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2简单.docx
《小班社会教案2简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社会教案2简单.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班社会教案20篇简单 第1篇、小班社会别说我小教案反思 别说我小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的内容。2、鼓舞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活动预备: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重点难点: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欢乐。活动地点:活动室活动形式:集体活动活动过程:1、与幼儿争论,你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他们说你小,你成认吗?你能够做什么?2、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你能够做到吗?让幼儿发觉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3、教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4、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儿歌,体验成长的欢乐。5、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说儿
2、歌。6、鼓舞幼儿回家将儿歌说给家人听,激发幼儿还要学习更多的本事,做更多的事情。课后反思在我长大了这一主题开展中,我们将别说我小作为了第一课。这首儿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刚升入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知道自己长大了,有许多的本事,情愿大胆地表达出来,也因此萌发了做小班小朋友的骄傲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有着以下几点感悟: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话题,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小班开学已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小班生活后,有了肯定的幼儿园生活阅历,所以对于新环境他们能够很快适应。我们也惊喜地发觉,许多孩子的自我效劳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活动中,我首先结合幼儿的生活阅历,用了提问的方式导入,“暑
3、假里我们休息了两个月,你们在家确定帮爸爸妈妈做了许多的事情,谁情愿来跟我们大家说说你会做哪些事?”这种贴近幼儿生活的话题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热忱,“我会帮妈妈拿碗”、“我会帮爸爸擦桌子”由此为幼儿制造了一个轻松的气氛,让幼儿自由说说,满意了孩子们我要说,我想说的欲望,为儿歌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二、多形式的组织策略能让幼儿更加投入课堂。活动中,我借助生动的相关图片帮忙幼儿理解把握儿歌的内容,同时,我也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他说得和儿歌里一模一样,你们能说得像他一样好听吗?”、“大家都很仔细,究竟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谁学得更快呢?我们来竞赛吧!
4、”“你能不能加上动作来表演表演呢?”简洁的句式、短短的儿歌,其实不难把握,可是有的孩子留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单一的集体朗读也很简单让幼儿乏味。这时,实行不同的策略,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参加到学习中,利用不同的互动形式提高了幼儿的朗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投入到了儿歌的学习中。三、幼儿的长期进展需要情感的提升。在仿编环节中,许多孩子都说到了“我会扫地、拖地、洗碗”虽然,这些都可以编在儿歌里,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并没有错。可是,这些都是孩子们真正做到了吗?他们的力量能够到达吗?因此,在仿编的同时,我更加关注了对孩子的情感提升:“其实,我们小朋友们都很能干,教师盼望你们在家能够真正去帮忙爸爸妈妈做一些你们力所能
5、及的事情,例如拿碗筷,擦桌子,甚至是爸爸回家后帮他拿拖鞋,妈妈干完活后帮她捶捶背更加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你才是真的长大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我信任多少会在孩子的心田里留下一些印象。而这些力量的培育,需要家园共同关注,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来激发幼儿在家和幼儿园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并主动帮忙别人的欲望。四、幼儿的学习习惯需要引起重视。面对这样一批刚刚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上课时,我经常会有些难以适应。有些孩子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有些孩子根本坐不住几分钟,有些孩子不喜爱举手而是在下面插嘴,更多的孩子回答下列问题只是简洁的几个字而这一切,都时刻让我感受到幼儿学习习惯培育的重要性。让幼儿养成良
6、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每一节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用更适宜的方法逐步去改善这一现象。固然,本次活动中我也存在着诸多缺乏之处,如: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够,对幼儿答复的预设太高,回应不够敏捷;在仿编时定位过于狭窄,其实,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都可以编进儿歌,而并不仅仅局限于能够帮忙爸爸妈妈做的事情,由此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造成了仿编时的亮点不突出。第2篇、小班社会擦椅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熟悉椅子各局部的名称,能按挨次擦自己的小椅子。2、知道要爱惜小椅子,会轻拿轻放。3、培育幼儿愿意在众人面前大
7、胆发言的习惯,学说一般话。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预备:洁净与脏椅子各1张,水盆1只,抹布30块。活动过程:1、以嬉戏口吻请幼儿用眼睛认真看一看,两张椅子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喜爱哪一张椅子。2、动动小脑子,说说怎样让脏椅子变成洁净的小椅子呢?教师在确定幼儿正确答复的根底上出示抹布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师示范并用诗歌讲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横档抹一抹,最终抹椅腿”。抹好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两张椅子交换位置后问幼儿:“你喜爱哪一张小椅子?”(都喜爱)3、操作练习:教师的两只手真能干,能叫脏椅子,小朋友不喜爱的椅子变成洁净的,大家喜爱的椅子。小朋友,你们也有两只手
