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515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515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5153.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1 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根据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附件一)、教技20132号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附件二)、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附件三)的精神,参照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标准(附件四),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一、基本情况 我县当前有各级各类学校 292 所。其中:普通高中 6 所、职业中专、特殊学校、进修学校各 1 所、初中 39 所
2、、九年一贯制学校 19 所、中心小学 34 所、普通小学 157所、教学点 31 所、民办学校 3 所。现有教学班级3133个,在校学生 166915人。到目前为止,全县中小学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 97 间,学生用计算机在运行 6625余台(公办 5758),生机比达 25.2:1(公办比为 26.86:1),多媒体教室 171套。全县 101所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中,通过移动、电信、网通采用 ADSL、宽带、专线等方式接入,已经完成正常接入 92 个单位,接入率约 91.1%;全县各类学校接入互联网共 218所,占 74.66%。其中接入带宽 10M以上的近 51 所,己建成班班通的学校 44 所
3、,安装班级 1100个,占全县应建班级(合计 3133个)的 35.11%,其中义务教育阶段 39 所共 759间,占应建班级(合计 2679个)的 28.33%,不足三 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 分之一。建设完成的这 44 所学校同时建设了完整的校园网,并接入互联宽带网。全县学校共有办公电脑 1310台。二、工作目标 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的“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及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利用 3年时间,初步建立“机制健全、设施完备、资源充足、应用广泛、效益显著”的城乡教育信息化体系,为邵东县 2020年基本实
4、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项目管理,保障建设资金,以及项目效益的发挥,县教育局成立邵东县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与工作小组(简称信推办),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实施计划,形成负责机制。1、领导小组 局长任组长,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副局长任副组长,信息中心、仪电站站长/主任任组员。组 长:廖明智 副组长:罗中安 陈爱珍 刘寿平 成 员:申建民 曾 涛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邵东县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申建民任办公室主任。各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切合本单位学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5、。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3 2、工作小组 由信息中心、仪电站组建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规划的制定与项目实施。3、主要工作 信推办负责项目的调研、规划审核、规模审批与建设资金保障。启动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五年)规划、教育城域网建设项目、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中心、邵东县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条例制定、多层次的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考评方案等;根据工作的逐步推进,还需要同步启动教育信息化培训中心的筹建(改造原会议室为多媒体会议室)、教育网改版升级、电子政务升级改造、邵东县中小学网站群的开发、电子书包工程试点等。四、工作内容(一)宽带网络校校通 1、规范推进城域
6、网建设。村小以上学校全部接入光纤,边远教学点能够接收远程教学资源,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推进校园网达标建设,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设置主控室,配备专业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统一机柜,统一标识;网络布设到班级、备课组。校园网应部署“班班通”集中管理、教研备课、校本资源等基本应用平台,提高校园网使用效益。我县要在 2014年上学期基本完成城域网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全接入。2、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在现有县直和乡镇学校部分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班班通”向乡镇以下学校延伸。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合格学校建设,同时通过对闲置设备的调配,使农村学校基本实现“班班通
7、”。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4 3、组建备课室。有计划地配备教师办公计算机设备,满足教师备课、研修需要。实现备课、上课、学习一机多用。今明两年要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 50%以上的学校,并使 30%以上的教师具备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4、改善教学点教学条件,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根据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我县小学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 19 套,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组织教学点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满足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8、(二)优质资源班班通 1、利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现代教育技术网等,县直及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完成校本资源库框架设计和管理平台部署,并对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含光盘资源)进行整合,同步建设县中心资源库。2、建设校本资源库,从 2014年起,形成常态机制,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开展校本资源库建设,鼓励各学校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校本资源库。3、深化培训和指导,实现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普遍应用。(三)网络学习人人通 鼓励教师和学生拥有个人的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教育新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推广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加快普及专职
9、教研员、培训教师和名师骨 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5 干引领的网络研修活动,推动城乡对口支援学校教师之间开展网络教研。遴选部分优秀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络工作室。专任教师网络教研空间实名注册,2013年底达到 20%以上,2014年底达到 50%以上、2015年 100%,并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学、教研。2、普及学生网络学习模式。到 2015年底,初中以上的学生 100%实名注册网络空间,并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广泛的教学互动,指导各学校利用湖南省基础教育网、邵东教育网等网络平台,建立班级空间、个人空间,开展书香班级、学生空间评比,拓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继
10、续开设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四)教育信息中心建设 1、继续加强和完善邵东教育网(站)的建设,做好邵东教育政务网、教育信息网、教育科研网三个子网建设,建立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三网和两平台建设,为全县教师深入实践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实现全县教育管理信息化、教研工作网络化目标,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平台。2、以中央和省教育资源平台为依托,不断开发、丰富和完善具有邵东本地特色、支持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库采取“外引进”与“内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既要依靠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也要自行规划、收
11、集、研发、制作的各学科优质备课、课例、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从而形成资源应用模式和自增长机制。邵东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6(五)加强师资培训,缩小城乡差异 1、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体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适时开展培训。2、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电教机构和工作队伍,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实。县直学校和乡镇中小学以上学校应成立电教中心,其负责人相当于处室主任。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应至少配备专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邵东县 教育 信息化 三年 行动 方案 2013 2015 515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