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全国卷命题趋势预测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典型题卷高考重组卷第一卷《典题卷》(含答案)17468.pdf





《2020高考物理全国卷命题趋势预测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典型题卷高考重组卷第一卷《典题卷》(含答案)1746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全国卷命题趋势预测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典型题卷高考重组卷第一卷《典题卷》(含答案)17468.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7 页 2020 高考全国卷考纲深层解析与命题趋势预测 高考重组卷第一卷典题卷 命题理念:对比 2018考纲 2019考纲的变化以及高考总体命题思路、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原则:由单一、孤立的知识点考查走向综合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用“真研究”考查“真素养”,关注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注重考题的情境设置:用较长逻辑链的文字和图、表搭配,考查获取信息能力,试题素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前沿。考题的设问反映学科本质、灵活、开放。2、增加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建构基于德
2、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考评价体系”的论述。3、增加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即突出“立德树人”和“创新意识”的要求。4、从 2018的“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变为 2019年的“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突出考查对知识应用性的考查,突出对社会热点事件、突出事件的考查,突出了对最新科学技术的考查。5、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中要浸透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6、命题趋势和要求:高考试卷的信息量(文字、图表)会适当加大;加强信息读取、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强化
3、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7、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来考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评价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应尽量创设类型多样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作为试题的任务情境。8、教师在备考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a、转变观念,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b、教学注重从知识重现到知识重演.c、深度备课,挖掘逻辑关系,注重能力培养.d、以素养为导向精选习题 第 2 页,共 27 页 常考查知识点如下:选择题:14、近代物理初步,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
4、15、交通、军事运输工具结合图象考查运动学知识 16、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登月计划。17、机械能、动能定律、能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8、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动态分析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等分析方法的应用;电场分布,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概念的考查。19、通过图象法考查电磁感应现象、恒定电流、电路、功率等知识 20、交流电、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等知识的考查 21、安培力相关知识,力电知识综合考查;带电粒子在各种场中的运动 实验题:22、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23、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从安全方面、准确方面进行电路的设计)计算题 24、磁场、电场、力综合题,主
5、要考查安培力、洛仑兹力、电路问题、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19 年考了带电粒子)。25、力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动力学知识,平抛或圆周运动知识,机械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核心力学知识点。选作题:33、(1)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2)状态方程 34、(2)机械振动、机械波、光折射、全反射与几何知识相结合 个人建议:(相继出十份卷可参考选择使用)2019年的出的预测题与高考吻合的比较好,个人认为,2020高考物理难度不会有大的变化,个人分析 2019年的出题团队应该是以高中一线物理教师为主导的,是近几年与高中物理教学最为接近的,认可度较高,难度上也是比较低的一年,
6、而前几年高考物理题总能感觉到有大学教师的影子。个人认为 2020年应该会延续;所以,对 2020年的高考备考个人认为应该是主体核心知识为主,教学过程中不要追求过难、过于复杂的题,应该在知识的深度和准确上对学生提高要求。第 3 页,共 27 页 绝密启用前(精品内参)2020 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典题卷)适合学生考前强化适应性训练使用 QQ:33509855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7、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种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其极限频率0=B.当氢原子从n=2 的状态跃迁到n=6 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C.Th衰变为Pb要经过 4 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15、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第 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 B.5s末与
8、15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C.内,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 5m D.内,质点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16、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b球不动,使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第 4 页,共 27 页 A、弹簧变长 B、弹簧变短 C、力F变大 D.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17、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A,A放在质量也为m的托盘B上,以N表示B对A的作用力,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
9、)现改变力F的大小,使B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或F随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18、月球自转周期T与它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假如“嫦娥四号”卫星在近月轨道(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如图所示,PQ为月球直径,某时刻Q点离地心O最近,且P、Q、O共线,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月球质量M=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C.再经 时,P点离地心O最近 D.要使“嫦娥四号”卫星在月球的背面P点着陆,需提前加速 第 5 页,共 27 页 19、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10、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0 x2段是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处电场强度为零 B.x1、x2、x3处电势1、2、3的关系为123 C.粒子在 0 x2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x2x3段是匀强电场 20、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55:4,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流表A1,副线圈电路接有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压表A2、滑动变阻器R等,所与电表都是理想电表,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灯泡L的阻值恒定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压表V的
11、读数为 32V B.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32V C.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下滑动时,电流表A2示数增大,A1示数增大 D.由图(b)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 100rad/s 21、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 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至ab处,则该过程中()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aRb 第 6 页,共 27 页 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bRa C.R上产生的热量为 D.流过R的
12、电量为 第 II 卷 三、实验题(15 分)(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5 分)22、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选择一张清晰的频闪照片,剪掉前面小球重叠部分进行研究。已知小球在释放位置时,球心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1)根据照片中刻度尺的数据,请读出小球运动到照片中第5 个像点时下落的高度为_m。(2)若所用照相机的曝光频率为f,照片上 1、3 像点距离和 1、5 像点距离分别为s1、s2,则照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T=_,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a=_。23、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第 7
