初步的解决问题的力量。3、懂得乘车的简洁礼仪。活动预备1、分别贴有13数字标志的头饰。2、教玩具公共汽车3辆,车票若干,
8、分别是数量为1、2、3的食物卡片。活动过程一、创设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参加嬉戏的兴趣。1、教师邀请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询问幼儿该怎样乘坐。(引导幼儿说出从前门投币上车,从后门下车;上车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挤;上车后坐好扶稳,等等。)2、介绍乘车的要求:正确点数车票上的物品后,依据物品的数量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个时,应当乘坐1号车。二、邀请幼儿参加嬉戏1、请三名幼儿当司机,并戴上有数字标志的头饰,依据头饰的数字开相应的“公共汽车”。2、其余幼儿当乘客,依据车票上的物品数量,乘坐相应的“公共汽车”。3、“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到终点,教师引导幼儿把车开得稳
9、当、安全。三、创设中途上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在中途候车亭候车。1、教师带着幼儿到草地上游玩后,询问幼儿应在哪里乘车回家。(引导幼儿说出到候车亭等车。)2、幼儿依据车票上物品的数量,在相对应的候车亭候车,并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时,在1号候车亭候车,并乘坐1号汽车。3、提示幼儿要等汽车靠站停稳前方可上车。四、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来乘坐公共汽车,并对活动做评价、小结。小班数学教案配对 活动目标 1.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一样的东西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10、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课件:图片外国小朋友 2.课件:图片拖鞋 3.拖鞋 活动过程 一、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外国小朋友 教师:这个小朋友多得意呀,你们看看她有几只眼睛啊? 2只眼睛还可以说是1什么眼睛?谁知道呀? 2.教师告知幼儿,2只眼睛可以说是一对眼睛。 3.请小朋友再看看还有哪些部位也是有两个呢?(耳朵、鼻孔、脚、手) 4.小结:像我们人体身上两个一样的东西就叫一双或一对。 (如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双脚等) 二、知道物体的一双、一对 1.出示一只袜子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够穿吗?要几只才够呢?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就是一双。 2.课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律 小班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