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书谱》谈书法理论的意义5502.pdf
《就《书谱》谈书法理论的意义55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书谱》谈书法理论的意义5502.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就书谱谈书法理论的意义 谢喑璞著 中国历史发展到唐代,经济和政治都获得了空前的稳定和繁荣,文化领域也显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达到继春秋战国和魏晋时代之后的又一高峰。书法艺术也逐渐从六朝的遗法中蝉蜕出来,而欲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于世。那时,书坛上不但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还有欧阳通.陆柬之、锺绍京等著名书家,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爱好与提倡,加上朝廷重臣魏徵、房玄龄等人的激流扬波,书法艺术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宗高地位,这就为整个唐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奠定基础。在书法理论方面,初唐的许多书家包括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以及李世民.裴行俭等都有著作问世,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书法这
2、门艺术的特征及功用进行了探讨与阐发。有对具体的用笔技巧的概括与解说,如欧阳询 八诀、传授诀、李世民笔法诀等,也有沿袭六朝的“书势”体,从外部对书法艺术的不同形态进行描写与刻画的,如欧阳询用笔论等。这类著作的共同欠缺在于,没有从更澡刻的美学观念出发来把握这门艺术的本质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虞世南的笔髓论,这篇文章通过对书体的演变、书法创作中各要素的关系等问题的言简意赅的论述,并对当时盛行的真、行、草诸体运笔法则的概括,就艺术的牢美特征及审美境界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虞世南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六朝书论中的某些观点,如他说的“心为君,手为辅”,运笔“太缓而无筋,大急而无骨”,等等。但这都在一个新的美学
3、高度中深化了。这种深化,更多地体现在笔髓论的“契妙”一章中。虞世南将作为自然本体的“道”与审美主体之“无为”的表现行为联系起来,指出:“学者心悟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这里,“心”是联系“道”与“无为”的主观媒介,在“心悟至道”的前提下,艺术便成为“道”的自然的审美现实。虞世南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指出了这一些联系,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联系,不自觉地暗示了艺术审美观念在经过六朝时代的主体膨胀之后,获得新的客体与之统一。所谓“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在主客体之神秘统一的前提下,他发挥了六朝关于实现艺术神妙”境界的说法,指出:“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4、;“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自取也”;“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2 虞世南的这些思想,表现了初唐艺术审美观的谋些特点,这就是力图平衡艺术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新的审美理念的向往,虽然在 某些地方嵌入了一些儒学教化的思想内容,但其基本的审美精神却仍旧是六朝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历来是“晋唐并称的,但“晋”与“唐”的风貌其实大不一样,前人所谓“晋人尚韵”而“唐人尚法”就是指出这一点。金石略序云:“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其中“风猷”与“典则”的区别就是“韵”与“法”的区别。而“法”的建立,便始于初唐;溯其源,也包括隋。王羲之在
5、初唐受到崇拜,意味看他开始成为众法之所归的“书圣”了。初唐四家之于王羲之,或“得其美韵”,或“得其力”,或“得其意”,或“得其清”;魏徵就称赞过褚遂良“下笔猷劲,甚得王逸少体”,并因之而引荐于唐太宗;当时宫中的御用书家还专门摹写王羲之书体而甚得太宗的亲近。但是无论如何,从总体上说,王羲之的神韵在初唐已经不是从超逸洒脱的意态中自由地流露,而大致上是通过一种端丽竣整的法度来表现了。审美观念的理论阐述,在初唐,主要体现在孙过庭的书谱中。孙过庭,名虔礼。吴郡人。因当时社会重视士族,孙过庭出身寒微,得不到进身机会,于是便“养心恬然,不染物累。独考性命之理,庶几天人之际。”他自标“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并
6、与当时一些著名书家过从甚宻,悉心研习书艺。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有名气,陈子昂称之为“元常既没,墨妙不传,君之逸翰,旷代洞仙。”其传世作品除一些墨迹和帖刻之外,最可靠也是最精彩的要数书谱墨迹本。书谱全书三千七百余字,用作者最拿手的草书写就,文辞华美,见解精辟。张怀瓘谓“过庭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工用,有天材。真行之书,亚于草矣。尝作运笔论,亦得书之指趣也。”不过,历来对孙过库书法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书谱作为他的遗迹,其理论内容的成就和影响却大大超过其书法本身了。稍晚于孙过庭的张怀瓘在书断中就引征过书谱,其他如宋代的姜夔.明代的项穆.清代略宋曹、朱履贞等,
7、在他的书论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书谱的影响。3 孙过庭的书谱较之六朝及初唐前期的书论著作,在很多方面都更加鲜明的显示着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及其艺术审美观的烙印。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孙过庭指出:“君子立身,务修其本。”儒家学者一向认为文字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显然不能与文字同日而语。虞世南在笔髓论首章“叙体”中也说这样的话,主要就是从文字而言的。孙过庭却意不在此,他先退一步说:“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似乎书法就如“雕虫小技”一样是玩物丧志的东西了。但他笔锋一转,接着又指出:“夫潜神对弈,犹标坐忘其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讵若