8、,也让它们变能干好吗?那好,我们都来学习抹自己的小椅子,这里有抹布每人一块,抹好后将抹布丢进水盆里以后每天都这样,让小朋友边抹边念儿歌,教师巡回指导,对不同力量的孩子赐予程适度指导,抹好后,请小朋友观赏对自己抹过的椅子。4、嬉戏:在音乐伴奏下练习轻拿轻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车嬉戏。教学反思:由于嬉戏是幼儿最宠爱的活动,嬉戏能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开心的嬉戏中很简单就能把握所学技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们沉醉在嬉戏的情景之中,兴趣很高,在嬉戏中学会了搬、摆椅子的方法。这个活动完毕后,大局部的孩子都把握了搬椅子的方法。由于对他们来说不是学本事,而是玩嬉戏。以后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
9、要多思索,多找些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愿意参加,并情愿在嬉戏中学会的活动。第3篇、小班社会借玩具教案反思南京市锁金二小附幼 殷 敏活动目标1学习并探究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2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增进社会交往力量。3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活动预备1拖拉玩具、皮球、遥控汽车各一;幼儿自带的长毛绒玩具2个;球、圈、若干。2三段情景表演。活动过程1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稳固运用交往的礼貌语言。(情景表演内容:小兔拉着拖拉玩具上场,边走边说:“我是小兔,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拖拉玩具,真好玩!”)(1)小兔的玩具好玩吗?你想玩吗?(2)那怎么说、说什么样
10、的话,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幼儿向小兔借玩具,个别、集体练习礼貌语言,如:请你把玩具借给我玩玩,好吗?感谢!小结: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说有礼貌的话,这样别人会很愿意把玩具借给你玩。2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学习合作玩玩具的方法。(情景表演内容:小兔边玩皮球边说:“这是我爸爸送给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抛一抛、滚一滚,真好玩!”)(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吗?假如想玩,你有什么好方法?幼儿礼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绝道:“不行,这只新皮球我还没玩够呢!给你玩了,我就没有玩了。”(2)小兔为什么不情愿把玩具借给你们玩?(引导幼儿关注被拒绝的缘由)(3)有什么方法能让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
11、幼儿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败,教师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说:“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滚皮球好吗?”(4)教师想出了什么好方法,小兔就情愿把玩具给我玩了呢?(幼儿实践合作玩的方法)小结:当别人不情愿把新玩具借给你玩的时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让大家玩得都快乐。3观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遥控汽车”,学习交换玩玩具的方法。(情景表演的内容:小白兔边玩边说:“这是叔叔送给我的遥控汽车。”)(1)小兔的遥控汽车真好玩,怎么样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儿尝试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其次种方法,小兔拒绝道:“不行,遥控器只有一个,给你玩了,我就没有玩了。”)(2)教师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样失败。
12、(3)出示幼儿带来的长毛绒玩具,启发幼儿与小兔交换着玩玩具。“小兔有一个玩具,你们也有玩具,你们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们的玩具,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小结:想玩别人的新玩具,有许多方法,可以说有礼貌的话,可以一起玩,还可以换着玩。4. 实践活动:玩玩具(1)出示球、圈,请一局部幼儿玩。(2)请其他的幼儿与他们交往,实践几种借玩具的方法。教学反思: 本活动主要是以情景表演贯穿始终,让孩子在情景表演中学习探究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以及学说有礼貌的向他人借玩具,从而培育孩子的社会交往力量。第4篇、小班社会我爱教师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1、知道“三八”节是妇女节,是妈妈、教师等全部女人的节日,体会她
13、们的辛苦,激发幼儿爱教师的情感。2、要求幼儿宁静倾听同伴谈话,不任凭插嘴,能从同伴与教师的谈话中学习新的谈话阅历。3、使幼儿了解教师对小朋友的爱,培育幼儿爱教师的情感。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下列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教学预备:1、观看过保育教师的工作。2、学会儿歌“教师,我爱你。”教学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1)今日是什么节日?(三八妇女节)。三八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妈妈、教师等等)。你会对她们说什么?(2)幼儿自由谈论,教师的节日,你会怎么做?会为教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3)教师采纳语言创设情境的方式,向幼儿提出话题:“小朋友,
14、在幼儿园里,是谁照看你的,教你们学本事的?教师是怎样照看你们的?教你们学了哪些本事?”2、引导幼儿围绕 话题自由交谈。幼儿依据教师提出的话题,与旁边同伴自由交谈,亦可让幼儿自由结伴进展交谈。教师轮番参加幼儿的谈话,提示他们轻声讲话,不影响别人,要求幼儿仔细听别人说话,不任凭插嘴,能从别人的谈话中,学到好的谈话阅历。提示幼儿围绕“教师的工作”这一话题交谈,不扯别的话题。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为组织幼儿集体谈话做预备。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1) 在幼儿自由交谈的根底上,组织幼儿集体谈话,重点围绕“你喜爱教师嘛?你最喜爱教师什么?”这两个话题争论。请几名幼儿在集风光前表达自己的见解,鼓舞幼儿用一
15、般话谈话,讲话声音洪亮。(2) 接着,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进一步拓展谈话话题,建议提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妈妈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小朋友可以怎样帮忙教师?可先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留意倾听,发觉某些讲的好的语句。可在幼儿面前重复一遍。帮忙幼儿加深印象,以利于他们学习。(3) 教师小结谈话内容,引导幼儿体会教师对小朋友的爱,教育幼儿要听教师的话,要敬重教师,最终,集体念儿歌“教师,我爱你”。完毕活动。反思:三八节是阿姨、教师、妈妈、奶奶的节日,孩子们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的存在,但是由于这个节日不是自己的,所以印象不深。个别几个力量强的幼儿领悟性快,个别幼儿要说上好