13、 页,共 27 页 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 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 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调零点。(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k 和_V。(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12.0k 和 4.00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k。(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
14、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k。2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有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y轴负方向。在第一、四象限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圆心坐标为(r,0),圆内有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为v0从第二象限的P点,沿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坐标原点O进入第四象限,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 60,最后从Q点平行于y轴离开磁场,已知P点的横坐标为-2h。求:(1)带电粒子的
15、比荷;(2)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带电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从Q点射出磁场的总时间t。第 8 页,共 27 页 25、如图,一“L”型木板长为L4.50m、厚度可忽略不计,放在倾角为 37度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木板下部被一锁定装置锁定。木板下端与斜面最低点的距离为x4.45m。木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现使一小物体以大小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的初速度从下端滑上木板,同时移走锁定装置。已知小物体与木板质量相等,均为 2kg,当小物体与木板上端碰撞时,碰撞时间极短且没有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体和木板
16、上端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2)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3)木板从开始运动到其下端抵达水平面的总时间。选考题:共 15 分。从 2 道物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第 9 页,共 27 页 33 物理选修 3-3(15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零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C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理想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依然同时存在,且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E浸润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2)某物理社团受“蛟龙号”的启发,设计了一个测定水深的深度计如图,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内
17、径相同,长度均为L,内部分别有轻质薄活塞A、B,活塞密封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左右滑动,汽缸左端开口外界大气压强为p0,汽缸内通过A封有压强为p0的气体,汽缸内通过B封有压强为 2p0的气体,一细管连通两汽缸,初始状态A、B均位于汽缸最左端该装置放入水下后,通过A向右移动的距离可测定水的深度已知p0相当于 10 m高的水产生的压强,不计水温变化,被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当A向右移动 时,水的深度h;该深度计能测量的最大水深hm 34物理一选修 3-4)(15 分)(1)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 16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
18、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m、14.6m。P、Q开始震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 10 页,共 27 页 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 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 (2)如图所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截面图,ACB=90,CAB=53,AC边长为L 一平行细光束从AB面上的O点沿垂直于AB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在AC面的中点P恰好发生全反射,在BC面上的M点发生反射和折射,
19、(P点和M点图中未画出),反射光线从AB面的O 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sin53=0.8,cos53=0.6)求:该棱镜的折射率;光在棱镜中传播时从O点到O 点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种材料的逸出功是 W,则其极限频率 0=B.当氢原子从 n=2的状态跃迁到 n=6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C.Th衰变为Pb 要经过 4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第 11 页,共 27 页【答案】A【解析】解:A、结合光子能量计算公式 E=hv0,某种材料的逸出功是 W,则它的极限频率为 v0=,故 A正确;B、氢原子从 n=2 的
20、状态跃迁到 n=6 的状态,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要吸收能量。故 B错误;C、Th 衰变为Pb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计算可知,要经过=6次 衰变,经过=4次 衰变。故 C错误;D、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有质量亏损,放出能量。故 D 错误 故选:A。光子能量计算公式 E=h 可知其能量由光子频率决定,氢原子吸收光子向高能级跃时,衰变和 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能量。该题考查原子物理学中的原子跃迁中能量的变化等知识点的内容,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的内容,多加积累即可。15、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第 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
21、 B.5s 末与 15s 末,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C.内,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 5m D.内,质点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小【答案】B【解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理解位移-时间图象时,要抓住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掌握斜率表示速度是关键。【解答】A.位移-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在 10s 末时,质点的速度为零,故 A 错误;B.在 5-10s 内斜率为正,在 10-15s 内斜率为负,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方向,故速度方向相反,故 B 正确;C.=x2-x1=5-1m=4m,故 C错误
22、;D.在 1020s内,斜率一直增大,故速度越来越大,故 D错误;故选 B。第 12 页,共 27 页 16、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 OP、OQ,OP 竖直放置,小球 a,b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 F 作用于 b 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 b球不动,使挡板 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A.弹簧变长 B.弹簧变短 C.力 F 变大 D.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答案】A【解析】以 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弹簧弹力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如何变化,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 F和 b对地面的压力的变化情况 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关键要灵活选
23、择研究对象,先对 a 研究,再对ab 整体研究,比较简便【解答】A、设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现保证 b 球不动,使挡板 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减小,以 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F弹=,减小,cos增大,则 F弹减小,弹簧变长,故 A 正确,B错误;C、挡板对 a的弹力 N=mgtan,减小,N减小。对整体研究:水平方向:F=N,则作用力 F 将减小,竖直方向:地面对 b 的支持力 FN=(ma+mb)g,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 CD 错误。故选:A。17、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 m的物块
24、A,A 放在质量也为 m 的托盘 B上,以 N表示 B对 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 F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现改变力 F的大小,使 B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 N或 F 随 x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第 13 页,共 27 页 A.B.C.D.【答案】D【解析】解:设物块和托盘间的压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则有:mg-kX=ma,解得:X=;在此之前,根据 mg-N-kx=ma可知,二者之间的压力 N由开始运动时的线性减小到零,而力 F由开始时的 mg线性减小到;此后托盘与物块分离,力 F
25、保持不变,故选项 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二者之间的弹力为零时的位移大小,根据 N和 F 的变化情况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 18、月球自转周期 T 与它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假如“嫦娥四号”卫星在近月轨道(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0,如图所示,PQ为月球直径,某时刻 Q点离地心 O 最近,且 P、Q、O共线,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0,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A.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题卷 2020 高考 物理 全国卷 命题 趋势 预测 全国 理科 综合 物理试题 典型 重组 第一 答案 17468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4898043.html
限制150内