8、功定礼乐,妙拟神仙,犹挺填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可见他已不知不觉地将书法与文字的功能相提并论了:就象弈棋与垂钓之各有名趣一样,书法与文字同样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孙过庭将书法艺术本身的形体与气势特征放到了次要地位,转而强调其功能特点,并指出:“好异尚奇之士,翫角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这样,就得出书法艺术“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的结论了。孙过庭用艺术的伦理教化功用来解释书法现象,既是当时社会文艺思潮的反映,又是体现了孙过庭力图用这一理论武器来矫正六朝以降书坛上一味好异尚奇的淫靡风气的一片苦心。这种理论观点的提出,
9、表明传统儒家的伦理美学观对书法艺术领域的渗透。其实,中国传统美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说就是伦理美学,它涉及的主要不是外在于人,获得独立生命的艺术自然,而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相当浓重的伦理教化色彩。不可否认,在运用这些理论方面,孙过庭还显得不够纯熟,十分幼稚,用偷换概念来支撑他的论点,很有些牵強附会。但是,在书法理论中自觉而较具体地提出其伦理教化作用,并以此为基点建立新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这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尚属首次。与唐太宗李世民关于王羲之书“尽善尽美”的思想相联系,孙过庭的理论可以说是标志了新的书法艺术审美观在初唐已开始形成。孙过庭的艺术发展观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他已经能够历史
10、地.辩证地认识书法这一审美现象了。他对前人所谓“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的观点表示不以为然,而认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就时代的变迁和风俗的转移而言,书法上古质和今妍等审美观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因而两方面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所谓“醇醨一变,质文三迁,驰骛沿革,物理常 4 然”。但是,孙过庭对这种必然性的认识也不是没有前提的,紧接着,他就提出了一个关于艺术发展变化的审美准则:“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孙过庭是深刻认识到新的现实对书法艺术的要求的。他所谓的“古不乖时”,就是要求书法艺术能够体现时代精神,摒弃一切违背这种精神的复古倾向。在叙述自己创作书谱的构想时,他申明:“今古不同,妍质悬隔,
11、既非所习,又亦略诸。”虽然上古的“六书”和秦皇时代的“八体”在当时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都被孙过庭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书体而省却不论。所谓的“今不同弊”,则主要针对当时出现的“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等奇怪书体而言,指出在反对盲从古人的同时,又不能与当代这些弊俗荒诞的风气同流合污。当然,“古质”和“今妍”作为两种不同的审美现象,不仅表现在书体上,更主要地表现 书法的风格及书家的审美趣味上,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趣味同样应该在新的现实面前统一起来;孙过庭用孔子的话来强调这种统一的重要性,“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的艺术发展观是建立在承认社会现实的合理性这一点上的,在他看来,离开了这一点而单纯
12、地讨论“古质”和“今妍”本身之美与否似乎是没有意义的。按照这个罗辑,同样地,所谓“人情”,也只有置于是否合于现实这个前提之下,才能决定其能否成为艺术发展变化的合理性的依据。在书谱中,孙过庭对那些“偏玩所乖”的“独行之士”很有微词,指出他们“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共性欲,便以为姿”的恶习,他以为书法艺术既不能拘泥于古人的绳墨而毫无创新,又不能随其性情一味地好异尚奇;只有做到“文质彬彬”,才能在艺术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就是孙过庭书法艺术发展中“古质”与“今妍”的统一论,它是传统儒家重视艺术的社会价值的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孙过庭艺术理论中的中庸审美观。在书谱中,他一方面强调书法必须随着时
13、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对“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锺.张”的观点表示赞同,可见他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今必胜于古的。在艺术的发展变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合乎中庸的审美标准。他认为“右军之书,末年多妙”,而其所以为妙的原因,在于“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也就是达到了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至于王献之,则因为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太过于从心所欲,便与乃父“神情悬隔”,比不上他了。不过,孙过庭之祟羲抑献,要比唐太宗内行,机智得多,他是从羲献父孑书法艺术 5 本身所达到的境界,并经过其审美标准的衡量来下结论的;仍然借用孔子的话来说,王羲之是因为“文质彬彬”而美,王献之则因为“文
14、胜质”而不姑王羲之美。如果据此以崇羲抑献还能从审美意义上理解的话,则孙过庭贬抑王献之的另一个理由就纯粹用儒家的伦理社会观作标准了。就因为王献之曾经自谓其书胜于羲之,并“假托神仙,耻崇家范”。孙过庭便不能容忍,说什么“立身扬名,事资尊贤”,还以“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为理由,指责献之“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不管孙过庭所据的是否可信,但这种传说却反映了六朝艺术家在艺术与人格上对个性精神的追求。在论述个人学书过程的不同阶段时,孙过庭指出:“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复归平正。”在这里,学书的过程构成了对“平正”境界的否定之否定的变归。从平正到险绝,再从险绝到平正,既是学书的不同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谱 书法 理论 意义 550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