16、几遍他才知道,总的来说,三八妇女节在孩子的生活中还是缺少感性阅历的。什么是妇女,孩子根本理解不透彻。第5篇、小班社会穿袜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分清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2:熟识穿脱袜子的根本过程。3:体验胜利的喜悦。4: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力量。5:探究、发觉生活中袜子的多样性及特征。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穿脱袜子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活动预备每人一双小花袜活动过程1:与幼儿合唱歌曲我有一双巧巧手,这双巧手能做会做,会做好多好多的事,比方吃饭,写字,画画,穿衣,穿鞋子,穿袜子等等,引出活动内容。2:出示小花袜,熟悉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袜子的正面比拟光滑,没有
17、线头,毛边,而反面花纹凹凸,优先头,而且有缝合痕迹,袜子底凸起的部位是脚跟,而袜子背则没有。3:让幼儿围坐成圈圈,教师边穿边示范讲解根本动作a:分清袜子的正反面和袜子底袜子背。b:脚从有口端穿进去,袜子的后跟部位朝下c:两手捏住袜子口左右两侧,从脚尖开头渐渐往下拉。d:脱袜子时,先用手捏住袜子口,往脚后跟下滑至脚底,在用手捏住袜子的脚尖部往外拉,这样袜子就胜利脱下来了。 4:了解这些根本学问和根本动作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了,这时我把,预备好的小花袜子发给他们练习,对动作缓慢力量较差的幼儿,赐予他们鼓舞,帮忙他们练习外,还叫他们观看别的小伙伴是怎样穿的,对力量强的幼儿鼓舞他们帮忙力量较
18、弱的孩子。 5:这样反复练习后,孩子多数都能分清袜子的正反而且也不会把袜子跟穿到脚背上了,活动在孩子的笑声中完毕了,他们都表示,我会穿袜子了,我长大了,小手更能干了。教学反思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穿脱袜子底过程细致,静动结合,既关注整体也不忽视个体,让幼儿再帮带中学习本事。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开头环节假如让幼儿先观看各式各样的花袜子引出幼儿对袜子的宠爱之情引出活动目标比拟好,爱美之心,幼儿比成人更胜一筹,练习过程假如能增加一些美丽的音乐效果会更好。第6篇、小班社会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体会妈妈的辛苦,并学习帮助做家务。2、提高生活独立力量。3、学习说出完整的感谢
19、的话。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5、进展幼儿的动手力量。活动预备:1、事先请家长帮忙幼儿预备有扣子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2、每个幼儿都要预备一套刷牙用具、毛巾、脸盆。3、抹布、水桶、扫把、簸箕等清洁用具。活动过程:1、教师先带着幼儿念儿歌妈妈的小帮手。2、请幼儿把带来的衣服、裤子、鞋袜拿出来,让幼儿自己把衣服、裤子换上,自己穿袜子、鞋子。3、教师请幼儿拿出刷牙和洗脸用具,请大家示范刷牙洗脸的动作。4、教师拿出各种清洁用具,示范各种清洁用具的使用方式,如:拧干抹布的方法、擦桌子的方式、扫地的方式。5、把幼儿分成几组:擦桌子组、扫地组、整理组。每组发给所需要的清扫工具,让幼儿开
20、头分工合作清扫。6、当幼儿清扫完以后,教师可以问问幼儿清扫后的感觉。7、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要怎么帮妈妈分担家务,然后请大家轮番上台说说,告知大家他要怎么当妈妈的小帮手。8、请幼儿想一句感谢妈妈的话。请大家站到前面,大声说出一句对妈妈的感谢,然后回家对着妈妈说出来。教学反思: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干家务活儿。这不仅能够分担父母的辛苦,更有利于培育自己的生活力量,养成劳动习惯。教师诚心盼望同学们学过这课,都能主动关怀、爱护父母,多做家务,做好父母的小助手。小百科: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第7篇、小班社会我们长大教案反思目标:1、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
21、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2、情愿较大声、大胆地在集风光前发表自己的想法。3、初步运用比拟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加观看力量。4、初步培育幼儿有礼貌的行为。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下列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预备: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2、各类婴儿衣物等。活动重难点:幼儿通过操作比拟感受到自己的长大。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骄傲的情感。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醉在迎新年的欢快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熟悉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特别有必要和孩子们来
22、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幼儿在关注四周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特别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渐渐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忙幼儿从多方面的比拟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力量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欢乐。又盼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骄傲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活动过程:(一)情境感知:1、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3、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二)操作比拟: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依据自己的操作叙述自己的发觉。(个别幼儿试穿、叙述。)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三)观看发觉: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助?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比拟: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其次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引导争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社会 教案 简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